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靈感丨機場、碼頭、火車站...大體量廢棄交通建築改造潛力多大?

2022-10-07     UniDesignLab

原標題:設計靈感丨機場、碼頭、火車站...大體量廢棄交通建築改造潛力多大?

或被拆除整理為城市土地儲備資源,或被徹底閒置成為城市流浪人群的棲身之所、廢墟探險愛好者們的目的地......當建築因其實用價值逐漸無法適應城市的發展而陸續被淘汰,它們如何在城市中尋得新的一席之地,一直是各國城市更新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其中,機場、火車站、碼頭這些交通設施因其巨大的體量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往往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面對著複雜多變的命運。

本期靈感庫我們選擇了九個有趣的交通建築改造案例,去往不同的城市,看看這些昔日承擔著交通運輸重任的建築如何走向再生之路? 大體量的建築改造意味著潛力更大嗎?功能性的構築物建築如何裝進日常生活?

*按城市名稱首字母正序排列。部分項目介紹編譯、整理自相關設計方、業主方公開資料和媒體報道。

滕珀爾霍夫公園

德國·柏林

滕珀爾霍夫公園的前身是啟用於1923年10月滕珀爾霍夫機場,這座機場是二戰時期歐洲最著名的三大機場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投入運營的商業機場之一。

曾在運行中的機場Denis Apel

2008年10月,由於連年經營虧損,滕珀爾霍夫機場停止運營,留下了跑道、綠地以及占地55公頃的建築群,占地總面積300多公頃。2009年,柏林市政府開始對這座機場進行規劃改造,最終將這座距離柏林市中心僅15分鐘騎行距離的機場改造為了柏林最大的城市公園。

機場俯瞰Avda

改造幾乎是將機場原封不動地保留了下來,原有的機場跑道和綠地被原貌保留,柏林市民們可以在機場裡自由地騎車、滑輪滑、踢球、遛狗、野餐燒烤、曬日光浴......放眼全球,這都是十分少見且相當有趣的體驗。

改造後的機場Konstantin Börner

改造後的機場 / 圖源:BerlijnBlog

改造後的機場 / 圖源:futurelandscapes.ca

機庫陸續改建成了歌舞廳、辦公室、錄音棚、運動場、藝術家工作室等功能豐富的空間,航站樓在後續改造中也將變成博物館、創意中心等大型公共空間。2015年,機場還為難民們提供了臨時的住所。

在改造後的機庫舉辦的網球比賽bed1ACES

改造後的機場Dagmar Schwelle

此外,機場還有科學的分區管理,通過制定公園使用守則和設置指示標識,時刻告訴遊客自己所處的區域、可以做的活動,以及可能存在的危險和需要注意的事項。

公園導覽圖 / 圖源:berlin.de

這座機場公園的新生還不只這些。2011年起,公園開闢了5000平方米的區域作為可租用苗圃,租用苗圃的市民們在此打造出風格各異的小花園,富足的瓜果蔬菜就放在外面供人免費取用。2015年起,這座公園也成為了世界電動方程式錦標賽(FE)柏林站的舉辦場地。

改造後的機場 / 圖源:futurelandscapes.ca

在公園舉辦的FE比賽 / 圖源:Autoweek

毫無疑問,滕珀爾霍夫機場的改造給當代城市更新的實踐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尤其是面對大體量的交通建築,大拆大建之外因地制宜的改造更新需要注意什麼?或許這座機場公園能帶給我們不少啟發。

改造後的機場 / 圖源:BerlijnBlog

TWA酒店

美國·紐約

環球航空公司飛行中心(TWA Flight Center)又稱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第五航站樓,1956年由著名芬蘭裔美國建築師埃羅·沙里寧(Eero Saarine)設計,並在1962年建成投運。

這座建築的屋頂由四塊薄壁混凝土殼互相支撐而成,營造出一種展翅翱翔的意向。室內空間運用了大量的曲線設計,樓梯、穹頂、走廊、門洞都由流暢的線條構成,造型流暢優美。

TWA航站樓Max Touhey(上)Chan360(下)

1994年,TWA航站樓被認定為了紐約市地標,並在2005年被評為美國國家歷史名勝。不少經典的影視劇也曾在這裡取景拍攝,如《貓鼠遊戲》《廣告狂人》《瞞天過海:美人計》等。

