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東區綜合ICU轉入18歲男孩小江,入院時他已昏迷無自主呼吸,肺部感染,經數天對症治療後總算慢慢甦醒。該院康復醫學科曾西主任告訴我們,患者發病到現在已整整2個月,起初患者親屬堅稱是「晚餐吃太多導致哮喘急性發作」。可吃太多真會導致哮喘嗎?肺部感染又是怎麼回事?小江的病疑點叢生。
患者小江的肺部影像(影像由鄭州大學第一醫院康復醫學科曾西主任提供)
「他7月下旬一天晚上吃了頓大餐,暴食到凌晨1點突發呼吸困難,幾種急症隨之而來,喘息、憋悶、咳嗽、咳白色粘痰,他立即吸入隨身攜帶的沙丁胺醇氣霧劑,無好轉,呼吸困難進行性加重,隨即到當地市人民醫院急診。在呼吸科輸液治療後,情況稍見改善……但後來我們了解到,他有7年哮喘發作病史,每次哮喘發作都在夜間12:00-凌晨2點,多次就醫被診斷哮喘。每次呼吸困難時他都吸氣霧劑,但幾年來病情並未得到明顯改善。」曾西主任講道。
「次日,小江不僅沒好,情況突然急轉而下,他突發煩躁、面色青紫、伴大汗,心電監護顯示呼吸心跳驟停,所在醫院立即給予心肺復甦及經口氣管插管術,術後30分鐘恢復心跳,無自主呼吸。轉入重症監護病房後進行對症治療效果依然較差,始終處於昏睡狀態。轉入我院東區綜合ICU後,他途中突發呼吸急促,血壓升高,心率變快,啟動呼吸機應用等對症治療後患者意識無明顯改善,煩躁、四肢肌張力高。」
曾西主任告訴我們,小江的病疑點最大的就是發病時間,因為哮喘發作不會每次都在同一個時間段發作。於是醫護人員對小江進行了密切的觀察和隨診,最終發現,他的哮喘病一直是被誤診的,他真正的病是胃食管反流,卻一直沒有得到有效治療。而他每次哮喘發作的時間正是夜間迷走神經興奮引起反流發作,這也非常符合反流特徵。
曾西主任告訴我們,小江第二天急性發作的肺炎也是胃食管反流導致的。臨床各種原因都會引起食管括約肌鬆弛,而人體正常的抗反流防禦功能下降,胃內容物由食管賁門端反流至食管上端,並通過食管上括約肌進入咽喉部,當反流物壓力達到一定程度時便可經咽溢出,繼而對口、鼻腔、咽喉和氣道等均帶來嚴重刺激。
「喉、氣管、支氣管等呼吸道黏膜對胃酸和胃酶非常敏感,少量酸或酶就可引起氣道黏膜損傷,造成一系列呼吸道及咽喉部症狀,常見的嚴重表現有呼吸道平滑肌強烈收縮導致的呼吸困難、哮喘樣發作、窒息,大量分泌物及其引起的反射性劇烈咳嗽,這可能就是小江窒息、心臟驟停的根本原因。因為當酸性反流性物經咽喉繼續向下進入氣管、支氣管、肺部,隨著病程延長,即可引起反覆的肺部感染、支氣管擴張、肺纖維化、肺氣腫、肺大泡、氣胸,常可危及生命。」
曾西主任告訴我們,小江正是因為胃食管反流導致「食管相」吞咽障礙才引起了「哮喘樣」發作。所以,這次暴食的確是一根導火索,是引發小江胃食管反流的主要禍首。困擾小江7年的「假哮喘」終於露出了「真身」。
「吞咽障礙是各種病因導致食物不能安全足量地由口經食道到胃的一組臨床表現。我們人體的吞咽過程分為口腔準備期、口腔期、咽期、和食管期。障礙發生在哪個時期,就稱為哪個時期的吞咽障礙,例如真性球麻痹患者的吞咽障礙主要發生在咽期,所以稱為咽期吞咽障礙,而像小江這種胃食管反流患者的吞咽障礙就發生在食管期,所以稱為食管期(相)吞咽障礙。」
曾西主任提醒大家,雖然胃食管反流的典型表現是反酸、胃灼熱和胸骨後疼痛,但出現「哮喘樣」發作的大多是不典型表現。出現這些表現的均應考慮是胃食管反流的消化道外症狀。這些表現多呈兩三個或多個一併出現,可參考以下20種表現:
1)喉部發緊;
2)喘息、氣短;
3)夜間不能平臥;
4)夜間睡眠時咳嗽或咳嗽增加;
5)呼吸困難;
6)醒後口中異味或感覺異常;
7)噁心;
8)胸痛或胸部不適;
9)咳無色透明細長黏液狀痰;
10)咽部異物感;
11)慢性咳嗽、咳痰;
12)聲嘶;
13)牙齒腐蝕;
14)流涕、噴嚏;
15)打鼾、睡眠呼吸暫停;
16)耳鳴;
17)反覆口腔潰瘍;
18)鼻後滴流;
19)聽力下降;
20)嗅覺減退。
曾西主任告訴我們,吞咽障礙與胃食管反流這兩種病互為導火索,相互促發,惡性循環。有的患者因為胃食管反流導致吞咽障礙,而有的患者可先出現吞咽障礙,又引發胃食管反流。但通常情況下,有胃食管反流後不被發現,拖延病情致嚴重即可發展為吞咽障礙,所以提示大家一定要注意胃食管反流導致吞咽障礙的表現。
1)咽喉痛;
2)吞咽疼痛;
3)飲水困難;
4)食物下咽費力;
5)吞咽後哽咽感;
6)打嗝;
7)頻繁清嗓;
8)進食時間延長;
9)發音困難;
10)反覆發生肺炎;
11)無心臟基礎疾病,但反覆出現心臟病表現。
曾西主任特別囑咐,以上11個症狀均可以是胃食管反流導致吞咽障礙的表現,一旦發現,請立即到專科進行仔細檢查,及時干預,防止病症急性發作引發窒息而危及生命。
曾西
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中國康復醫學會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河南省衛生科技領軍人才、河南省卒中學會康復分會主任委員、河南省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康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河南省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分會副主任委員、河南省醫師協會康復分會副會長、鄭州大學吞咽障礙研究所所長、鄭州市口腔與吞咽重點實驗室主任、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疑難病多學科專家會診組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