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鄂州市雷山醫院最後3名治癒患者出院,實現「清零」。作為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雷山醫院負責人,李昆寫下了這篇「援鄂戰報」。這是他對「貴州援鄂醫療隊雷山團隊」40多天奮戰工作的一次小結,更是對「第二故鄉」——鄂州的深情寄望:「作為鄂州的榮譽市民、雷山醫院的名譽院長,鄂州永遠是我的第二故鄉、雷山醫院必將是我魂牽夢繞的地方,我一定會常回家看看。」
此生難忘鄂州雷山抗疫情
——寫在鄂州市雷山醫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時
雷山醫院在鄂州抗疫戰鬥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大意義,鄂州市委、市政府對雷山醫院給予厚望。貴州省政府副秘書長、貴州援鄂醫療隊前線指揮部指揮長呂勁松曾慷慨激昂地說:「這裡是『轉折之戰』的主戰場。」貴州援鄂醫療隊雷山團隊奮戰了40多個日日夜夜,圓滿地完成了各項救治任務。現在我可以很榮幸、很激動地代表雷山醫院515位戰友,向鄂州市委、市政府和前線指揮部報告:「雷山醫院現有患者已全部出院,貴州醫療隊雷山團隊不辱使命」。
風雪兼程 馳援雷山
按照中央對口支援部署,貴州省迅速派出了多批次隊伍支援湖北,其中第一批、第四批、第六批、第九批援鄂醫療隊、中醫分隊、防疫分隊以及救護車分隊共862人集結鄂州。在鄂州市防疫指揮部和貴州省援鄂前線指揮部統一安排下,組成了雷山醫院工作組,成建制接管雷山醫院和市三醫,制定了救治工作方案,集中優勢力量、集中全部精力、集中現有資源收治輕型和普通型病人。在救治方面,設立8個醫療救治工作組分管八個病房、設立心理干預和健康管理組全面參與,中醫救治組混合編隊進入病房,開展中西醫結合治療。在運行管理方面,成立了專家團隊、護理團隊、醫技團隊、院感團隊、管理團隊和後勤保障團隊,確保救治工作高效有序。
白衣執甲 鏖戰雷山
一個多月來,我們經歷了「安營紮寨、摸清疫情、步步為營、攻堅克難、衝鋒陷陣」五個階段,我們醫護人員不懼危險、勇挑重擔進入雷山醫院開展工作,他們既是白衣天使,又是內勤戰士,開闢了一個又一個新病區,見證了雷山醫院從一期到二期,從建成到成為鄂州抗疫主戰場的全過程。針對救治工作,我們形成了獨有的「雷山體系」,採用「相對分區、同類集中」的策略,及時有效治療有基礎性疾病的患者;建立多學科會診和遠程會診機制,解決疑難雜症;運用中醫中藥輔助治療,提升療效;加強健康管理、心理援助和營養治療,紓難解困,遏制輕型和普通型患者發展為重型及危重型。截至3月23日,雷山醫院累計收治患者338人,累計治癒出院324人,轉院14人。無患者病亡,無普通型患者轉危重型,8例重型患者經過積極治療後轉為普通型。同時,我們做到了醫護人員零感染,病情診治零差錯。雷山醫院的工作獲得了孫春蘭副總理高度讚揚和中央指導組充分肯定,被鄂州市民、湖北人民多次點贊。
此生不渝 難忘雷山
我們來時,風雪未歇、一腔熱血;我們交接,陽春三月、陽光正好。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在雷山醫院戰「疫」的40多天裡,我們與鄂州人民風雨同舟,結下了深厚情誼;我們與鄂州醫護並肩戰鬥,共同展現了勇往無前的鐵肩擔當;我們與病人朝夕與共,忘卻了生死的距離。不管以後雷山醫院是否會被使用,但是我相信,它已經成為了鄂州市和雷山團隊心中的一個象徵、一種精神,深深烙印在每一個雷山人心中,這是勇者無畏、衝鋒陷陣的擔當精神,是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醫者精神,是團結奮進、苦幹實幹的工作精神,是英雄的鄂州人民同心協力、頑強拼搏、共克時艱的長江精神。
雖然雷山醫院全部患者已治癒出院,但鄂州的救治任務還沒有全部結束,我們一定在鄂州市和貴州前線指揮部的領導下,慎終如始,完成好組織交給的每一項任務。
作為鄂州的榮譽市民、雷山醫院的名譽院長,鄂州永遠是我的第二故鄉、雷山醫院必將是我魂牽夢繞的地方,我一定會常回家看看。
記者|編輯:周倩
動靜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