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封后,第一批離開武漢的人

2020-04-08     縱相新聞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賈天榮 丁一涵

4月7日19時,羅文亮坐在武昌站售票處門口的長椅上,距離武漢漢通道開啟還剩5個小時,身旁8歲的兒子已經有些坐不住了。

(由於22時半武昌火車站進站口才正式開放,早到的旅客在車站外的廣場上等候。)

春節前,羅文亮從長沙來武漢出差,順便帶兒子來"逛一逛",原本買了1月23日下午的票準備回家。但那天上午,武漢就封城了。

這些天來,羅文亮帶著兒子一直住在武昌站附近的招待所里,想家的日子"度日如年"。

(羅文亮的兩張車票)

3月25日,得知離漢通道將於4月8日開啟,羅文亮第一時間購買了當天0:50分回家的K81列車,一大早,他就被興奮的兒子拉來了車站。

沒能回家過年的羅文亮有些"不幸",但他也是幸運的,武昌站工作人員告訴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K81次列車是通道開啟後第一班離漢的列車。

7日晚,武昌站入口的廣場上,處處是和羅文亮一樣期待回家的人,他們中有不少人已經和家人通上視頻電話"直播"歸程,一些著急的旅客,每隔一會兒便來到進站口詢問工作人員:"什麼時候能進站?"

(武昌火車站進站口,旅客在排隊等待進站。)

來自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公司的最新數據顯示,據4月7日車票預售情況,4月8日預計將有5.5萬餘名旅客乘坐火車離開武漢,其中去往珠三角地區的旅客較為集中,占總量的四成左右。

57歲的楊易在武漢務工奔波幾年,這個沒能在家度過的春節,卻讓他愈發覺得能回家是一種幸福。

在老家的孫子就要開學,楊易買了凌晨2點的車票離開武漢。他說,到了這個年紀,回家,就什麼都不用擔心了。

離開前夜,楊易還是覺得有些不舍。他想起在以前開車時經常路過江灘,能透過車窗看到的燈光、人群、夜景,這是最讓他留戀的地方。

7日22:30,武昌火車站開放進站。廣場入站口提前排起了長隊,隨處可見"進站請出示健康碼,站內請戴口罩"的提示。掃健康碼、測體溫的流程讓本已歸心似箭的旅客們等候時間長了一些,但他們都表示理解:"特殊時期,安全第一。"

這些理解,源自於武漢這座英雄城市,用76天的堅守,給這些亟待回家的人打開了希望的通道。

同樣守候在進站口,等待回家的許清告訴記者,這些天來武漢由最初的疫情中心到逐漸放開、甦醒,這些變化讓他感到安心。

(武昌火車站進站口,旅客們都在掃描二維碼,出示自己的健康碼後方可進站。)

隨著回家的人離開,武漢的堅守還沒有結束。8日武漢解封是指離漢通道恢復通行,並不意味著可以鬆一口氣。武漢城門打開,並不意味著所有的警報解除,也並不意味著疫情防控措施的放鬆,這一天是離漢通道恢復通行,不等同於整座城市放開小區封控管理。

據了解,武漢解封后,火車站仍將是防控重點,進站口會安裝紅外線測溫儀,每人憑健康碼和身份證進站,站方會提醒乘客佩戴口罩、分散候車、間隔排隊。

何關詳一家五口前天剛抵達武漢,準備從這轉車去天津,他本想趁這個機會,好好看看這座經歷風雨的英雄城市。但考慮到疫情還未完全結束,他們決定不給武漢"添亂",提前離開。言語間,何關詳對這裡充滿了期待,也滿懷著信心:"以後肯定還會來的!"

(4月7日晚10點,武昌火車站外,一名旅客坐在旅行箱上等待進站。)

武漢人易靖嫻在發了則朋友圈中說寫到:正坐在電腦前寫東西,突然思路被武漢關鐘樓悠揚的鐘聲打斷,抬頭一看時間,0點。剛開始沒反應過來,覺得奇怪,畢竟鐘樓多年來從未在深夜敲響,但轉瞬間就明白了此次敲鐘的意義。幾乎是同時,碼頭所有的船隻齊聲鳴笛,如泣如訴。

8日零點,航運、陸運、水運等離漢通道全面開啟,封控76天後,武漢重啟。第一批離開武漢的人,已經帶著希望出發。

(部分採訪對象為化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_pOhWHEBrZ4kL1ViBN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