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完只剩34分鐘,把葉文潔拍出來,才是最吊《三體》

2023-02-04     影探

原標題:刪完只剩34分鐘,把葉文潔拍出來,才是最吊《三體》

觀眾對《三體》的影視化,又愛又恨。

愛它,因為這畢竟是中國科幻的驕傲。

恨它,全怪翻拍失准,涼了科幻迷的心。

尤其動畫《三體》被打出歷史性新低的4.1分,大家普遍患上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

一看到《三體》名字,都選擇繞道走。

因此,劇版《三體》開播之時,大家沒啥期待。

愣是沒想到啊。

沒期待竟變成一種意外之喜。

「第6集封神…第7集封神…第15集封神…第11集刪成34分鐘,照樣封了神。」

它以熹妃回宮的姿態,滿血回歸。

不遮掩,劇版《三體》選角問題的確有。

譬如,王傳君飾演的丁儀,一言難盡,只剩尷尬。

可是,它忠於原著、直接摳書,還原程度令原著粉頭皮發麻。

有人還大聲高喊:

「國內影劇的春天從三體開啟。」

「比起流浪地球,我更願稱它為中國科幻開門人。」

打住!打住!

各位,平復一下激動之情。

私以為,《三體》成功與否,不在於評分與吹捧,而是該檢驗一個關鍵角色的成敗。

她就是,葉文潔。

儘管葉文潔不是主人公,但倘若刻畫失敗,三體就沒了魂。

故此,只有把葉文潔的事拍好,《三體》就成功了八成。

今天,咱們就聊一聊葉文潔。

看一看劇版《三體》是如何塑造這一角色的。

「三體」

Three-Body

2023.1.15

呵,導演楊磊很會弔人胃口。

第一集開始,他就把葉文潔按下按鈕的一幕反覆閃回。

導演把《三體》設定成類似於《妙賊警探》《神探夏洛克》的雙男主警探類型。

然而,核心不在於汪淼與大史聯手查案,而是讓葉文潔穿針引線。

畢竟,葉文潔才是關鍵題眼呢。

與小說一致,劇版《三體》里,葉文潔共有兩個時期:

紅岸基地時期的青年葉文潔(王子文 飾演)、清華大學物理系退休教授老年葉文潔(陳瑾 飾演)。

關於這兩個選角是否合適。

本人觀點是:

前者過關、但過於美貌;後者貼切到嚇人,一模一樣。

至於兩位演員的表演,就是可圈可點,各有千秋。

父親

青年葉文潔的故事,要從父親葉哲泰談起。

葉哲泰,物理學教授。

由於在基礎課中加入相對論內容、傳播哥本哈根解釋、大爆炸理論等行為而被攻擊,後被四名初中學生用皮帶折磨致死。

這段往事,小說一開篇就提及過。

文字描寫觸目驚心。

「物理學家靜靜地躺在地上,半睜的雙眼看著從他的頭顱上流出的血跡,會場瞬間陷入了一片死寂,那條血跡是唯一在動的東西,它像一條紅蛇緩慢地蜿蜒爬行著...」

父親的遭遇,讓青年葉文潔第一次正視人性的惡。

這對性格塑造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

因此,若想把葉文潔這個角色人設立住,這段不可或缺。

由於客觀條件的局限,《劇版》三體把葉哲泰重新修飾。

劇集裡,借調查楊冬之死,大史拿到葉哲泰的檔案。

他向汪淼講起這段塵封往事。

其中,大女兒葉文雪、令其完蛋的老婆紹琳,都提了一嘴。

當然啦,胸前沒有烤箱鐵門,沒有紹琳的揭發,沒有父親的煙斗...

一切都變得溫和、零碎。

劇版《三體》用兩小段閃回,刻畫了葉文潔與葉哲泰的最後時光。

破碎的窗戶紙,呼啦作響。

月光灑進破爛不堪的屋子,一條條影子窗框把房間劃割成一個籠子。

葉文潔在擦拭父親受傷的軀體。

她疑惑不解:

「媽媽不是說,姥爺和愛因斯坦是好朋友嗎?他們還在一起探討科學,可是為什麼現在,他們開始批愛因斯坦呢?」

虛弱的葉哲泰回道:

「紹琳的父親的確與愛因斯坦有過接觸,1922年上海南京路,愛因斯坦在一名砸石子的小工身旁停下。問他一天掙多少錢?小工回答:五分。這就是她父親與改變世界的科學大師唯一的一次交流,沒有物理學,沒有相對論,只有冰冷的現實。」

