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大街小巷電影院,微博公號朋友圈,討論的都是同一個話題——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簡稱:《哪吒》)。
當老家的二姨媽都能跟你在朋友圈一起萌上哪吒的Q彈小肚子的時候,你不得不承認,《哪吒》的出圈速度比想像中更快。
經過長達半個月的點映,《哪吒》成為今夏暑期檔第一部依靠口碑帶動觀影熱潮的電影,上映首日就用「1.5小時1.37億票房」創下國產動畫最快破億記錄,並迅速在第三天拿下了近7億票房。
喊出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小哪吒,大概是在這個逆市中,最叛逆的存在。
暑期檔票房競賽已進入白熱化,《哪吒》作為新入局的選手,將其他對手遠遠甩在了後面。在貓眼數據專業版的日票房榜上,位居榜首的《哪吒》要比第二名《銀河補習班》高出2億多票房,撐起當日近70%的票房。
暑期檔過半,終於迎來一部名副其實的「爆款」,上半年在「冰火兩重天」中反覆捶打的內地影院也好不容易盼來了一絲生機。上映三日,《哪吒》的影院排片數量持續走高,從上映首日的34.8%,到昨日40.7%,再到今日的45.6%,一路以近5%的漲幅飆升。有賴於良好的口碑推動,《哪吒》本身也撐起了這個排片量,目前為止,它依然是檔期中場均上座率最高的電影。
今年上半年整體票房萎縮,觀眾數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近1億人次,不斷的撤檔事件也打擊了一部分觀眾的觀影熱情。但即便如此,那些走進電影院的觀眾卻也最大化地為電影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掃毒2》、《蜘蛛俠:英雄遠征》雖然不是各自系列IP中評價最好的一部,卻是賺得最多的一部,《獅子王》的特效即使飽受詬病,但也卷下7億多票房。
進影院看電影早已變成了一部分觀眾必須進行的娛樂活動,大盤行情低迷的時候,更能清晰體現出看電影在普通觀眾生活中的地位,爆米花大片依然具備它穩定的受眾。
縱觀整個檔期,《獅子王》、《掃毒2》、《蜘蛛俠:英雄遠征》已在榜單盤踞多日,票房走勢基本處於穩中求進,相反此前意欲在檔期「破風」的《銀河補習班》卻遭遇了意外的滑鐵盧,儘管影片本身具備一定「爆點」,但也意味著在當前檔期用不同的類型題材破局還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我不是藥神》的神話無法複製。
一部電影能夠成為爆款,大致是內容質量、情感衝擊力和時事烘托的結果。《哪吒》改編自普通觀眾所熟知的神話故事,特效質感精良,源自「親情」、「友情」的衝擊力也絲毫不弱,在整個大盤企盼一場甘霖「救市」的時候乘風而來。
可以說《哪吒》的出現,恰好是好內容遇上了好時間,觀眾的觀影熱情,統統在它身上得到了爆發。
從《大聖歸來》「開天闢地」開始,「國漫崛起」已經喊了很多年。短短四年時間,國漫經歷了熱錢湧進又逐漸冷卻的過程,當《哪吒》出現時,這個論調又被搬上了台面。
儘管這兩年市場上偶爾出現像《大聖歸來》、《白蛇:緣起》這樣的亮眼作品,讓大家誤認為「國漫」這一行正享受著資本的浸潤默默孵化,但整體動畫行業還是沒有太大的起色。根據自媒體「毒眸」統計,從2016年到2018年,國內電影票房從455億到突破600億,國產動畫電影票房三年來總票房分別為13.2億元、13.3億元、15.7億元,整體增幅並不明顯。
國漫看似崛起了,但離真正成熟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導演餃子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哪吒》的劇本打磨了2年時間,整部電影的製作時間接近五年。此前,《大聖歸來》的導演田曉鵬也曾談到,《大聖歸來》的前期孵化過程長達4年,實際製作也花了4年時間。
