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南海伏季休漁即將結束,馬上就迎來千舟競發的開漁盛況。在海陵島,為迎接一年一度的盛會——南海(陽江)開漁節,各方都在忙碌籌備,營造迎開漁、慶豐收的喜慶氛圍。
漁民調試設備籌備開漁
造大船,出遠海,是漁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近年來,陽江市不斷加快漁船改造升級,越來越多的鋼質漁船和玻璃鋼船出海作業,其中鋼質漁船數量已超過800艘,是全省鋼質漁船最多的地級市。
日前,記者走進海陵島閘坡中心漁港,一排排鋼質漁船停靠在碼頭上,船主們正忙碌著檢查船上設施,為即將到來的開漁出海做準備。登上船主林先生的漁船,他正在調試通訊設施和衛星導航系統,船上設備整齊又潔凈。船主告訴記者,這是2017年初出航的漁船,造價達500餘萬,省市補貼總額90多萬,也申請了部分銀行貸款。
「以前開的是木質船,安全性差很多,隨著淺海漁業資源減少,利潤也越來越低。」林先生說,過去的木船既不安全,現在有了鋼質漁船,捕撈量也明顯增加,等積累了足夠的資金後,他打算申請深海捕撈的相關資質,便可以駛向深海生產作業,賺取更豐厚的利潤。
市農業農村局漁業科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陽江市積極推進捕撈漁船升級改造,加大有關扶持政策宣傳,做好有關漁船改造項目申報等服務工作,同時加強與金融部門的銜接,幫助漁民爭取政府貼息貸款,解決資金難問題。
據統計,近年來陽江市不斷加快漁船改造升級,越來越多的鋼質漁船和玻璃鋼船出海作業,其中鋼質漁船數量已超過800艘,總馬力達25萬千瓦,是全省鋼質漁船最多的地級市,捕撈範圍分布在西沙群島、東沙群島及南沙群島等深海區域,遠洋捕撈能力逐年提升。
道路綠化升級迎開漁節
14日記者走訪獲悉,海陵試驗區對部分路段和重要節點進行綠化升級,打造亞熱帶海島風情,精心裝扮旅遊區,營造迎開漁、慶豐收的喜慶氛圍。
沿海陵大堤進入海陵島閘坡核心旅遊區,記者看到,沿路彩旗飄飄、張燈結彩,「開漁」字樣隨處可見。作為海陵島的迎客「門面」,大堤頭環島變了個樣,新種植上了仙人球、仙人掌、酒瓶椰子、杜鵑紅山茶、大腹木棉等植物,亞熱帶海島氣息撲面而來。國道234線(原省道277線)、「南海I號」大道沿線在榕樹、蒲葵等樹種基礎上,補種了加拿利海棗、大葉紫薇等喬灌木,原先地表裸露部分覆蓋上了大葉油草,沿途環境令人十分舒心。
據海陵試驗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提升海陵島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形象,打造優美的旅遊環境迎接廣大遊客,該區對國道234線海陵大堤至麻禮路口段、「南海I號」大道以及大堤頭環島、恆大圓盤等重要地段進行綠化升級,種植鳳凰木、大油棕、含笑球、量天尺、綠杜鵑、銀海棗、黃花風鈴木等熱帶、亞熱帶樹種,雞冠花、長春花、千日紅等時花,品種達20餘種,並對國道234線海陵島段全線的中間隔離護欄補種鮮花。綠化提升工作今日完成,開漁節過後將完善霧化管道、水管等設施。
據了解,海陵試驗區黨委、區管委高度重視南海(陽江)開漁節,統籌有序推進各項籌備工作。相關部門積極做好區容區貌、旅遊環境提升工作,對閘坡核心旅遊區的全部路燈進行檢修,在主要市政道路兩旁懸掛1萬面彩旗、2700面慶漁旗和1.6萬串紅燈籠,清理雜草、規範垃圾收運、整治環境衛生。區委宣傳統戰部廣泛開展宣傳,在瀋海高速、廣佛高速、西部沿海高速沿線設置13個大型T牌廣告牌。
開漁節實行交通管制
第十七屆南海(陽江)開漁節於8月15日至16日在海陵試驗區舉行,許多車輛都會湧向海陵島。記者8月14日從市公安交警部門獲悉,為確保活動期間道路交通安全、有序,避免大範圍交通擁堵,海陵試驗區於8月15日至16日對區內部分區域、道路採取臨時交通管制措施。
市公安交警部門提醒廣大駕駛員,8月15日12時至16日13時,閘坡鎮旅遊大道、海濱西路、環山路、金橋路和金港路段全線(即隧道口至高樁碼頭)、達港路禁止停放一切非工作車輛。同時,活動期間,禁止33座以上旅遊大巴進入閘坡鎮範圍,大巴司機可將車輛停放在海陵試驗區國稅局對面公共停車場,車上遊客再轉乘公共汽車到達目的地。危化品運輸車輛、大型貨車禁止進入旅遊大道、漁港區域。
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海陵大隊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有3條道路可進入閘坡鎮,市民可自行選擇適合的道路前往目的地。駕駛小車前來參加活動的市民,可將車輛停放到海陵試驗區國稅局對面公共停車場、大角灣地下停車場、各事業單位停車位和各大酒店停車位。
該負責人提醒,公安交警部門在各個路口均安排了警力,並安排了6輛巡邏車進行巡邏,以及4輛交通事故處理車分兩個片區對突發的交通事故進行處理。如遇上車流量過大,造成道路暫時擁堵,請市民務必聽從現場民警的指揮,自覺遵守交通法規和臨時交通管制。
來源:《陽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