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業的成功,遠遠沒有他人說的那麼神秘,就是「簡單的事情認真做,認真的事情持續做,持續的事情細緻做」,把每天最基本的管理工作做好、做到位,也就奠定了養殖的成功。
一、做好場址的選擇與建設
俗話說「選好雞場效益高,選不好場子年年糟」。選地建場一定不要太隨意,要儘量多選幾個擬建場地,讓有經驗的專業人員給你看一看,參謀參謀。包括地勢是否高燥、通風是否順暢;離公路、集貿市場、其他雞場、化工廠等有一定距離;查看、訪問當地洪水記錄,是否有被淹沒的可能;從哪裡開主門、從哪裡出雞糞等;周圍河道是否已受到污染、擬建雞場對周圍是否有不利影響;詢問、檢測當地水質狀況,污染情況等等。對於不適合建設雞場的地方,寧可放棄也不要強建,也不能為了防暑把雞舍建在茂密的林間。
做好點滴,養好蛋雞
雞場不要為養多少只雞而建設雞舍,而是根據能建多少雞舍確定養多少只雞。
為了防潮、通風,擬建雞舍至少高於地平面30厘米以上。雞場一定按照從主導風向下依次排列育雛、育成、產蛋雞舍,絕不能把育雛雞舍放在容易污染的下風位置。育雛、育成雞舍一定要與產蛋雞舍配套。
比如你的蛋雞舍可以飼養5000隻雞,你的育雛、育成舍就要有5000隻的容量。育雛雞舍建多少也要配套,一個育雛、育成一體化的雞舍最多可以飼養4批育成雞至8周齡左右。如你有4個5000隻的蛋雞舍,有一個5000隻的育雛雞舍就可以,但是如果你6個5000隻的蛋雞舍,你的育雛雞舍至少需要2棟。實踐表明:擬建雞舍不要太大,以容納9000隻左右,長度最好在70米之內,最多三列的雞舍最科學、最經濟,飼養效果也最好。雞舍之間的距離至少要有3個雞舍高(地面到最高頂端),以冬至那天9點至下午15點這6個小時,北排雞舍南牆要有滿日照(前面雞舍不影響後面雞舍陽光)為準。雞舍以南向或東南向最有利於保溫、防暑。
做好點滴,養好蛋雞
雞舍一定要在合理設置風機、濕簾等的基礎上,設置天窗、地窗(天窗可以使用外露1.5米左右,直徑11厘米的PIC塑料管)。地窗可以根據地域不同而有差異,北方可以設置30厘米高×50厘米長地窗,或使用直徑3~4厘米(俗稱1寸管)的PIC塑料在主窗下設冬季通風管;南方設置90厘米高×120厘米長的地窗。門窗大小要合適,門窗太大會造成雞啄肛、啄羽,太小不利於利用自然光照,要保證向陽面窗採光係數(窗戶的有效採光面積與地面面積比值)成年雞舍1:10~12,雛雞舍1:7~9。從養殖效益、養殖風險評估角度,一般不適宜建超過10萬隻的大型雞場,分散建設多個育雛、育成、產蛋一體化的4萬~5萬隻中等規模雞場更容易管理,更容易做好生物安全防控。
二、做好日常環境清潔工作
日常環境清潔工作包括清潔的環境衛生與消毒。
在建設雞場時注意道路的硬化,雞舍周圍至少有1.5米的硬化,以便於消毒和陽光紫外線消毒。建立監督、檢查、懲處體系,嚴格執行雞場的各項衛生消毒制度,要天天專人檢查,包括門口消毒液更換,是否按照衛生消毒制度出入雞場、雞舍等。雞場周圍大環境至少每周全面消毒一次,雞舍內要堅持至少每周1次的帶雞消毒。