2001年,因環球航空公司(Trans World Airlines)的破產,TWA航站樓從此停止運營。這棟建築在十幾年的時間裡一直被廢置,僅在特殊節日和活動開放,直到2016年,捷藍航空(JetBlue Airways)聯合一家酒店開發商決定將TWA航站樓改造為一家精品酒店。

改造後的TWA航站樓內外景David Mitchell

酒店在2019年建成營業,改造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有的建築結構,航站樓被改造成酒店大堂,下沉式的休息區搭配了辣椒紅的地毯和織物,成為公共區域的一大焦點。

改造後的TWA航站樓內景David Mitchell

酒店擁有6家餐廳和8家酒吧,透過玻璃幕牆就可以看到窗外開闊的停機坪。餐廳的桌椅採用了沙里寧的經典設計,鬱金香椅。

改造後的TWA航站樓內景David Mitchell

五百多間客房則被放置在航站樓兩側新建的大樓中。客房內的設計以白牆、深色木地板、胡桃木鑲板和青銅裝飾為主要元素,給空間帶來了精緻簡約的復古氛圍。落地窗提供了充足的自然採光,也讓窗外繁忙的機場成為有趣的景觀。

TWA酒店客房David Mitchell

將一座經典的航站樓改造為精品酒店,有效地利用了歷史建築的空間,為現代機場的旅遊消費提供了一種有趣的場景體驗。在TWA酒店正式開業前,LV還把2020年早春大秀搬進了這個改造後的新空間,這也意味著這樣一個有特點的空間在未來還會迎來更多的場景利用可能性。

在TWA酒店舉辦的LV2020早春大秀Jason Szenes/EPA(上) Gregoire Vieille(下)

Township Commons

濱水公園

美國·奧克蘭

Township Commons濱水公園是美國加州奧克蘭河口濱水區綜合開發項目Brooklyn Basin的一部分,這座濱水公園由曾經的一座港口碼頭改造而來。2020年11月,公園建成開放。

上:碼頭舊貌;下:改造前後對比圖 Einwiller Kuehl

碼頭的改造設計最有特點的是將原有的倉庫進行了拆分,將原本封閉的工業庫房打開為一個半開放的公共空間——倉庫的一部分保留了原有的建築形態,作為商店、餐廳和室內休閒活動的空間使用。

另一部分在保留建築基礎桁架和牆面結構的前提下,拆掉了屋頂和部分牆面,將起伏的綠化和步行道引入原本的室內空間,形成了一個具有工業歷史感的休閒綠地。

Einwiller Kuehl

室外空間則最大程度尊重了碼頭的歷史風貌,休閒椅被設計成水泥隔離墩的造型、碼頭編號被保留了下來、中央路面鋪裝上了木板,此外還種植了適宜海邊生長的植物。開闊的室外場地和濱水的觀景視野讓這片公園成為市民休閒的好去處。

Einwiller Kuehl

奧塞博物館

法國·巴黎

坐落在塞納河左岸,斜對羅浮宮的奧賽博物館收藏著世界上最多的印象派畫作,被譽為「印象派的殿堂」,是歐洲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在知名旅遊評論網站Tripadvisor(貓途鷹)上,奧賽博物館曾在網友發起的「全球最受歡迎博物館」評選中拿下第一名。

但事實上這座近現代藝術寶庫的前身是一座廢棄多年的火車站,這也是工業建築改造更新的經典案例。

奧賽博物館 / 圖源:Trainline.com(上)Daniel Vorndran(下)

1900年,奧賽博物館的前身,為當年巴黎世博會而建設的奧賽火車站建成。更早的時間裡,這裡矗立著1871年巴黎公社期間被焚毀的審計法院。

因為電氣化機車的投運避免了蒸汽和煙霧,火車站得以擁有一座漂亮的玻璃天棚,同時還配有電梯方便旅客搬運行李,車站旁則建有一座豪華酒店。建成後的近四十年間,奧賽火車站一直都是法國西南部鐵路的終點站。

