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合成」垃圾食品榜單公布,無論平時是否愛吃,都要儘早遠離

2022-08-02   本草世界

原標題:「人工合成」垃圾食品榜單公布,無論平時是否愛吃,都要儘早遠離

隨著餐飲行業的飛速發展,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出現了許多垃圾食品,一般來說,我們平時接觸到的「三無」食品或添加了防腐劑的食物,都可以被統稱為垃圾食品。

這些垃圾食品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吃起來味道可口,但營養價值卻比較低,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生活中一提到垃圾食品,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泡麵、辣條等食物,但事實上,我們常吃的一些人工合成的垃圾食品,危害可能比泡麵更大,下面為大家列舉4種。

1.海鮮丸

很多年輕人喜歡吃火鍋,海鮮丸就是火鍋當中的一種食材,它的種類很多,其中包括蝦丸、蟹棒、蝦仁等,但這些食物都是通過人工合成的,並不具備什麼營養價值。

它的原材料大部分都是澱粉,並且其中還添加了防腐劑與食用膠,都是長期大量食用,還可能給身體健康帶來威脅,因此我們平時在吃火鍋時,要儘量少食用海鮮丸。

2.人造奶油

一般情況下,大多數人造奶油當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都非常高,平時若是經常食用人造奶油,就會給血管造成較大的負擔,從而增加被各類心腦血管疾病找上門的風險。

3.紅薯粉絲

紅薯粉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無論是吃火鍋還是平時吃飯,我們都能在餐桌上見到它的身影,它同樣是一種人工合成的食物。

在其加工與製作的過程當中,往往還會加入大量的添加劑與明膠,平時若是大量食用紅薯粉絲,就會使這些物質進入人體,從而給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傷害。

4.雞排

雞排的味道非常可口,因此它自面世以來就俘獲了不少年輕人的芳心,但它同樣屬於人工合成的垃圾食品。

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街頭小攤還是大型連鎖炸雞店,都能見到雞排的身影,但這些店裡所售賣的雞排,大多是合成的雞肉,並且這些「雞肉」當中加了許多調料,這就使我們很難甄別吃到的到底是雞肉還是合成肉。

若是經常食用合成的雞肉,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身體健康,從而誘發各類疾病。

我們的身體健康與飲食習慣是息息相關的,在平日裡,為了保證身體健康,我們要儘量少食用上述垃圾食品,多吃一些具有營養價值的食物,另外,我們還要積極調整飲食結構,做好粗糧與細糧的搭配。

一般來說,我們應該保證每一餐都有主食,同時適當調整粗細糧的比例。此外,一日三餐的比例分配也要多加註意,在早餐時間,應該多食用一些蛋類食物或水果與蔬菜。

而午餐則應該做到葷素搭配,到了晚餐時間,我們應該適量減少食物的攝入量,這樣不僅可以防止身體發胖,還能給消化系統減少負擔。

【本圖文由「本草世界」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宴清,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