揭曉!李德仁、薛其坤獲國家最高科技獎

2024-06-24     觀察者網

新華社消息,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24日上午在京召開。習近平為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等頒獎並發表重要講話。

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85歲的攝影測量與遙感學家李德仁院士、61歲的凝聚態物理領域科學家薛其坤院士獲得中國科技界崇高榮譽。其中,薛其坤成為該獎史上最年輕的獲獎者。

據了解,自1999年科技獎勵制度改革以來,共有吳文俊、袁隆平等37位科學家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李德仁:坎坷求學路

李德仁,1939年12月出生,江蘇泰州人。1963年畢業於原武漢測繪學院,1985年在德國斯圖加特大學獲博士學位,之後回國任教。曾任原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校長,現為武漢大學教授。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德仁是著名的攝影測量與遙感學家,一直致力於提升我國測繪遙感對地觀測水平。他攻克衛星遙感全球高精度定位及測圖核心技術,解決了遙感衛星影像高精度處理的系列難題,帶領團隊研發全自動高精度航空與地面測量系統,為我國高精度高解析度對地觀測體系建設作出了傑出貢獻。

據央視新聞介紹,李德仁與測繪遙感的交集是從大學開始的。受益於天賦和兒時嚴謹的家風,李德仁學習成績尤其是數學成績優異,考第一是常事兒。大學就讀武漢測繪學院期間,他對行業內名家的合理大膽質疑,引起了中國航空攝影測量與遙感學科奠基人王之卓的注意。當李德仁以為,自己馬上能成為王之卓的學生、開啟測繪遙感研究之路,命運的轉折突然來臨。

在那段特殊的歷史時期,李德仁結束下放後被分配到石家莊水泥製品廠工作,但他也從不認為那是人生低谷。

李德仁:我打了一年水泥電線桿,打榔頭、綁鋼筋、灌混凝土水泥三班倒。我們年輕時候的想法是,父母生了我們,國家養了我,不管幹什麼工作,要把它干好。

憑藉著這股精氣神兒,當水泥廠工人期間,李德仁與團隊成功研製了一種新的硫鋁酸鹽水泥。他不曾失去希望,也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專業學習。1978年,國家恢復研究生招生,時年39歲的李德仁終於來到恩師王之卓身邊學習。第二年,李德仁參加出國考試,又考了第一名。

1985年2月,李德仁以全校有史以來最高分獲得斯圖加特大學博士學位(央視新聞)

「德國多家機構向李德仁伸出了橄欖枝,但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回國」

1982年,已經43歲的李德仁遠赴德國,分別在波恩大學、斯圖加特大學學習。在斯圖加特大學,他師從國際著名的攝影測量和遙感學家阿克曼教授。當時,阿克曼給了他一個航空測量領域極具挑戰的難題。

李德仁:上世紀80年代數據開始多了,有地面的、有空中的、有衛星的,數據處理是一個難題。我的老師就問我做不做這個難題,要把數據中的各種誤差區分出來、處理乾淨來保證數據的精確度。我把它做了。

僅僅用了不到兩年,李德仁就解決了誤差可區分性理論這一測量學界的難題,由此寫就的博士論文,至今仍保持著斯圖加特大學歷史最高分的紀錄。博士畢業時,德國多家機構向李德仁伸出了橄欖枝,但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回國。1985年2月,他回到母校武漢測繪科技大學任教,開啟了漫長的為國創新創業之路。

由於衛星系統的高精度位置姿態測量核心器件被禁運,很長一段時間裡,國產遙感衛星應用範圍受到嚴重製約。

為扭轉這一局面,本世紀初,李德仁主持設計論證了我國第一顆民用測繪衛星「資源三號」的系統參數,大幅提高了衛星遙感影像的自主定位精度。

李德仁:我們現在遙感衛星數量世界排第二,我們的解析度達到了和美國完全相同的水平,就是民用的0.5米,它的解析度、光譜解析度、空間解析度和光學、雷達、紅外、高光譜遙感都趕上了世界水平。

李德仁研製的遙感衛星地面處理系統為國防建設、經濟發展和百姓生活做出了傑出貢獻。在學生王密的眼裡,李老師做科研的最大動力來自國家、人民的需要。

王密:李老師始終跟我們講,作為一個科研人員,要能夠拿小錢做大事。我們做很多事,實際上我們並不是把科研經費或者是拿多少錢放在第一位,更多地是先考慮這是不是真正的「卡脖子」的問題,或急需的領域。

2002年,李德仁(左一)在三峽大壩建設工地開展測繪遙感工作(央視新聞)

李德仁:我們要有中國人自己的精確數據,如果沒有,我們不放心

如今,已85歲高齡的李德仁,赤子之心沒變。針對我國衛星遙感存在「成本高、效率低、不穩定、應用少」等諸多問題,李德仁帶領團隊提出一個極為宏大的計劃——200多顆衛星組網的「東方慧眼」智能遙感衛星星座計劃。

李德仁:我們在做的方法就是以民間商業遙感為先導,做得好的聯合起來。我們規劃是到2030年發252顆衛星,創造2000億到1萬億的產值。我們要有中國人自己的精確的數據,如果沒有這個數據,我們心裡不放心。希望用我們運行對地觀測、衛星對天觀測的結果,來回答地球可持續的發展,來探索宇宙的奧妙。

