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當成沒品笑話的《中國遊戲紀事》,到底講了啥?

2023-11-16     遊俠網

原標題:被當成沒品笑話的《中國遊戲紀事》,到底講了啥?

被當成沒品笑話的《中國遊戲紀事》,到底講了啥?

文/星滅山上一白妖

這陣子,大夥應該都注意到了一部名為中國遊戲死了……哦不對,是《中國遊戲紀事》的紀錄片。這部片子主要是為了反應過去幾十年的行業發展歷程。

你看,這字體確實像

可能有不少人的第一反應和各路視頻評論區的網友都沒有太大的區別,對於尚未看到的紀錄片也只有一個評價:幽默。

畢竟,自打《中國遊戲紀事》的預告公布之後,大夥就已經開始結合預告片本身的內容,以及遊戲行業這些年的種種情況,開始全力輸出。比如最經典的橋段,一些朋友認為「我上我也行」,並且已經寫出了相當明確的紀錄片大綱以及發展過程:

其實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兒。看到標題還願意點進來的,多麼是現在還依然在玩遊戲,或者起碼對遊戲沒那麼排斥的朋友(應該吧?),而「玩遊戲」在大伙兒過往的人生經歷當中,往往會和「不學無術」畫上等號。

所以,也有網友表示:類似題材的紀錄片,好像早就拍過了啊?

為了增加這句話的說服力,他還附上了連結。

當然,無論是大夥對於紀錄片預告的吐槽,還是作為一名遊戲玩家在發泄怨氣,這些情緒輸出最終還是得回到《中國遊戲紀事》這部紀錄片身上——是好是壞,總得看過之後再評價,對吧?

之所以選在11月15號《中國遊戲紀事》第二集(共3集)播出之後聊這個話題,很大程度上是簡介里明確提到,第一集的主要內容為2000年之前的中國遊戲發展。

而在絕大部分人眼中,正是2000年6月發布的「遊戲機禁令」,使得國內的單機遊戲行業一蹶不振——所以,我相信不少人應該跟我一樣,比起上世紀末遊戲行業的漂亮開局,對於《中國遊戲紀事》這部片子會怎麼講2000年之後的故事,要更加感興趣。

第一集主要講述的,是90年代到2000年這段時間國內遊戲的發展,但從紀錄片中出現的人物來看,絕對稱得上是大手筆、大製作。比如《打擊者1945II》世界紀錄保持者邱俊聖、中國第一本遊戲期刊《電子遊戲軟體》創刊人邊曉春等等。

聽上去是不是相當讓人期待?認為這麼一群人聚在一塊,肯定會聊點普通玩家不了解但卻感興趣的話題,原本對於《中國遊戲紀事》的嘲弄心理都消散了一些。但實際上,這幾位遊戲圈子的骨灰級人物以及專家在片子中登場,並沒有具體聊太多有關遊戲的細節,聊的最多的反而是人人都能說上兩句的「情懷」。

殺雞用牛刀、高射炮打蚊子般的操作並不為別的,似乎只是為了契合《中國遊戲紀事》這個名字以及反映片子本身的製作水準。至於當初的世界紀錄是怎麼達到的?創辦第一本電子遊戲期刊在那時遇到過怎樣的問題?在這部紀錄片里並沒有明確提到。

紀錄片更多展示的,還是那時中國遊戲和海外遊戲的碰撞,比如中國三國和日本三國的碰撞。

也正因此,唯一具體提及和介紹的遊戲,便是在第一集結尾以「勝利者」姿態登場的《傲世三國》。因為在第一集當中聊到了諸多有關三國遊戲的內容,以及雙方在「三國」這一遊戲題材的詮釋上存在不小的分歧,但《傲視三國》作為第一款參展E3的中國遊戲,全球銷量達到了60萬份,並且登上了那時日本的暢銷榜第一位——光榮這家同樣製作三國遊戲的日本公司被擊敗。

第一集《中國遊戲紀事》也就在這裡畫上了句號。

總體是有些簡略的,期間還出現了一些讓人啼笑皆非的烏龍,比如《打擊者1945II》在字幕里變成了《打擊者1946》,以及在聊《拳皇97》這款情懷遊戲的時候,畫面里出現的卻是《拳皇98》。

