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柿餅為啥那麼好吃?

2019-11-27     渭南文化旅遊資訊

富平柿餅,陝西省富平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富平柿餅以當地生產的傳統名優柿子品種"富平尖柿"為原料,經過清洗削皮、日曬壓捏、捏曬整形、定型捂霜等多道工序精細製作而成。"吊柿餅"是陝西富平縣的傳統。成熟的柿餅經過晾曬,一排排整齊地從架上垂掛下來,如一面面橘黃色珠簾,瀰漫著淡淡果香。富平柿餅有四個特點,即甜、軟、糯、無核。柿餅肉多霜厚,入口即化,甜美入心。

2008年08月27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富平柿餅"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產品特點

富平柿子種類繁多,有升底尖柿、辣椒尖柿、珠柿、方柿、四不像柿、重台柿、五花柿、雞心黃柿、山疙瘩柿、鏡面柿、磨盤柿等十多個品種。升底尖柿為柿子樹中的名優品種,其營養價值居同類產品之冠。富平尖柿出餅率高達26%,是製作柿餅的優良品種,被專家譽為"制餅珍品"。

富平大尖柿是柿樹中的名優品種,含14種營養物質和微量元素,其中每百克含鈣量163毫克,居國內同類產品之冠。富平大尖柿最宜製作柿餅,經過削皮、脫澀、軟化、曬晾、整形等十幾道工序精細製作而成,其感官指標優勢強,口感好,品質極佳。和其他地區的柿餅相比,"富平柿餅"素有五大特色,即:個大、柿霜白厚、底亮、質潤、味香甜,而且"富平柿餅"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其中抗壞血酸、核黃素、鈣、磷、鐵等營養成分遠遠高於全國水平,具有止咳、化痰、除口瘡等療效,是冬春時令食品,更是饋贈親朋好友之上佳禮品。傳統的"合兒柿餅"因兩個柿臍相對合在一起故稱"合兒餅"。

產地環境

陝西省渭南市富平縣地處"八百里秦川"東北部的渭北高原,北部順延喬山腳下,南部為關中平原邊緣,海拔600-1200米,是世界聞名的柿子優生區,優生產區核心地處東經108°-109°,北緯34°-35°之間,屬於丘陵地貌,冬季寒冷,夏季炎熱,晝夜溫差大,年降雨量500毫米,地勢平緩,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適合生產優質的柿子。富平建有優質柿子基地10萬畝,在日本吉野市全球唯一的柿子博物館裡就有"世界上柿子的主產國為中國,柿子的優生區在富平"的記載。

富平的年均降水量只有533毫米,年均氣溫13.1℃,年均日照時間2472小時,225天無霜期,境內海拔高度376-1439米。十分有利於柿餅的脫澀風乾。

歷史淵源

據《爾雅》,柿子有七德:"一壽,二多陰,三無鳥窠,四無蟲蛀,五霜葉窠玩,六嘉實可啖,七落葉肥大可以臨書。"古人門前種植柿子樹寓意為:事事如意、萬事如意。柿子蘊含的吉祥含義,被人傳承。不少婚宴上,新人通常都會吃柿餅以求事事順利。在富平縣,柿餅加工是一項傳統的手藝。

富平栽植柿子歷史悠久,漢初就有栽植習慣。

明代,富平柿餅的製作工藝已十分成熟。相傳,當年朱元璋為生活所迫,靠乞討度日,流落到富平北部金瓮山下,因食當地鮮美的大柿子才得以活命。朱元璋當皇帝後,便下令將那棵有救命之恩的大柿子樹封為"凌霜侯",並建廟永為紀念。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太子太保孫丕陽就曾以富平柿餅作為貢品進獻神宗皇帝。

明、清兩代,富平柿餅曾充貢品。

建國後,富平柿餅多次參加全國地方名產展覽。1980年,國務院曾用富平"合兒餅" 招待外國元首。

生產情況

2015年,富平縣栽植柿子11萬畝,年產鮮柿5萬噸,加工柿餅1萬噸。

2016年,富平縣柿子栽植面積達11萬畝,年產鮮柿5萬噸,加工柿餅1萬噸,年產值達2億元。

2017年,富平縣有13萬畝柿子,年產鮮柿5萬噸,加工柿餅1萬噸,總產值6.5億元,已有2100多戶貧困戶依託柿子產業實現了脫貧。

產品榮譽

1955年11月,富平"合兒柿餅"在楊陵農博會上獲后稷金像獎。

1995年,富平柿餅榮獲第二屆中國楊凌農業博覽會后稷金像獎。

1996年,富平大尖柿獲陝西省名優特產品獎。

2001年8月,富平縣被國家林業局授予"中國名特優經濟林之鄉--中國柿鄉"稱號。

2008年08月27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富平柿餅"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民間傳說

