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廣州市人民政府指導、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主管、廣州金融業協會主辦,廣州銀行承辦的第27期珠江金融論壇在廣州大廈舉行,本期論壇主題為「普惠金融發展」。
《廣州普惠金融藍皮書(2019)》
發布
論壇上舉行了簽約儀式,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與廣州銀行,廣州銀行與國家開發銀行廣東省分行分別簽署了合作協議;此外,還舉行了《廣州普惠金融藍皮書(2019)》發布儀式。
《廣州普惠金融藍皮書(2019)》以廣州普惠金融指數為研究對象,結合廣州實際發展情況,構建了普惠金融服務「覆蓋率」「可得性」「滿意度」及「金融基礎設施」四個維度下,共計16個指標的普惠金融指標體系。
該報告以2017年為基準年,設定2017年廣州普惠指數為100,根據上述16個指標,通過AHP(層次分析法)對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進行賦權,加權得出廣州2018年的四個維度分指數以及總指數。結果表明:2018年廣州普惠金融指數為110.84,較2017年有所增長。
2018年總指數的增長主要來自兩個分指數方面的較大進步,第一是可得性指數的大幅提升,同比增長了28.63%;第二是金融基礎設施指數的提高,同比增長了23.42%。
廣州市打造普惠金融新模式
論壇中,來自金融研究和監管領域的嘉賓分享了關於普惠金融發展的觀點。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理事會聯席主席兼院長貝多廣在論壇上發表演講,從普惠金融的概念、指導原則、發展方向等維度進行了詳細解讀。貝多廣表示,發展普惠金融需要構建多層次的金融生態系統,增強金融機構之間的聯動與配合。
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聶林坤表示,發展普惠金融目的就是要提升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獲得性和滿意度,特別是要讓農民、小微企業等弱勢群體及時獲得價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務,努力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為實現到2020年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撐。
近年來,廣州市緊緊圍繞國家和廣東省關於大力發展普惠金融的決策部署,制定頒布了推進普惠金融發展的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以深化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以及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戰略為重點,通過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科技驅動,致力於讓民營和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和殘疾人、老年人等獲得價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務,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廣州普惠金融發展模式。
廣州市出台了《廣州市推進普惠金融發展分工方案》,每年安排超過5000萬元的專項資金用於普惠金融發展,制定出台產融對接「1+4+N」方案,為中小微企業搭建融資對接平台。今年前三季度市區舉辦各類融資對接活動超200場次,累計超1300家企業參加,促成融資意向合作金額超4000億元。
「普惠金融是一項事關全局的民心工程,是一種社會情懷。希望金融機構一定要不忘初心,回歸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反哺社會,在發展普惠金融的道路上久久為功,善做善成,推動社會平等獲得金融服務,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聶林坤說。
編輯:投資廣州
來源:南方網、廣州市普惠金融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