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市委書記崔洪剛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充分發揮泰安優勢 積極搶抓發展機遇建設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五個名地」
3月6日下午,全國人大代表、市委書記崔洪剛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小組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崔洪剛在審議時說,李克強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總結「十三五」和去年工作,鼓舞人心;安排「十四五」時期和今年工作,振奮人心;分析各方面條件和機遇,堅定決心。通過「十三五」時期的努力,泰安積厚成勢,具備了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和條件,特別是一批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濟棗高鐵、京台高速改擴建也已開工建設,千噸級貨船經泰安港可直達江浙滬,泰安的交通條件和區位優勢將更加凸顯,為全市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堅定了信心決心。泰安將認真學習貫徹「兩會」精神,全力抓好各項工作落實落地,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搶抓發展機遇,努力建成在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產業高地、文旅勝地、康養福地、科創名地、生態綠地「五個名地」。在構建產業高地方面,咬定產業發展不放鬆,以更大力度抓好裝備製造、新材料等優勢產業發展,形成一批百億級企業,努力打造五百億級、千億級產業集群,到2025年,新材料產業集群規模突破千億。在提升文旅勝地方面,建好演藝秀都、石敢當文化園等文旅項目,修復好大汶口文化遺址,打造文化旅遊勝地。在打造康養福地方面,推動形成醫療康復、養老養生、休閒健身為主體功能的健康產業鏈,推動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康體運動等大健康產業加快發展,基本構建起覆蓋全生命周期的醫養健康產業體系,努力打響「養老泰安·養生泰山」品牌。在培育科創名地方面,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不斷放大科教優勢,在泰城東部興辦大學城,到2025年,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00家,奮力把泰安建設成創新型城市。在建成生態綠地方面,認真落實《泰安市城鄉一體空間發展戰略規劃》,全面提升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水平,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基本建成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泰安樣板。
結合平時調研情況,崔洪剛提出了關於加大對東平湖金山壩工程支持力度的建議。他說,東平湖是黃河下游最大的蓄滯洪區,但由於金山壩圍湖造田,面積達41平方公里,影響滯洪,建議將東平湖的系統治理列入「十四五」規劃,加大對東平湖金山壩工程的支持力度,進一步明確東平湖滯洪區範圍,將金山壩工程納入防洪設施,將金山壩加高培厚工程列入中央事權、國家重點工程,在政策、資金上予以支持,並對部分環湖耕地指標統籌置換調整,實現工程建設和群眾生產生活的雙促進。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張隆德 】
全國人大代表崔洪剛做客「兩會大家談·雲端議事廳」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我國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全國人大代表崔洪剛表示,政府工作報告鼓舞人心、催人奮進。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十四五」期間要推動綠色發展,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強山水林田草系統治理,加快推進重要生態屏障建設。作為旅遊城市的泰安市委書記崔洪剛表示,要在工作中堅持以高水平生態環境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_mtyF3gB9EJ7ZLmJsIE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