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冬季高發病 這些實用小建議請收藏好

2019-12-19   健客新健康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冬季適於養藏,是讓人體打好健康基石的最好時機。

然而乾燥寒冷環境,使很多人對自然界的變化適應較弱,也使得冬季成為疾病高發的季節。

關於以下幾類冬季高發病,有幾個實用又貼心的小建議,大家一定要收藏好。

(圖源:全景網)

普通感冒和流感

冬季是普通感冒和流感高發的季節,老年人、兒童、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很容易中招。

預防建議

早晚通風:每天早晚通風20分鐘左右,有利於減少呼吸道病菌、病毒入侵機率。

多喝水:冬季乾燥,人體易缺水,多喝水,不僅可以補水,還能及時把體內毒素排出體外。老人、小孩要及時注射流感疫苗:流感疫苗接種的最佳時間是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個月,我國每年9~11月是流感疫苗的最佳接種時間;

保持房間濕度:經常拖地,使用加濕器等。當室內濕度低於50%時,會給病菌創造條件,容易引發感冒等。

按摩鼻翼:以食指、拇指點按搓擦鼻翼兩旁的迎香穴。約有一半以上的感冒是由鼻病毒引起;

適當增加戶外活動:寒冷的空氣可增強人體體溫調節的能力,提高人體對寒冷刺激的耐受力,適當戶外運動是預防感冒的好辦法。

生薑泡水:預防風寒感冒,可以用一塊拍裂的生薑和蔥絲,用開水泡至2分鐘,睡覺之前喝,對預防感冒有很好的效果。如果患者是氣虛的體質,可以在蔥姜水裡放點大棗和橘皮。如果是風熱感冒,體質陰虛內熱,可以選擇百合、梨皮、綠豆熬湯。

心腦血管疾病

冬季寒冷,容易造成血管的收縮、痙攣,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預防建議

減少晨練:最好在上午10點後出門,不要選擇激烈項目;

注意保暖:在氣溫降到0℃以下的初冬,就要及時增添衣服,注意保暖。

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如果蔬、豆類、玉米、小米、燕麥等粗雜糧、全穀物等,保持大便通暢,防止便秘;

按規律服藥: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基礎性疾病的人群要注意遵醫囑堅持服藥。

隨身攜帶急救藥物: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病史的高危人群應隨身攜帶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

保持平和心態:情緒激動、煩躁不安會導致血壓突然上升,所以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態,避免情緒有太大波動。

老人洗澡別超20分鐘:在餐後一小時後洗澡,水溫以35℃~40℃的溫水為宜,時間應限制在20分鐘以內。

凍瘡

凍瘡常見於冬季,是由於氣候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膚炎症損害,病人局部皮膚反覆紅斑、腫脹性損害,嚴重者可出現水皰、潰瘍等。經常發生在肢體的末梢和暴露的部位,如手、足、鼻尖、耳邊、耳垂和面頰部,易復發。

預防建議

保持乾燥:潮濕是引起凍瘡的一個誘發因素,因此洗手之後要及時擦乾。

塗抹凡士林:易受冷部位擦凡士林或其他護膚品以保護皮膚。

注意保暖:一定要做好手腳的保暖,在外一定要帶好手套,穿好棉鞋,在家裡也應該穿棉襪。

溫冷水交替刺激法:用冷水(10℃左右)、熱水(40℃左右)交替浸泡,每日數次,能夠達到很好的刺激血管的收縮和擴張的效果。

搓手:兩手合掌,反覆搓摩,可以促進手部血液的循環,有效的防止凍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