但隨著交通運輸需求的增大,奧賽火車站的站台開始無法適用於更長的火車,1939年起,車站被關閉。

奧賽火車站舊照Musée d'Orsay

1970年代起,奧賽火車站的改造計劃被提上議程,當時提出了兩種改造方案:一是拆除車站原有建築,建一座國際化酒店和會展中心;另一種方案則是保留建築,改造為博物館。

基於保護歷史建築的城市發展策略,博物館改造方案被採納。博物館室內設計工程由義大利著名設計師蓋·奧朗蒂(Gae Aulenti)負責,1986年7月,歷時八年的改造工程完工。

上:廢棄時的奧賽火車站;下:博物館改造工程施工時的奧賽火車站Musée d'Orsay

改造後的博物館共有八十多個展廳和陳列室,展覽面積達4.7萬平方米,按藝術家的年代和流派劃分,展品被設置在底層、中層和頂層三個區域。

其中頂層展出了奧賽博物館的著名館藏,印象派與後印象派畫家的作品,如莫奈的《睡蓮》、德加的《舞蹈課》、雷諾瓦《煎餅磨坊的舞會》、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塞尚的《蘋果和橘子》、梵谷的《午睡》和《自畫像》等。

奧賽博物館Barbara Alper/Getty Images(上)

Alexander Franke(下)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奧賽博物館本身即是其最珍貴的館藏。奧賽博物館從廢棄火車站到享譽世界的藝術博物館的轉型,也為當代許多城市處理歷史與現代關係提供了經驗參考。

改造後的奧賽博物館Adrian Scottow(上)Pierre Blache(下)

櫻桃街碼頭

美國·費城

費城德拉瓦河畔的櫻桃街碼頭是一座有近百年歷史的市政航運碼頭,2017年,費城市政府開始對這座老碼頭進行改造,改造面積約5100平方米。

櫻桃街碼頭DRWC(上)ISA(中)Cherry Street Pier(下)

在項目啟動前,這座碼頭曾有十餘年的時間疏於維護,建築內部結構殘破,如果採用全面修復的方式,成本和施工難度都相當高。因此,項目組選擇因地制宜,根據場地現有情況有針對性地改造,將這座老碼頭更新為一個面向所有市民開放的公共活動空間。

改造前的櫻桃街碼頭Cherry Street Pier

碼頭倉庫和車間的大縱深與挑高為改造提供了相當大的發揮空間。空間內部被置入了貨櫃模塊,成為了小商店、藝術家工作室的經營和辦公場地。

貨櫃模塊ISA

場地內更多區域則為市集、展覽、講座、音樂會等市民活動提供了靈活多變的空間。

多變的空間容納著豐富的市民活動Cherry Street Pier(上、中)ISA(下)

倉庫盡頭還被改造成了一座小花園,滿足了人們餐飲、休憩的需求。

倉庫盡頭的小花園ISA

如今,櫻桃街碼頭與所在的街區已成為費城城中一個開放、包容、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濱水生活區,每年都會有許多藝術文化活動在櫻桃街碼頭舉行,昔日的廢棄老碼頭煥然一新後,為市民創造了更豐富、且具有場景新鮮感的公共活動空間。

ISA(上)Cherry Street Pier(下)

GTR &Teleport

聯合辦公空間

馬來西亞·雪邦

位於馬來西亞吉隆坡國際機場的LCCT(Low-cost carrier terminal)航站樓是全球首座廉航航站樓,亦是亞洲航空(Air Asia)曾經的主要樞紐。該航站樓於2006年啟用,2014年停用。2019年,這座廢棄多年的航站樓被改造為一個供GTR和Teleport兩家亞航子公司使用的聯合辦公空間。

停用前後的LCCT航站樓 / 圖源LCCT.COM.MY

入口接待處的設計並未選擇花哨的背景標誌牆,而是選用了半通透的網格做背景,讓視覺集中於接待處前方和一側的兩家公司的大門,這樣的設計既隱約保留了窗外的景色,也相對把接待背景弱化,偶爾還能透過窗外看見遠處的飛機起落。

接待處David Yeow

空間整體的色彩相對昏暗,富有工業氣息。設計通過燈光與橘色穿孔板的布置凸顯了空間的個性風格。辦公區和休閒區用穿孔板隔斷,既能讓空間更加開闊,又能滿足工作對私密性的需求。

