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愛情故事:人生若可再相見,不怨時光不語遲‖老家許昌
文‖屈小龍
雖已初秋,但夏天的炎熱依舊充斥在校園的每個角落,尤其是不怎麼通風的教室。聽著孩子們此起彼伏的讀書聲,我仿佛回到了十年前的那個秋天。
佳卿亭立玉青台,宛如玉人畫中來
初見她時,是在我們當地的中學。因為分屬不同的班級,除了偶爾見過幾次面,連話也說不上幾句。那時候,只是覺得這個女孩兒像極了金庸筆下的小龍女和瓊瑤劇中的晴兒,如同天山的雪蓮花,清麗脫俗又古典優雅。
那個時候的女孩子還不懂得打扮和刻意裝飾自己,因此在那份脫俗中又帶了幾分天生麗質。就這樣,她的出現成了我中學三年最深刻的記憶。誰也沒想到,就是這樣看似不可企及的美好記憶,在後來的歲月中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
時光堪憐又重逢,心動漣漪若驚鴻
2007年,我考上了我們縣裡較為不錯的高中,對我而言,這就像每天的三餐一樣正常不過。沒想到的是,在報到當天,在教室里,那個一直在我腦海揮之不去的身影又出現了。
她就那樣真實地坐在自己的課桌旁,依舊是那副脫俗的樣子,安靜地閱讀著手中那本書。那時候,我腦海里閃現出一個荒誕的想法,我想我要是那本書該多好。
就這樣,我們再次成了校友,而且是同班同學。那一年的九月份,就連陽光都顯得格外明媚,讓我對接下來的高中生活充滿了無限期待。
小徑漫步話人生,尺素寄書兩相知
說起來,那時面對「感情」二字,不似如今的孩子那樣大大方方,直接浪漫,我們還是比較懵懂和拘謹的。枯燥的高一時光很快過去了,她每天都沉浸在學習生活中,我也是不斷重複著三點一線的日子。
進入高二後,我和她慢慢有了直接的接觸和交流,不過也僅限於學習問題的交談,偶爾也會談及各自的人生和其他一些無關緊要的話題。在不斷接觸中,我和她之間多了一些莫名其妙的感覺,我們的討論不再局限於班級和學習。
空閒時,我們會相約一起漫步在校園小徑,放假時會一起順路回家,也會不時偷偷傳遞一下紙條吐槽一下一天的學習生活和那些當時讓我們「恨之入骨」的老師們。
我是一個不太願意墨守成規的學生,她則不然。偶爾,我會用非正式的途徑「飛」出學校買一些那時候比較流行的明信片或者其他女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偷偷放在她的書桌里。
我偷偷的看她,時常會看到她看到那些東西時的愕然和臉上飛起的紅暈。此時,她一定會向我投來略似嗔怪的目光,好像怪我又破壞了規矩,而我卻是滿心的喜歡。
那時的我們很單純,即便我和她之間在外人看來有點那麼個意思,但我們卻不這樣認為。至多半年後,就像那時候學校流行「認妹妹」吧,她也成了我名義上的妹妹。
跟別人的浪漫和詩意不同,我和她在一起顯得很簡單很放鬆。說句實話,連我們自己彼此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有了愛情的感覺。即使是開始,也開始得很偶然。
有一天,我忐忑不安地給她寫了一張紙條:「如果說你願意讓我照顧你,那我願意一輩子照顧你。」過了一會兒,她簡明扼要地回復了一個字:「好」,就是如此簡單和自然。
一切似乎都沒有什麼變化,不過我清晰記得一件事,就是有一次我和她一起下樓回宿舍。
那時候,我們放學必經的樓梯口,時常會有校領導檢查,我擔心他們看到我倆走在一起會詢問批評我們,就朝她說了一句:「哎,領導可在樓下呢,我先下去吧……」
我認為內秀的她一定會同意的,誰知她霸氣地說道:「怎麼?有領導怎麼了?他能吃了你啊?」她一句話把我說得像是做了錯事的小孩,臉通紅通紅的。
在我心裡,她一直都很安靜,也沒有什麼特殊愛好。那時候手機和電腦還沒有像現在這樣普及流行,我們常用mp3來聽喜歡的歌。當時,羅志祥主演的一部電視劇很有名,現在我不太記得名字了,但我知道它的主題曲叫《愛轉角》。
她特別喜歡這首歌,可能是我和她之間就像電視劇中男女主角的相遇,不經意但又命中注定吧。看她痴迷的樣子,我特意跑到商場給她買了這首歌的光碟,她感動了很久呢。
人生若可再相見,不怨時光不語遲
快樂的時光總是很快,不知不覺就該高考了。她的學習一直很好,高中畢業後考上了自己心儀的大學,離開許昌去了大城市發展。而我,則因種種原因,終和自己的夢想失之交臂,不得不去了一所普通院校。
期間,我曾嘗試去找她,但沒有成功,之後再未見面,我和她之間的感情也如我們當初在一起一樣磨滅在了時間的長河裡。或許,現在的她已經有了美好幸福的生活,或許,她曾經回來過。
不論如何,我們在彼此最美好的年華能遇到對方,這就是她給我最好的禮物。時光荏苒,我只想說「人生若可再相見,不怨時光不語遲」。
【作者簡介】屈小龍,許昌市建安區人,27歲。現為市內一私立學校教師。喜好文學和歷史類書籍,尤其喜歡古體詩。現有古體詩100餘首,曾獲得中國詩詞大賽優秀獎。
1、本文由作者授權發表,文責作者自負,如有侵權,請通知「老家許昌」今日頭條號立即刪除。本文作者觀點不代表「老家許昌」今日頭條號立場。
2、文圖無關。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攝影者或原製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本文所用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本公眾平台立即刪除。
3、「老家許昌」版權作品,轉載或投稿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
愛許昌老家,看「老家許昌」。 老家許昌,情懷、溫度、味道!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