不過在進入第二集之前要說一句,我知道大夥在期待第二集的哪些內容,所以我要給那些還沒來得及看,或者本就只打算靠文章以及各路段子「雲」觀看的朋友們打個預防針:沒有提,紀錄片中甚至沒有一句那段「黑歷史」的描述。

不過,大夥也先別急著輸出,因為整體看下來,第二集和第一集相比,內容有所改變其實是很正常的。眾所周知,上世紀末網際網路才剛剛出現,而到了本世紀初網際網路更是在國內迅速擴張。所以《中國遊戲紀事》敘述的重點,在第二集也自然而然的也從單機遊戲過渡到了網遊這一領域。

但在看完第二集之後,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這部片子其實並不是給遊戲玩家看的。它只是有所側重的、相當簡略並且快速的,用幾十分鐘的時間,概括了中國遊戲十餘年的發展歷程。

《中國遊戲紀事》第二集中登場的大佬同樣不少:網易老總丁磊、劍網3的製作人郭煒煒、前盛大公司副總裁……

但它同樣也出現了和第一集類似的情況:販賣情緒。

儘管出現了這麼多在網遊行業打拚多年的大佬,但片子聚焦的點仍然在於中國遊戲和國外遊戲的對抗——比如世紀初被大規模進口,並且迅速占據絕大部分市場的韓國網遊《傳奇》《奇蹟》,再到後來的《魔獸世界》。

網易老總丁磊出現在片子裡時,講述的是當初網易希望能製作一款本土的國風網遊,在經歷了《大話西遊1》的失敗後重整旗鼓推出了大獲全勝的《大話西遊2》。

作為劍網3製作人的郭煒煒出現時,也表示自己原本打算入職一家海外公司,但在看到國內的大型國風網遊出現後便選擇回了國,同樣希望能製作一款國內的大型網遊。

《完美世界》《天龍八部》一直到《天涯明月刀》,因為紀錄片的時長太過有限,那段時間的國產網遊數量又實在太多,所以對於絕大部分遊戲的介紹,以及對那時市場的描述都顯得太過簡略。

唯一介紹比較全面的,便是第一款在海外取得不錯成績的國產網遊《完美世界》。片子裡詳細講述了在那個年代想要構建一個大型遊戲世介面臨的困難,硬體層面的阻礙,以及後續製作團隊選擇通過「分層渲染」等方式來降低玩家硬體壓力,進而獲得成功的這麼一個例子。

在第二集的最後,用了不小的篇幅來講「國風」這麼個大而空的話題,然後在落筆到「中國遊戲人在網遊江湖中,堅守中國玩家的精神家園」這一情懷加持滿滿的句子時,片子也就此結束。

如果要簡單概括一下的話,我只能說,在看完兩集的《中國遊戲紀事》之後,我對於「中國遊戲歷史」的了解程度,還停留在自己本就掌握的那些內容——唯一的不同點,可能就是多了幾組以往並不知道的數據。

老實說,即便是受限於時長無法完整的介紹那些年的遊戲歷史,即便那時確實是網遊獨大的時代,但在片子名為《中國遊戲紀事》而非「中國網遊紀事」的前提下,幾乎完全不提單機遊戲的敘事方式還是顯得有些顧此失彼了。

之所以用「幾乎」,是因為片尾在提及國風的時候,順帶了一下一款在2008年發布的,單人製作的武俠單機遊戲《雨血》。

對單機遊戲的描述,僅此而已。

所以,如果在座的是跟我一樣,早早做好了看戲的準備,想要看片子會如何講述那段主機遊戲黑暗歷史的朋友,或許可以省下一筆開通騰訊視頻會員的錢了。因為這部片子真正面向的群體,其實是那些並不了解遊戲,但看到如今遊戲行業、遊戲市場的火熱之後,又想要簡略遊戲歷史的朋友。

畢竟,《中國遊戲紀事》的標題太過於宏大、而它有限的時長又不足以詳細的介紹那段歷史。但冷靜下來想想,遊戲能以這種「主流敘事」的方式出現在更多人的面前,又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a1f0da5a308f6191369a2a56237a3ec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