一般來說,真人電影的製作時長在動畫作品身上並不適用。一部好的動畫電影製作周期少則三年,多則六年以上,投資方很少能夠接受如此之長的製作周期,他們更傾向於製作周期短、投資回報時間短的影視作品。光線彩條屋影業CEO易巧曾向媒體透露,日本動畫公司1年內就可以做完的作品,國內要做3年以上。
目前國內動畫產業鏈尚不完善,前期和後期公司分工不明確,外包質量參差不齊,沒有自己的核心流程線,因此會導致一部動畫電影的製作戰線拉得很長。導演餃子也談到自己曾因為客觀原因放棄了一個很棒的設想,「(這個鏡頭)我們特效一共反反覆復磨了五個多月的時間,換了好幾家團隊。最後都沒有磨出一個好的效果,經費也磨光了,實在沒辦法只好砍掉了。」
動畫作品如此之長的製作周期,消耗掉大量的經費,一定程度上也宣告了它「只能成功不許失敗」。等到作品投入到市場,一旦不被接受,對於製作方與投資人來說都是致命打擊,動畫作品在抗風險的能力上完全比不過真人電影。
而另一方面,動畫市場人才短缺也是不爭的事實。基於小編身邊的案例,原本在動畫公司擔當原畫師的同學前兩年被遊戲公司挖了角,這兩個行業對於創作性人才的競爭也是相當激烈。
因為抗風險弱,市面上的成人向動畫電影作出了更為保守的選擇——經典神話故事的二次改編。一是因為神話故事流傳度廣,具備一定的觀眾基礎,二是因為神話故事有一定的劇本底子,在這基礎之上的改編具有參考系。
動畫公司也不是沒有作出過嘗試,光線彩條屋在《大魚海棠》之後,相繼推出寓言式動畫《大護法》和青春動畫《昨日青空》,紛紛遭遇票房滑鐵盧,因此對於創造一個新的IP,大部分導演都抱著十分謹慎的態度。
「要造一個新IP,風險實在是太大,就算強如迪士尼,做的第一部動畫長片也是《白雪公主》。皮克斯雖然第一部時原創作品,但也是全球觀眾都認可的迪士尼出品。天縱奇才都選擇了這條路,我們又怎麼有這樣的自信,隨意造一個新的IP出來觀眾就會接受?」導演餃子談到。
《哪吒》背後的出品方依舊為彩條屋影業,因此它與《大聖歸來》是同門師兄弟的關係。
根據企信寶顯示,彩條屋影業是光線的全資子公司,成立於2015年,主營業務包括動畫項目投資製作、宣傳發行、周邊產品、IP授權等。近年來彩條屋投資了《大聖歸來》出品方十月文化、《大魚海棠》製作方彼岸天、《大護法製作方》好傳文化,《秦時明月》製作方玄機科技等20多家二維、三維動畫公司,十多部院線動畫電影。此外,彩條屋還持有可可豆動畫30%的股份,而可可豆動畫的前身正是導演餃子的動畫團隊「餃克力動畫工作室」。
前幾年的大力投資布局也給光線帶來一定壓力,根據光線發布的年報,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9.09%,迎來五年來的首次下滑,此外主營的電影業務也首次出現了虧損。也就是說《哪吒》的這一戰,關乎光線未來的命運,不過目前看來,《哪吒》衝刺內地動畫電影冠軍還是相當有具備潛質的。
隨著《大聖歸來》、《哪吒》在市場建立知名度,彩條屋CEO易巧認為當前彩條屋影業已經進入第二階段穩固階段,在這個階段所需要做的就是形成好的系列品牌,至少要形成5到10個大系列品牌,加深觀眾對於動畫電影的觀影習慣。
據了解,今年光線有望上映三部國產動畫片,分別為《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和《妙先生》,而目前已有《深海》《鳳凰》《星遊記》《魁拔》《西遊記之大聖鬧天宮》《大魚海棠2》等超過10部動畫作品正在製作中。
作者 / 刀疤弟弟
責編 / 如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