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人!養老金提高、傷殘津貼提高......關於社保,人社部最新公布了這些好消息

2019-10-22   民生信陽

近日,信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轉發了《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於調整2019年傷殘津貼等工傷保險待遇的通知》,根據通知,信陽部分工傷保險待遇標準將有所調整。

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關於調整2019年傷殘津貼等工傷保險待遇的通知

各省轄市、濟源示範區管委會、省直管縣(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根據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和《河南省工傷保險條例》規定,按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工傷保險待遇調整和確定機制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17】58號)要求和《河南省工傷保險基金省級統籌實施意見》(豫人社〔2018〕44號)規定,決定對傷殘津貼等工傷保險待遇進行調整。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調整對象

本省行政區域內2018年12月31日前開始享受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供養親屬撫恤金的工傷人員或因工死亡人員供養親屬。

二、調整標準

(一)傷殘津貼。傷殘1級每人每月增加210元,傷殘2級每人每月增加200元,傷殘3級每人每月增加190元,傷殘4級每人每月增加180元,傷殘5級每人每月增加170元,傷殘6級每人每月增加160元。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此次供養親屬撫恤金實行定額調整,增加額度為100元(孤寡老人或孤兒為120元)。

1996年9月30日前發生的工傷,傷殘津貼和供養親屬撫恤金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每人每月另行增加10元。

(三)生活護理費。2019年1月1日後新發生工傷人員的生活護理費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個不同等級支付,其標準分別為全省上年度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的50%、40%、30%。

2019年1月1日前已經享受生活護理費的工傷人員,原統籌地區上年度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低於全省上年度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的,按照全省上年度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核算;原統籌地區上年度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高於全省上年度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的,仍保留之前待遇標準,直到全省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與原統籌地區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持平後再按照全省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核算。

(四)工傷人員住院治療工傷期間的伙食補助費。住院伙食補助費標準按照醫療地不同,分為兩個檔次,直轄市、副省級城市和省會城市25元/天/人;其他地區為20元/天/人。

三、其他事項

(一)此次待遇水平調整自2019年1月1日起執行。調整所需費用,由現發放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供養親屬撫恤金的資金渠道支付。傷殘程度為五級和六級且用人單位難以安排工作,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的,調整費用由用人單位按規定支付。

(二)工傷人員已辦理退休手續(包括按退休人員安置),並按養老保險政策調整養老金的,不執行本通知關於傷殘津

貼的調整規定。

(三)按照《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於1-4級老工傷人員有關待遇的處理意見》(豫人社工傷【2015】12號)文件規定,對1-4級老工傷人員不符合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而由工傷保險基金全額補差的,不執行本通知關於傷殘津貼的調整,按2019年度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調整辦法執行。

(四)根據有關規定,比照工傷待遇處理的人員,參照本通知執行,所需費用按原渠道列支。

(五)各地應按本通知規定,於2019年12月底前將增加的待遇發到相關人員手中。

(六)按規定納入工傷保險基金統籌的機關事業單位工傷人員待遇標準依照此規定執行。

執行中遇到問題,請及時向省廳工傷保險處反饋。

2019年9月26日

1-9月,養老、失業、工傷三項保險減費2725.27億元;

10個省份提高了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社保基金7992億養老金已到帳投資;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台將選擇部分可信的第三方作為授權渠道……

10月21日,人社部舉行第三季度新聞發布會,小編

為您盤點了發布會上關於社保的5個最新好消息,事關廣大職工勞動權益,一起來了解!

1、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提高

全國22個省份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出台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標準正常調整機制政策文件,10個省份提高了基礎養老金水平。

2、7992億養老金已到帳投資

社保基金投資運營和監督管理工作穩步推進。截至9月底,已有18個省(區、市)政府與社保基金會簽署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合同,合同總金額9660億元,其中7992億元資金已經到帳並開始投資。

3、全年社保降費將超過3800億元

降低社會保險費率工作取得積極成效。1-9月,全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減費2725.27億元,其中5-9月執行綜合方案減費2199.54億元,企業負擔進一步減輕。

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司長聶明雋表示,年初,預計全年降費在3100億元左右,從現在的情況看,保守估計應該超過3800億元。

4、社保降費個人得實惠

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司長聶明雋介紹,很多企業將降費減少的繳費或是用於增加參保人員福利,或是用於增加員工培訓,或是用於建立企業年金。在調研中,一些企業說這次降費能降4個點,將全部用於建企業年金。這既保持了就業穩定,也增強了企業凝聚力。

另一方面,個人繳費的門檻降低,企業和職工、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的積極性普遍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環。

聶明雋介紹,下一步,人社部將會同有關部門,保持待遇平穩銜接,確保不因養老金計發基數的調整影響職工待遇,切實將黨中央、國務院降低社保費率的決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

5、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台上線

今年9月15日,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台正式上線運行,重點為參保人和參保單位提供跨地區、全國性社會保險公共服務。

據了解,在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台,通過「刷臉」就可以完成社保待遇資格認證,還可以幫助家裡老人,特別是不會操作手機的老年人,幫助他們完成認證;可以估算退休後能夠領多少養老金,申請境外社保免繳證明;此外可以查詢社保轉移辦理情況、社保卡和電子社保卡的應用狀態、異地就醫費用和備案情況,還可以獲知周邊的服務網點和服務渠道等。

人社部信息中心主任翟燕立透露,年內,平台還將推出社會保險關係轉移線上申請服務,後續還會不斷地推出更多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線上服務,不斷豐富社保平台的功能。

目前,通過訪問平台的門戶網站或者下載「掌上12333」手機APP體驗這些服務,已經領取電子社保卡的人員還可以在電子社保卡的頁面上查詢和辦理相關業務。

翟燕立表示,未來還會逐步選擇部分可信的第三方作為授權渠道,讓廣大群眾辦事更加便利。

來源:信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站、工人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