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次位面】作者:大伊萬
2024年1月7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國防軍事頻道刊發了《時代楷模》報道,報道了北部戰區海軍055型大型驅逐艦101號「南昌」艦,前出遠海大洋,與外軍航母編隊乃至艦載機纏鬥二十餘天的新聞。
這是央視全面展現055型大型驅逐艦「南昌」艦上的戰鬥與生活,各種新聞細節值得解讀。就以此次055大型驅逐艦「南昌」艦所承擔的、在2022年某次遠海訓練任務中,前出近百海里、直面外軍航母編隊的任務來說,很多人都在關注這個「前出近百海里」,而大伊萬最關注的,則是055大型驅逐艦接到的這個「前出直面對方航母編隊」的作戰命令。
畢竟,從055大型驅逐艦本艦具備的態勢感知能力來看,由於受到水天線地理條件限制,055大型驅逐艦本艦的態勢感知能力還是比較有限的,想要對數百海里外的敵航母編隊進行有效識別,可能性不大。所以唯一的解釋,就是055大型驅逐艦這個前出直面對方航母編隊的指令,是編隊內的其它艦艇通過對海態勢感知偵察、甚至是上級指揮所用其它手段組織偵察截獲的。
南昌艦怎麼發現的航母
從2022年那次055大型驅逐艦所擔負的使命看,央視說的很明確,是伴隨航母編隊執行遠海訓練任務。
參看2022年中國海軍航母編隊的活動情況,以2022年底「遼寧」號航母戰鬥群的航程最為遙遠——在12月16日穿越第一島鏈,在沖繩列島以東的大東群島北大東島、沖大東島、沖之鳥礁一帶活動,並在12月24日到25日進一步南下東進,抵近到離關島相當近的距離上。
而在同一時刻,美國海軍「尼米茲」號航母所在的第11航母打擊群也在同一海域活動,大約在12月23日位於關島以西數百海里的洋面上。這一時刻,是美國海軍「尼米茲」號航母和中國海軍「遼寧」號航母距離最為接近的時間段,估計「遼寧」號面對的,正是美國海軍「尼米茲」號航母。
日本自衛隊拍攝的中國海軍直-18Z型艦載預警直升機的畫面
而考慮到「遼寧」號航母本艦和編隊水面艦艇所具備的對海態勢感知能力,編隊艦艇的對海態勢感知能力都是一樣的,大家都沒有超視距對海態勢感知能力。或者說這種能力不可靠,而出動艦載機進行偵察的話,也只有「遼寧」號上的直-18Y型預警直升機可以使用。在缺乏一個先期偵察方向的情況下,靠區區幾架直-18Y來進行廣域搜索,能發現航母編隊,且不說完全發現不了,只能說我們的運氣實在太好了。
因此,央視披露的「南昌」艦接到上級指令、前出近百海里、直面對方航母編隊,大伊萬傾向於我們的ISR(情報、監視與偵察))鏈條是這樣的:首先利用其它偵察手段,發現了美軍航母出動的大致方向,並標定了特定時間斷面內,「尼米茲」號航母可能存在的海域;爾後我們使用其它態勢感知手段,比如航母艦載機、艦載預警直升機等,對「尼米茲」號進行了精密標定,標定了「尼米茲」號的航位;至此才能形成行動命令,也就有了指揮所命令「南昌」號大型驅逐艦前出的行動指令。
考慮到當時「遼寧」艦的航位已經遠在第二島鏈以外,距離關島已經不遠了,我軍的大型岸基態勢感知系統,或者岸基飛機等,難以穿越第一島鏈、前出到第二島鏈為「遼寧」號編隊實施廣域搜索。因此,我軍為「遼寧」號航母編隊和「南昌」艦提供ISR支撐的,最有可能的是海洋偵察衛星,我們是先通海洋偵察衛星,大體確定了「尼米茲」級的航位,然後用艦載機或預警直升機,進一步進行了精密標定,然後才是「南昌」艦迎頭趕上的情節。
所以說,此次中國海軍航母編隊在遠洋訓練狀態下,「南昌」艦得到上級指揮所指令,前出一百餘海里,直面對手的航母編隊,主角是「南昌」艦,可在主角後面提供支撐的一整套海洋監視體系才是更為重要的存在。央視的這一句簡短的敘述,大伊萬認為就是妥妥的凡爾賽,凡爾賽的是我海軍具備了第二島鏈海域的廣域海洋監視能力。
如何理解「前出一百海里」
而「南昌」艦這「前出一百海里」,大伊萬看到網上有人的解讀,是「南昌」艦進抵到了距美軍航母一百海里的航位上,其實不是這回事。