其實,這段台詞原本是葉哲泰生前最後的心理活動。

他揭穿了一個有關妻子過去的善意謊言。

父親一直重複著,「這麼多物理學名詞,改個名字就可以了嗎?」

或許,你還會對這句台詞感到突兀。

其實,這句話是對紹琳的質疑。

當時,紹琳嗅出知識界的風向,把大部分物理定律和參數都改了名字。

歐姆定律改叫電阻定律,麥克斯韋方程改名成電磁方程,普朗克常數叫成了量子常數。

葉哲泰明顯不同意妻子的做法。

關於葉哲泰,劇版與小說有一點不同。

原著里,他沒有認罪,沒有自殺,沒有麻木。

劇版設計成,葉哲泰主動選擇了輕生。

看到父親去世,葉文潔迎來情緒爆發的一刻。

她抱著飯盒,閉嘴沉默。

眼神凝視,眼淚在眼睛裡打轉。

之後,她閉上眼睛,身體搖晃。

聲嘶力竭地憤怒哭叫,一滴眼淚滑了下來。

最後,她自己發不出任何聲音。

沒有哭出和喊出的東西在她的血液中瀰漫、溶解,將伴她一生。

欺騙她的人

陳瑾飾演的老年葉文潔,老練,冷靜,不輕易上套。

汪淼步步引誘她透露紅岸秘密。

她不慌不亂,故意放慢語速。

真相就在嘴邊掛著,卻句句不透露。

「紅岸真正價值是…對不起小汪,這部分我暫時還不能告訴你。」

汪淼此時的OST應該是:

「白歡喜一場,算你狠。」

還有一場戲。

汪淼借外在文明假說,故意去套話。

葉文潔明白葫蘆里賣的啥藥。

她機智地迂迴道:

」我鼓勵思想實驗,但懷疑一切。小汪,你不也是這樣嗎?」

這句話直接讓汪淼吃了閉門羹。

對葉文潔來說,信任是一種奢侈的東西,是可以打開心門的鑰匙。

但,無論對方如何靠近,她一直會保持警惕之心。

究其原因,還要從紅岸基地的兩個騙子談起。

第一個騙子,白沐霖。

一句「我能看出你的感覺,在這個地方能看出這種感覺的,只有我倆」,他撞開葉文潔塵封已久的心。

一本《寂靜的春天》,塑造葉文潔的三觀,令她對惡第一次進行了理性思考。

「什麼是對,什麼又是錯呢?在人類看來,使用殺蟲劑再正當不過。但是在大自然的角度看,人類給世界產生了怎樣的危害。

對和錯,只不過是站在不同視角觀看罷了。」

這裡需要補充一點。

相比劇版台詞,原著還有一段更深、更冷的描述。

「還有多少在自己看來是正常甚至正義的人類行為是邪惡的呢?

人類真正的道德自覺是不可能的,就像他們不可能拔著自己的頭髮離開大地。要做到這一點,只有藉助於人類之外的力量。」

最後,他用一封舉報信,把葉文潔變成替罪羊。

第二個騙子,雷志成

從沒有固定工作到技術骨幹,葉文潔升職離不開雷志成的推動。

當雷志成把紅岸基地是用來打擊敵人通訊和偵察衛星告訴她時,她心中湧上了一股感激之情。

感謝雷志成的信任,欽佩他的坦誠與直率。

更過分的還有...

雷志成的一聲「葉文潔同志」,直接令她雙眼盈滿淚水。

由此可見,葉文潔對雷志成是百分之百信任的。

直至被通知到總部辦公室,葉文潔還在為雷志成擔心。

她還暗下決心,為不牽連到雷,把責任向身上攬,甚至不惜說謊。

令葉文潔吃驚的是,雷志成率先發聲,撇清責任:

「葉文潔,首先聲明,我是不同意這麼做的,下面的決定是楊總工程師請示上級後做出的,他將對後果負完全責任。經過上級同意,我們決定將紅岸工程的真實情況告訴你。」

愣了半天,葉文潔才意識到。

從頭至尾,自己被騙了。

關於紅岸基地的秘密,之前的那些話純屬扯淡。

她這份久違的信任,被活活踐踏了。

壓力來到網飛一邊

實話實說,劇版《三體》不完美。

因為種種限制,它不可能百分之百還原。

有時,為了台詞過關,它還有二次配音的現象。

例如,程麗華逼問葉文潔、楊衛寧反對雷志成提拔葉文潔等橋段。

幸虧,劇版《三體》靠原著兜底。

只要不亂搞瞎改、演技在線,它可以穩定發揮,贏得觀眾的青睞。

這也正是口碑保持在8.1分的關鍵之處。

如今,《三體》影視作品只剩下網飛一部了。

究竟孰強孰弱,誰能登上紫禁之巔?

我斗膽跳一波預言家:

網飛勢必陷入魔改、偏見、政治正確的深淵、

國產《三體》可以開香檳提前慶祝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a0f9cf41d27ffe86e4bc6e19f01c76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