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丨職場--閱讀技巧
字數丨2200字,閱讀約5分鐘
「每天我都在知識的大海里裸泳,因為看完一本書,連底褲都沒剩下。」
「喔,那你還是有在鍛鍊啦,我一般就是看看海而已。」
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放棄讀書的人卻越來越多。
宋代黃庭堅說,「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於胸中,對鏡覺面目可憎,向人亦語言無味。」,用於勉勵自己努力學習。
毛主席也說過:「三天不學習,攆不上劉少奇」。
道理大家都懂,可是那麼海量的書籍怎麼選?那麼厚的頁數,怎麼讀得完?就算讀了,第二天忘一半,下個月全忘光,有啥用嘛?
對於這種人人都有的「知識焦慮」,日本老中醫給出了一種獨門秘方:王者速讀法。
這種速讀法,不要求你一目十行、心累如狗,而是在書籍面前做一個淡定的「王者」。
本書作者齊藤英治 ,醫學博士,他在研究各種速讀術後,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創造了這一種快速閱讀法。他的方法被東芝、富士、JR東日本等許多大企業在進修培訓時採用。
根據帕累托法則,我們只讀要全書的20%,就可以獲得80%的有效信息。
王者速讀法的核心是,「閱讀時,如何在短時間內,獲得自己所需的信息」。
每本書的規定閱讀時間30分鐘,在有限的時長內,只精讀20%的「對自己有用」的內容。
讀者要做的,就是讀自己喜歡的書,然後在讀的時候應用一下本書的方法。
運用這種方法,在閱讀時,你做主人,書做僕人。
什麼時間讀,一次讀多長時間? 一本書讀多久、多深就夠了?誰說了算?你是主,書該隨你召喚,隨時隨地、隨心所欲。(一種渣男的味道撲面而來)。
這樣做短時、高效,便於讀者總結和提煉要點,不會出現「看了後面、忘了前面」,以及「看了這本、忘了那本」的情況。
如果要用一個故事來描述王者速讀法,我會這樣說:
想像你是一個要進入書山尋寶的人,之所以選擇這座山,是因為隱隱覺得裡面藏著對你有用的神秘功法。
按照遊戲規定,進入地圖的時間只有30分鐘。要找到寶藏,有三個步驟:
- 第一:用5分鐘進行預覽。這一步,就好像是在看藏寶圖。
- 第二階段:用5分鐘瀏覽全書。這一步,是先找到開寶箱的鑰匙(一種叫做「關鍵詞」的咒語)。
- 第三階段:用20分鐘進行跳讀。(跑地圖,在關鍵位置下鏟子挖,打開寶箱)。
下面,我們再詳解一下這三步:
階段一:看地圖(5分鐘預覽)。
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
拿到一本書,首先花5分鐘的時間進行預覽,預覽的內容包括:
1、封面
內封、腰封和護封,這裡有別人幫你總結好的重點;
2、目錄
對書的整體構成有一個把握,找准對自己有用信息的位置,標記出來。
問自己幾個直擊靈魂的問題:
我想要從這本書中獲得什麼樣的信息?為此我要讀哪些地方?什麼地方應該多加用心地讀?
3、前言
如果暫時回答不了,就看看前言和後記,一般作者都會總結自己在書中提出了什麼問題,又是怎麼解決的。
階段二:找鑰匙(5分鐘翻翻)。
這一階段使用瀏覽圖片的方法,把每一頁紙當作一張圖片去看待,視線在每頁停留2秒鐘,就這樣把全書翻一遍,不求甚解。
這一招,是利用右腦的圖像化閱讀能力。不用勉強自己,就能夠獲得關於此書的總體印象。
通過無意識的快速翻閱,發現自己在意、關注的內容,及時做記號,這些內容可能會你接下來閱讀的重點。
「瀏覽時,發現書籍所要傾訴的,以及潛意識裡與之相呼應而浮上心頭的關鍵詞,即你的意識深處一直在尋尋覓覓的關鍵詞,這是最上乘的境界,也關係到你自己預先設定的主體性讀書的目的。」
現在,再回答出以下問題:我需要精讀這本書嗎?首先要閱讀哪一部分?哪一部分是自己必讀的內容?(找到鑰匙)。
階段三:20分鐘跳讀(挖出寶藏)。
科幻小說《三體》里,有一個詞叫降維打擊,指高維度空間的生物對低維度生命的打擊,是碾壓性的、無法反抗的。
比如,小米公司原本做手機行業,現在又涉及到了檯燈、電飯煲、監控攝像頭、平衡車等品類。
由於小米在網際網路和電子製造業方面的積累,使它在可以把知識遷移到傳統行業中,進行升級改造。因此,它在成本控制、品牌形象、產品設計等方面都獲得優了勢,給對手造成了一定的降維打擊。
閱讀時也是一樣,要想做知識的國王,就得踏出死讀書、讀死書的思維陷阱,拔高自己的維度,從高處審視一本書,然後有效跳讀。
跳讀,是指唰地從書中抽出一段「寶藏內容」。在把握整體的同時,有意識地重點注核心的部分。
就好像一隻在海面上飛翔的小鳥,它一邊滑翔、一邊眺望海面,一旦發現魚的蹤影就俯衝下去捕食。
閱讀時,看到自己提煉的「關鍵詞」出現的地方,可以放慢速度詳細閱讀。
輕鬆地讀完一本書,最後一步是用輸出的方式進行複習。可以摘抄讀書筆記,或者畫出思維導圖,吃透自己提煉出的核心內容。
這樣做,不僅會收穫感滿滿,而且便於以後複習和應用。
在職場和生活中,我們的時間都不充裕,因此,我們需要用效率最高的方法來讀書,在短時間內獲得自己所需的信息。
閱讀中,與其耗費大把時間,追求收益低下的「完美」,不如瞄準靶心、速戰速決,得到最符合自己初衷的「較優解」。
給自己限時半小時:看地圖、找鑰匙、挖寶藏。
對於一本書來說,如果我們能用別人閱讀時長的20%,獲得書中最精華信息的80%,其實已經是賺到了。
我是一個愛讀書的職場人,頭條簽約作者。
我堅信「腦內千山萬水,不如腳下一步,哪怕是跌出去的一步。」
很多時候,困住我們的不是難題,而是想像。
通過閱讀、理解和嘗試,能夠幫助我們走出人生的重重迷霧。
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共同探討職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