這個「前出一百海里」,其實就是在海戰時發現對手特混艦隊之後,向主要方向上實施的作戰展開,從原本可能的密集編隊變成疏開編隊。密集編隊換疏開編隊的戰術意圖有兩個:其一是儘快在主要威脅方向上,建立對空態勢感知,也就是所謂的雷達哨艦,以此來拓展航母打擊群的空中防禦縱深;其二是儘快逼近航母打擊群,意圖將敵方航母納入我軍艦射高超音速飛行器的打擊範圍,從而對敵方航母形成威懾態勢。
可搭載鷹擊-21高超音速彈道反艦飛彈的055大型驅逐艦
以美國海軍CSG(航母打擊群)常用的密集編隊轉疏開編隊的教範,一般「伯克」級驅逐艦將向航母主要威脅方向的2點鐘方向和10點鐘方向前出,前出距離20海里左右,從而形成綿密而富有層次的防空隊形。咱們的「南昌」艦這一下前出就前出一百海里,隊形似乎過於疏開了一些,大伊萬認為有兩個因素:
其一是咱們的「南昌」艦的意圖,可能更想上去「會一會」美國海軍的「尼米茲」號航母,故迅速前出,這時候就不考慮原有的編隊防空陣型了;其二是咱們的「南昌」艦,相比遂行編隊防空任務,可能也擔負著快速前出、儘快將「尼米茲」號納入我反艦飛彈打擊範圍,以逼迫「尼米茲」號航母步步後退的使命。因此,相比典型的防空哨艦,「南昌」艦前出距離非常遠,前出了100海里以上,而且應當是順利完成了指揮所賦予的使命。
央視放出的「南昌」艦在前出過程中遭遇外軍機跟蹤的畫面
當然,很明顯,在「南昌」艦前出之後,美國海軍「尼米茲」號航空母艦也發現了中國海軍編隊,這就帶來了央視報道的,「南昌」艦在前出過程中,遭到外軍飛機跟蹤拍攝,甚至向「南昌」艦俯衝的細節。尤其是這個向「南昌」艦俯衝,在海上對峙中算是非常嚴重的威脅和警告了,也可以看出美國海軍航空兵飛行員,在面對中國海軍的時候還是非常驕狂的。當然咱們也不甘示弱,和美軍艦載機鬥智斗勇,勝利完成了相關的使命。
同時,央視還提到了另外一個細節,那就是「南昌」艦在面對美軍艦載機的時候,也成功地搜集到了相關的信息,這個相關信息,大機率包括但不限於美軍航母艦載機的雷達信號特徵、射頻信號特徵等。尤其是考慮到F/A-18E/F型艦載機還對我艦實施了俯衝攻擊這種高威脅性的動作,那麼有比較大的可能性,美軍是打開了機載火控雷達試圖嚇唬嚇唬我們的。它嚇唬我們是美國人的自由,而我們針鋒相對地使用艦載電子支援系統,對美軍艦載機的火控雷達信號進行搜索收集,那當然也是我們的自由。
所以說這就是雙方在大海上鬥法的日常,美軍在「南昌」艦附近耀武揚威,我們也有效搜集到了美軍艦載機的信號情報,不算吃虧。
如何看待「南昌」艦的定位
最後,則是「南昌」號大型驅逐艦在中國海軍航母編隊中,所擔負的戰術地位,按照央視的官方說法,咱們對「南昌」艦的定位是航母的「帶刀侍衛」。而「南昌」艦前出迎擊美軍航母,和美軍艦載機鬥智斗勇的作戰表現,似乎也證明「南昌」艦主要擔負的是編隊區域防空作戰任務。
關於這點,其實大伊萬覺得吧,事情也不能這麼一概而論。畢竟我們前面說了,「南昌」艦此次前出,距離比較遠,達到了100海里之多,這一距離相對於典型的編隊區域防空艦來說,過於遠了一些,倒是前出將打擊目標納入反艦飛彈攻擊範圍,才有可能前出這麼遠的距離。
另一方面,從現代海戰的角度來說,編隊內各艦艇全攻全守的趨勢正在逐步明確。比如我們的航空母艦,艦載機上掛上反艦飛彈那就是對海目標攻擊的打擊端,掛上雷射制導炸彈或者空面飛彈,那就是可以執行對陸攻擊任務,如果掛上偵察吊艙甚至掛著空對空飛彈出去,那就是可以承擔空中戰鬥巡邏任務,ISR任務的飛機。
「南昌」艦其實也是一樣的,它既可以承擔區域防空任務,也可以承擔對海戰役級打擊任務,具體執行什麼任務,要看編隊指揮所的戰術決斷,什麼任務有利就執行什麼任務。比如在面對美軍航母打擊群時,我軍航母編隊哪個攻擊陣位有利就哪個攻擊陣位打,沒什麼一定之規。
總而言之,此次央視公開的「南昌」艦行動,細節非常多,反映出了中國海軍在遠海大洋上和強敵之間的強強對話,有這樣一支強大的海軍,令我們真心讚嘆。
「南昌」艦上的警示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