辦公空間內景David Yeow

休閒區、洽談區、休息區的各個角落都融入了飛機的設計元素,例如由飛機引擎改造而成的裝置,以及機翼形狀的吧檯和地面的跑道線裝飾,創造出一個年輕有趣、且符合航空業特點的新式辦公空間。

辦公空間內景David Yeow

隨著機場規模的擴大和功能的調整,一些機場老航站樓的廢置或許會是一種不可避免的現象,除了簡單粗暴地拆除,將其改造為航空運輸業辦公空間的思路不失為一種提高廢置空間的利用率且成本低廉的做法。

徐匯跑道公園

中國·上海

位於上海市中心區西南部黃浦江西岸的上海龍華機場始建於1917年,1929年轉為民用後迅速發展,曾一度成為東亞最大的航空樞紐,直到1964年,這裡都是上海唯一的民用機場。70年代後,龍華機場逐漸轉型成通用航空機場,2011年,機場正式關閉。

1940年代龍華機場的機庫 / 圖源:wikipedia

1960年代龍華機場 / 圖源網絡

隨著上海城市布局的調整,關閉後的龍華機場大部分設施均已被拆除,機庫被改造成了余德耀美術館,機場跑道則被改造成了徐匯跑道公園。

2016年,由知名設計公司Sasaki擔綱設計,機場跑道及周邊占地逾14公頃場地的改造更新項目「徐匯跑道公園」開工。2017年,公園建成並對公眾開放。

場地改造前後對比圖Sasaki

設計將建於1948年的長1830米、寬80米的混凝土跑道改造成了一個線性公園,多樣化的線性空間把街道和公園組織成一個統一的跑道系統,滿足了車行、騎行和步行需要。

一勺景觀攝影

設計中儘可能保留了原有機場跑道的混凝土地面鋪裝,並重新利用破碎的跑道混凝土塊建造了新的道路、廣場以及休息區。公園內有層次的空間設計呼應著人們乘飛機時上升、下降的體驗,紀念著場地作為機場跑道的歷史,也為人們的休閒觀光提供了多種視角。

一勺景觀攝影

公園的道路設計則通過控制車行道的寬度來鼓勵人們使用公共運輸,六行落葉行道樹沿人行道、自行車道以及機動車道形成綠化隔離帶,創造了舒適的微氣候、四季變換的景致,以及人性化尺度的景觀大道。

一勺景觀攝影

公園的設計還引入了「海綿城市」的理念,將車行道和公園的雨水通過路旁5760平方米的雨水花園和8107平方米的人工濕地進行管理,收集的雨水可以用於公園植被的灌溉,在此基礎上打造的水景和濕地景觀也增加了公園環境的場景豐富性。

一勺景觀攝影

上海油罐藝術中心

中國·上海

上海油罐藝術中心由上海龍華機場航油倉庫的儲油罐改造而來,從1984年到2009年,這片面臨黃浦江的儲油庫一直是上海重要的航油碼頭,這裡通過數十公里的輸油管線與虹橋機場相連,保障了虹橋機場的正常運行。

2019年3月,經過6年的設計與建設,由OPEN建築事務所設計的上海油罐藝術中心正式對外開放。

一勺景觀攝影

OPEN將五個獨立的油罐用一個Z字型的「超級地面(Super-Surface)」聯接起來,「超級地面」之上是高低起伏的草坡,之下是靈活連通的室內展覽與服務空間。

一勺景觀攝影

「超級地面」田方方

「超級地面」之下的展覽空間陳顥

五個油罐分別被設計為一個音樂表演空間、一個餐廳和三個各具特色的展覽空間。新建建築低調地消隱於地景和公園之中,既尊重了工業遺存,也回應著都市人對自然的渴求,油罐建築的獨特形態也提供了一種新奇的空間體驗。

藝術中心主入口吳清山

階梯水景一勺景觀攝影

面向城市廣場的休憩平台一勺景觀攝影

OPEN在為油罐空間置入豐富功能的同時最大程度保持了工業痕跡和原始的美感,只新增了一些圓形、膠囊形的舷窗和開洞,形成外立面獨特的表情,同時給罐內營造了朝向公園和黃浦江的優美框景。

改造後的油罐內部空間吳清山

油罐藝術中心亮相後,很快就吸引了許多參觀者,成為一處新晉熱門打卡地,也成為城市更新視角下工業遺存改造的創新實踐,給城市帶來了尊重歷史又不失現代性的城市人文新景觀。