薛其坤:「曾3次考研的大學校長」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系最年輕獲獎者

薛其坤,1963年12月出生,山東蒙陰人。1984年畢業於山東大學,1994年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獲博士學位。現為清華大學教授、南方科技大學校長。200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據「中央廣電總台中國之聲」微信公眾號介紹,薛其坤,一個無論在國內還是國際科學界,都叫得響亮的名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菲列茲·倫敦獎、未來科學大獎、巴克利獎;35歲當教授,42歲成為中國科學院最年輕的院士之一,50歲攻克量子世界難題……亮眼的履歷今天又增加了一項:61歲獲得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成為該獎史上最年輕的獲獎者。

薛其坤是凝聚態物理領域著名科學家,取得多項引領性的重要科學突破。他率領團隊首次實驗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在國際上產生重大學術影響;在異質結體系中發現介面增強的高溫超導電性,開啟了國際高溫超導領域的全新研究方向。

薛其坤以高考物理近乎滿分的成績被山東大學光學系雷射專業錄取。但考研的挫折讓他「始料未及」。第一次考研,高等數學39分。薛其坤不甘心,再考,再失敗,再考……到1987年,他總算通過了考試,進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學習。

他總結自己的考研經驗——「不能耍小聰明」。「一定要把各個知識點、知識面複習全面、複習深入了。」

在科研上,薛其坤也從不耍「小聰明」。對物理充滿熱情、吃苦耐勞的他在讀博期間獲得去日本仙台東北大學深造的機會。在這裡,薛其坤的眼界和心境受到巨大衝擊。

薛其坤(左一)在日本求學期間與導師櫻井利夫(左二)合影(「中央廣電總台中國之聲」微信公眾號)

當時,即便已經在北京做科研,他也沒有見過日本這般先進的實驗條件。「我比較有戀家情結,看著這種巨大的差別,心裡期盼著能不能通過我們的努力,讓國家科技各個方面也像他們那麼強大。這種親身體會會激發我樹立一種強大的信念,要為國家的強大做點貢獻。」

導師櫻井利夫以嚴厲著稱,實驗室號稱「7-11實驗室」——早上7點得到,晚上11點之前不許離開。「每天就是三件事:吃飯、睡覺、搞科研。有的時候困得坐在馬桶上都能睡著。」

抱著要做出成績的信念,薛其坤不僅不說苦,更分外珍惜每分每秒吃苦的機會,終於在化合物半導體砷化鎵和氮化鎵的一些基本規律方面做出了世界領先的科研突破。這是日本東北大學近三十年里最重要的成果,也讓薛其坤的科研之路更加清晰。

出國深造是為了什麼?他從未忘記。1999年,不到36歲的薛其坤已頗有名氣。他通過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回國,正式加入物理所工作。2005年起,他擔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他瞄準的一個「0到1的突破」就是「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薛其坤團隊成功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震驚全球物理界,「中國科學家做的?

2012年10月的一個晚上,薛其坤收到學生的簡訊:「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出來了。」他抑制住興奮,迅速返回實驗室,組織團隊成員,設計方案,多次重複驗證。經過2個月的集中測試,團隊得出了完美的實驗數據。薛其坤帶了兩瓶香檳,和團隊成員一起慶祝。這一成果在《科學》雜誌上發表,在國際物理學界引起轟動,而質疑也隨之而來。

薛其坤說:「大家認為中國科學家不可能做出這麼重要的成績來,對我們產生懷疑,這種鬱悶持續了一年多。我們的實驗結果最後終於得到了科學界的驗證。作為一個效應,將來會誕生一個科學的名詞,永遠留在人類科學史上,它是一個自然界的基本規律,就應該在任何地方存在。這就說明了過硬的實驗技術多麼重要,嚴謹的學風有多麼重要。」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這項震驚全球物理界的科學發現,讓薛其坤迎來了一系列高光時刻:2016年,首屆未來科學大獎;2018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22年,菲列茲·倫敦獎;2024年,巴克利獎……拿獎拿到手軟。物理學家楊振寧評價說,「這是第一次從中國實驗室里發表的諾貝爾獎級的物理學論文。」

薛其坤:不能辜負國家和老百姓的支持

作為薛其坤的學生,清華大學物理系副教授馮硝回憶,薛老師有次「突擊」實驗室,發現有學生沒有盯著數據採集,而是在上網閒逛,深感痛心。「薛老師給我們打過比方,實驗室里無論是掃描隧道顯微鏡,還是一些輸運測量設備,都需要一個極低溫的環境,需要用液氮和液氦來維持。液氮價格便宜一點,幾塊錢一升,但是液氦很貴,幾百元一升,消耗的資源是非常大的,你要再不珍惜這樣的實驗條件,他會非常痛心。」

在薛其坤眼裡,這個世界一流的實驗室里,每台昂貴的儀器都是來自國家的支持,也是老百姓的支持,他要對得起這份支持。「我們確實把實驗室的儀器用到了團隊能力的極限,一定要非常努力地工作,不分晝夜地工作,爭取不枉花國家一分錢,對得起國家對這個實驗室的支持。」

來源|觀察者網綜合自新華社、央視新聞、「中央廣電總台中國之聲」微信公眾號、公開資料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a20ff9fafd2f0d427d5dffbbbaeb74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