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人物傳之戰神、兵主蚩尤

2019-12-01     冷先生講

蚩尤又名赤優、姜公。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部落首領,以在涿鹿之戰中與黃帝交戰而聞名。

蚩尤在戰爭中顯示的威力,使其成為戰爭的同義詞,尊之者以為戰神,斥之者以為禍首。蚩尤也是苗族相傳的遠祖之一,苗族尊稱為榜香尤、姜尤、姜公。


其活動年代大致與華夏族首領炎帝和黃帝同時。蚩尤部落於涿鹿之戰中敗於黃帝,炎帝的部落聯盟。部落族人四散。其中一部分族人歸附炎黃部落的華夏族,一部分南遷,形成了今天的苗族、羌族等多個民族。

與黃帝、炎帝合稱為「中華三祖」。

軒轅黃帝戰蚩尤,是中原上古時代極其重要的事件。黃帝勝利之後,一統中原地區,成為華夏正統。

因此漢文史籍特別是長居主流的儒家典籍對蚩尤多有惡評,儘管未必公允。後來,蚩尤逐漸神化,成為具有「銅頭鐵額」、「八肱八趾」、「人身牛蹄,四目六手」並「食沙石子」的形象。

傳說蚩尤製造金屬兵器,又善作戰,故被尊為戰神、兵器之神(兵主)受到崇拜。

蚩尤敗後,族人流散,一部分歸附黃帝,一部分則向他處遷徙。

約四、五千年前中國父系氏族社會時期,興起於今冀魯豫交界地區的蚩尤九黎族,屬東夷集團,他們的勢力不斷由東方向西發展。


九黎族原居於南方,後北上中原,與以黃帝為首的部落(華夏集團)發生了衝突,這兩股大勢力為爭奪適於牧獵和淺耕的地帶,在今天的河南、河北、山東交界地帶相遇,於涿鹿之野(今河北省涿鹿縣)展開長期爭戰。黃帝先併吞炎帝的部落(一說炎帝部落逃至南方),再擒殺蚩尤。

蚩尤率領所屬72氏族(或說81氏族)對抗。由於蚩尤的武器裝備較精良,所以在戰鬥之初,黃帝處於守勢。黃帝族率領以熊、羆、狼、豹等為圖騰的氏族,數戰不勝。

黃帝使應龍蓄水,抵擋蚩尤。蚩尤請來了風伯雨師,「天大晦冥」,雷電交作,衝破了應龍的水陣。

黃帝在危急關頭,又喚來女神女魃,使天氣放晴。蚩尤和黃帝在戰場上各自鬥法。蚩尤利用濃霧,使黃帝的部隊迷路。黃帝發明了指南車辨別方向,成功衝出濃霧的封鎖。


經過連續幾場戰鬥,最後黃帝終於在中冀之野(即冀州,今河北省涿州,至今那裡還保存有蚩尤墓遺蹟)擒殺了蚩尤,獲得全勝,成為中原各部落的共主。

從此黃帝聲名大震,他的勢力也日益壯大起來,為華夏民族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雖然這場戰事的記載,有不少神話色彩,但也不難看出,蚩尤及其部族英勇善戰,具有很強的實力。黃帝是位有德之聖人,他的聰明才智、德望名聲又勝於蚩尤,因此可以說黃帝是眾望所歸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_CohwG4BMH2_cNUgcOM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