吳清山

一勺景觀攝影

中國黃海濕地博物館

中國·鹽城

位於江蘇省鹽城市的中國黃海濕地博物館也是一座由廢棄火車站改造而來的博物館,其前身是2004年啟用的鹽城火車站。

2019年7月5日,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成功申報世界自然遺產,這是中國第14處世界自然遺產,也是我國第一處濱海濕地類型自然遺產,同時還是江蘇首項世界自然遺產。申遺成功後,鹽城市決定將原火車站及其周邊地塊進行改造提升,建設黃海濕地博物館及鹽城濕地博物園。2022年1月10日,由原鹽城火車站改造而來的中國黃海濕地博物館正式開館。

鹽城火車站舊貌DKMcLaren

改造後的中國黃海濕地博物館章勇

火車站的改造設計由上海都設營造建築設計事務所負責。建築造型在原有建築的拱形形態基礎上,抽象出圓弧線的輪廓,並以漸變起伏的方式讓屋面造呼應著鹽城濕地保護動物丹頂鶴的羽毛。

中國黃海濕地博物館章勇

火車站原有的進站大廳被改造為博物館的公共大廳,候車廳改為展覽廳,並保留扶梯作為二者的交通聯繫。黑色大理石地面象徵濕地水面,米色砂岩牆面暗喻露出水面的沙洲淺灘,室內設計同樣與濕地的意向有所呼應。

中國黃海濕地博物館章勇

火車站原來的站前廣場和候車站台也被保留利用。站前廣場和進站匝道被改造為市民廣場,候車站台則被改造為室外展區。

在展陳方面,博物館將通過場景模擬、沙盤模型、各類標本、多媒體互動等形式載體,向觀眾全方位展現了黃海濕地生態空間、416種鳥類信息及遷徙軌跡以及鹽城促進黃海濕地保護所做的努力。

中國黃海濕地博物館章勇

主編:牧之

副主編:憂憂

撰稿:昨山

編輯:昨山

攝影:詳見圖注

設計指導:ada、11ZSDC

校對:嶼墨

設計:阿吉ZSDC

設計靈感丨昨日完結的《西部世界4》里出現了哪些建築

設計靈感丨我特別喜歡的一個事務所出新作品了!推薦給老爺們

設計靈感丨高溫+疫情,這18家「倒霉」的成都新店有什麼看頭?

設計靈感丨別看日本了,國內公廁設計也「卷」起來!網友驚呼:我能住進去嗎?

設計靈感|疫情時代,我們如何逛美術館?

設計靈感丨建在現有辦公樓之上的住宅樓丨MoederscheimMoonen Architects

設計靈感丨對話東方傳統遊戲,重塑昔時遊玩場景

設計靈感|2022年,全球值得期待的22座建築

設計靈感|2022年,全球值得期待的22座建築

設計靈感|書店,於異鄉存放孤獨內心的地方

設計靈感丨從上海、成都到青島,城市最「YOUNG」的街長什麼樣?

設計靈感丨玫瑰人生:7種設計重新定義粉紅色

設計靈感丨50個設計師應該知道的椅子

設計靈感丨年度最「筍」建築出爐了!

設計靈感丨進可燒焦,退可掰彎:銅只是優秀了億點點

設計靈感丨突然科幻!無人駕駛車與建築設計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設計靈感丨你都如何回蟻窩:1929至今的極簡家具設計

設計靈感丨突然科幻!無人駕駛車與建築設計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設計靈感丨盤點2021元宇宙元年,遊樂業態發生的變化

設計靈感丨提到交互, 能想到的只有APP?

設計靈感丨台北摩天大樓上的哥德式教堂丨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設計靈感丨揚帆起航!全球最大的海盜船主題冒險遊樂場

設計靈感丨巨型水母和瘋眼已成功登陸

設計靈感丨如果將2022擬人化,那TA會回到怎樣的家?

設計靈感丨聖誕老人,北極熊和帝企鵝邀您參觀「寒冷的新家」

設計靈感丨Bricolage:拼湊起來的奇妙建築效果

設計靈感丨蛇形畫廊的20年20個大師巨作

設計靈感 | 聖誕過後,來點優質圖集靈感補給吧!