注意環境綠化,定時除雜草,每年在秋後進行大掃除,清掃、除草並把垃圾焚燒,減少帶菌(毒、蟲)的宿主越冬。夏季要使用除草劑、人工等多次剷除雜草。消毒劑要每月更換2~3次,每周對消毒效果進行評估,並制定整改措施。自然界存在多種病毒,特別是馬立克、網狀內皮增生症、傳染性貧血、呼腸孤病毒等免疫抑制性病毒,而我們現實的免疫種類又十分有限,即使免疫也很難較短時間產生抗體(2~3周是雛雞免疫的空白期,此時母源抗體逐步消失殆盡,新的特異抗體沒有完全形成),此階段防止病原入侵,保持雞群健康的最好方法就是消毒與隔離,因此進雛雞前衛生消毒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雞轉群後及時清掃、沖洗與初步消毒,進雛前一定進行福馬林、高錳酸鉀的熏蒸。最好定期取空氣培養微生物檢測消毒效果。
三、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日常管理著重關注溫度、濕度,補充沙粒、通風、光照等。溫度大家比較注意,但新雞舍或更換供暖設備後一定在進雛前2~3天預升溫,發現問題立即解決,其他雞場也要在進雛前1天預升溫。溫度以舍內雞背部處為準,雞舍至少要選擇有代表性的6~9個點放置多個溫度計,千萬不要用1隻溫度計衡量整個雞舍溫度狀況。不僅如此,還要注意觀察雞的表現,併合理控制溫度高低。溫度關鍵是穩定,就是晝夜溫差最好控制在3℃之內,一般夜間要比白天高,免疫、生病要比平時高,暴風、暴雨、大雪天要比平時高。溫度下降要平穩,1周後每天下降0.5℃左右,季節不同脫溫長短不一樣,以下降到24℃以下,並與外界溫度相近後脫溫為宜。
濕度:蛋雛雞前10天至少要保持65%~75%的濕度,特別是前3天絕對不要低於65%,但生產中大多數人做不到,通過多次噴霧、安裝機械噴霧、加濕裝置加以解決。
補充沙粒:由於雞沒有牙齒,為了鍛鍊肌胃、促進飼料的研磨消化,建議在15天後添加0.3%左右粗沙子。粗沙子要用到開始額外補充顆粒狀石粉的70日齡左右。
做好點滴,養好蛋雞
通風:蛋雞舍、雛雞舍等在設置天窗、地窗的基礎上,一定按照不低於每公斤體重不少於12立方米/小時的通風量選擇、安裝風機。蛋雞每隻按照2.25公斤,育雛、育成按照1公斤(10周前轉群)計算。比如5000隻育雛雞舍,每小時需要最大通風量1公斤(體重)×12立方米/小時×5000=60000立方米/小時。假如風機額定通風量40000立方米/小時(具體看一下,不同型號通風量不同,但育雛雞舍最好選擇90、100型較小型號風機),60000立方米/小時÷40000=1.5≈2個風機。當然這是安裝風機數,實際通風量要根據日齡、季節、空氣品質調節。
采暖:要想養好雞,一定改造育雛取暖模式,可以採用暖風爐、地暖等方式,
絕不能讓取暖爐子跟雛雞安置在一起(污染空氣、競爭氧氣)。
光照:為了增加採食時間,確保雛雞早期體重達標及開產前體重達標和骨骼發育良好,經過實踐我們推薦使用特殊光照程序:即1~23天24小時光照;23~35天維持23小時較長光照,35天後每天降低2小時光照,在40天左右達到自然光照。要點是嚴格控制光照強度,以20平方米/間雞舍為例,1~3天100瓦白熾燈泡(5瓦/平方米);4~7天60瓦白熾燈泡(3瓦/平方米);8~11天40瓦白熾燈泡(2瓦/平方米);12天後25瓦白熾燈泡(1~1.25瓦/平方米)。
好了,今天就同大家囉嗦到這裡,更多養殖問題問題可聯繫輕鬆養殖吧,助力養殖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