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稱,6G已經上路了,真的如此嗎?先別激動,一文讓你看懂什麼是6G,現在進展怎麼樣,可能帶來哪些應用。
什麼是6G?
6G即第六代移動通信技術。
11月3日,中國宣布成立國家6G技術研發推進工作組和總體專家組,標誌著中國6G技術研發工作正式啟動。
6G有哪些特點?
在近日舉行的2019中國移動世界合作大會展覽會上,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展示的6G資料顯示, 6G網絡有這幾個特點,即按需要服務的網絡,柔性網絡,智慧網絡,安全內生,智慧內生,等等。
據介紹,那時候,通信4.0推動移動通信從5G走向6G,社會也從信息泛在走向智能泛在。
另外,目前很多觀點認為,6G頻段將達到太赫茲,速度是5G的100倍。據了解,太赫茲是包含了頻率為0.1到10THz的電磁波,波長為30~3000μm。
中國移動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易芝玲稱,太赫茲的速度可以到100G/秒。
通信行業專家項立剛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太赫茲是6G?誰知道呢?我甚至懷疑5G時代會拉得很長,一直走到毫米波、太赫茲,現在沒有標準去界定。」
6G什麼時候到來?
不少網友吐槽,我現在5G都沒用上,6G到來估計早呢。
在近日舉行的世界5G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稱,如果按現在的規律,10年以後就6G,也就是2030年,「當然中國也在布局這樣一個規劃。」
另外,各國都一樣,客觀條件不允許不早布局。劉韻潔表示,6G要走到太赫茲,網絡架構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怎麼布局,這個事情要做好準備,否則所謂中國5G優勢也就維持五六年。
「五六年以後這個接力賽誰跑在前面,我個人看法不應該大意,不應該過於樂觀。」劉韻潔解釋,因為5G早晚要走到毫米波,中國5G以及6G的頻譜資源能維持多長時間呢?能維持五年還是六年?
從 4G、5G到6G的變化。中新網 吳濤 攝
好消息是,劉韻潔透露,毫米波的技術晶片方面,原來中國大陸還沒有,但現在中南大學實驗室毫米波已經開始應用了,有所突破。
當然,也有不同的觀點,中國移動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易芝玲稱,「我們也在研究、在尋找是否還會有6G。」
項立剛稱,「也有可能有6G,但和5G相比,是否會發生質的跳躍就不清楚了,到時候非要定義成6G,也可能就是5G的延續。」
6G可能帶來哪些應用?
如果真有6G,那6G會給大家帶來哪些應用呢?
項立剛表示,現在別說應用,連願景都沒有,所有的研究還集中在情報收集階段,「就是大家先談論一下6G可能是什麼樣。」
「真有應用的話,應該是圍繞這些特點進行。」項立剛稱,首先6G速度可能比5G要快100倍,也就是頻段進入太赫茲。
「網絡覆蓋上,天空、地面都會有覆蓋,即天地一體化;另外,地下、水下甚至深海也可能有網絡覆蓋。」向立剛稱,水下應用多起來。
中國工程院院士余少華稱,未來6G網絡的趨勢和願景,5G可能會做到人、網、物,後面要把境加上來。加境後,我歸納了四句話,無人不互聯、無處不互聯、無時不互聯、無事不互聯。」
「舉個例子,現在整個工業製造領域流程的傳感是沒有的,包括化學反應,6G在人、網、物高度互聯的情況下進一步加入境。」余少華稱。
余少華還表示,6G會引入了網絡性能的體驗TRUST,T是Tb/s級寬頻,R是超高可靠性,U是泛載連接,S是亞毫秒時延,T是大赫茲頻譜,「往上走就是人、網、物、境,包括意境、情感都要加入進來。」
易芝玲稱,如果還有6G時代的話,除了網絡還有大規模應用的機會、高速通信的機會之外,6G還會提供很多質量非常高的連接。
「比如醫院會有RF(表示可以輻射到空間的電磁頻率)的連接;再比如說交通信號燈、VLC通信,等等。」易芝玲稱。(VLC通信指利用可見光波段的光作為信息載體,不使用光纖等有線信道的傳輸介質,而在空氣中直接傳輸光信號的通信方式。)
劉韻潔稱:十年以後我相信,千億級、萬億級的人機物全時空都能夠安全的智能互聯,這個需求肯定是客觀存在的,而且這個互聯是差異性的,是要有更低的延遲的,具體怎麼滿足是一個挑戰。
網友暢想6G生活:
眼一閉一睜,欠話費了
6G研發的消息傳出後,網友也是腦洞大開。
「還沒下單,外賣都到了。」
「剛拿出手機,支付已經完成。」
「5G話費都用不起,6G還不得要了命了。」
「眼一閉一睜,欠話費了。」
「帶上VR,就是頭號玩家,工作生活全是虛擬的。」
也有網友吐槽
5G還沒體驗到
談6G是不是太遠了
你呢?
感覺6G會是啥樣?
來源:共青團中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YPyFoG4BMH2_cNUgZnk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