設計靈感丨建築師的兩百個內飾元素

設計靈感丨身處文化高地,這3座美術館何以「出圈」?

設計靈感丨舊機場的第101種可能:南京大校場再生計劃

設計靈感丨無形之形,在「夾縫」中生存的建築

設計靈感丨把5種中國傳統顏色放入作品集?PANTONE2022秋冬流行色搭配!

設計靈感丨2012-2021十年間最好的博物館設計

設計靈感 | 靈魂的庇護所——兒童之家

設計靈感丨沉默而偉大:紀念碑般的建築

設計靈感 | DNA動了!這些建築-景觀-城設-室內圖集也太絲滑了吧~

設計靈感丨超越基礎設施:更好的橋樑設計

設計靈感丨從羅西到伊東:向死而生的現代公墓設計

設計靈感丨博物館主題的競賽如何做?

設計靈感丨分子迷宮 感官+音樂互動遊玩裝置

設計靈感丨 雲·浪 機械感官互動裝置

設計靈感 | 社區中心-設計策略和場所營造

設計靈感|渴望與成就之間:極端環境下的設計探索

設計靈感丨三代人與四隻貓的生活

設計靈感丨2020中國十大火鍋餐廳設計師榜單

設計靈感丨CAA LAB可持續性:「小即是大」

設計靈感 | 博物館設計20例

設計靈感丨Haldenstrasse 日托中心 / se\arch architekten

設計靈感|Ne[o]cropolis 墓地設計

設計靈感丨藤本壯介與美杜莎:建築,但不完全建築

設計靈感丨OMA / Shohei Shigematsu 墨西哥 Jojutla 人行天橋的設計,修補地震創傷

設計靈感丨機械裝置藝術:「一」是一切生長的開始

設計靈感丨向死而生:最美廢墟改造

設計靈感 | 以愛為食:無形文化的建築(小販文化地攤經濟的發展策略)

設計靈感丨建築革命:工業空間的功能更新

設計靈感丨順勢而為:看到更多酒店項目的可能性

設計靈感丨解鎖心中的謎團--建築師眼裡的那些迷宮

設計靈感丨探索建築世界裡的數學邏輯

設計靈感丨唯有卡拉特拉瓦,才敢讓建築飛起來!

設計靈感丨2021年最舒適的辦公空間

設計靈感丨不如跳舞:開啟非主流文化的舞廳設計

設計靈感|見證城市興衰疊代的廢棄機場,應該如何重生?

設計靈感 | 坡屋頂:我想有一座大房子

設計靈感丨基於拆鐵軌的假想設計

設計靈感丨打造動空間的無限可能

設計靈感丨隈研吾在高迪的巴特羅之家安裝了閃閃發光的鏈式樓梯

設計靈感丨東京奧運會建築指南

設計靈感丨我們能從怪誕小說里轉譯出什麼樣的建築?

設計靈感丨生命之源:改善水環境的7個建築

設計靈感丨word很大,你忍一下——巨構建築

設計靈感 | 重新構想傳統的日常生活

設計靈感丨誰不想要海島上的白色小房子呢

設計靈感丨曲面玻璃+幻彩膜 LV東京旗艦店水光感驚艷設計圈

設計靈感丨插入的-夾式的-可調校的建築

設計靈感 | 以中國 「 最孤獨圖書館 」 為代表的世界各地的沿海圖書館

設計靈感丨如何構建水陸交響的演進式韌性灣區?

設計靈感 | 曼谷極簡主義的日本美學設計鬧市溫泉

設計靈感丨設計如何讓辦公室成為第二個家

設計靈感 | 那些著名電影中的建築故事

設計靈感丨公園都是乾巴巴的設計嗎?盤它!

設計靈感丨近代建築史上最具革命性的八張剖面圖

設計靈感丨蘇格蘭設計:勇者之地的建築

設計靈感丨未來人類居所:火星,我們來了!

設計靈感丨關注「大象旅行團」:為大象而設計

設計靈感丨塔樓也內卷,他們都卷塌了,只有我hold住了

設計靈感丨Fausto Melotti -失重的結構(1960’s – 1980’s)

設計靈感丨設計如何讓辦公室成為第二個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a1625df19e8dc98c442f38e9bfa24f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