中國著名的柿子之鄉富平縣,生產一種"合兒柿餅"。富平的合兒柿餅可是名聞三秦的土特產,據說還曾做過皇家貢品呢。它不僅口感好,質潤如脂,肉韌若膏,香甜爽口,濃霜沁脾,尤其有趣的是,所有合兒柿餅全都是對臍,成雙成對地緊緊粘合在一起,酷似一對熱戀的情人。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耀州城周圍是一碧千頃的湖泊。蒼翠碧綠的五台山倒映湖中,碧波蕩漾,漁歌晚唱,為古老的耀州城增添了幾分江南風光。澄澈如練的湖水注入石川河,灌溉著兩岸的千畝良田。兩岸的勞動人民,沐浴著耀州湖水的恩澤,年年藕肥稻香,五穀豐登,世世代代過著風調雨順、安居樂業的生活。

可是,不知什麼時候,一條青龍獨霸了美麗的耀州湖。這條青龍性情暴烈,喜怒無常。有時呼風喚雨,興風作浪,攪得湖水濁浪排空,天錯地暗,石川河水暴漲。洪水淹沒了莊稼,摧毀了房屋,吞噬了無數人畜的生命。有時它又施展魔力,驅散雲雨,帶來連年大旱,使河岸的土地龜裂,禾苗枯死,莊稼連年顆粒不收。害得老百姓離鄉背井,四處漂泊。那些土豪劣紳又以"祭龍"為藉口,勾結巫婆神漢,敲詐勒索,橫徵暴斂,弄得百姓生靈塗炭,苦不堪言。

石川河西岸,有個村子叫十八坊。村裡有位十分英俊的青年叫金哥。這金哥長得高大魁梧,力氣過人。他為人善良,忌惡如仇。看到青龍作惡,豪紳敲詐,百姓流淚,心裡早已忍無可忍,他決心捨生取義,殺死青龍,為民除害。金哥把自己的想法悄悄告訴了未婚妻玉妹。玉妹淳樸善良,賢淑聰明,深明大義,對金哥的壯舉十分支持。他們發誓:不除青龍絕不成婚。眼看中秋將近,祭龍的日子又快到了。玉妹同金哥商量,決定利用送祭品之機殺死青龍。祭龍這一天,耀州湖邊人山人海,鑼鼓喧天,格外熱鬧。土豪劣紳們一個個穿綢掛緞,神氣十足,指東劃西,忙前跑後。巫婆神漢,手舞足蹈,裝神弄鬼,雙目微閉,念念有詞,洋相出盡。供桌上豬頭瓜果,花花綠綠,閃閃爍爍,好不氣派。觀者如堵,一陣喧天鑼鼓之後,人們都在靜靜等候。午時三刻,忽聽有人喊:"來了。"只見湖心冒起幾個水泡,接著湖面上出現一個黑點,這就是青龍。青龍化作一黑臉老頭,身穿黑衣,頭戴黑帽,拄一拐仗,踏著浪花,迎著湖風,飄飄洒洒,靠岸而來。霎時,湖岸上目瞪口呆,一片寂靜。嚇得人們長氣也不敢出,個個如泥塑木雕,呆呆地站著,直噔噔地望著青龍發愣。土豪劣紳、巫婆神漢,更是三魂升天,七魄入地,磕頭如搗蒜。

玉妹看著青龍將要上岸,趕快回頭向金哥使了個眼色。金哥會意,立即向她輕輕點點頭。有金哥在,玉妹雖然嬌弱,渾身卻增添了無限的勇氣。她懷著一腔烈火,"恭恭敬敬"地走上前,"羞澀"地向青龍獻上祭品。不料這青龍是個色鬼,一看玉妹是個漂亮嫵媚的姑娘,頓時肉麻骨酥,春心蕩漾。一陣淫笑之後,趁接供品之機,伸出魔爪握住玉妹的手。玉妹使勁掙脫,低著頭直向後躲。青龍窮追不捨,朝前一撲,玉妹向旁邊一閃,這時,金哥突然從供桌下鑽出來,舉起青龍寶刀,用足力氣,向青龍砍去。青龍大吃一驚,慌忙閃在一旁。只聽"咔嚓"一聲,一棵一摟粗的大柿樹竟被攔腰砍斷。青龍震怒,就地一滾,現出本相,張開血盆大口,咆哮著向金哥撲來。這時金哥也被青龍抓傷,鮮血直淌。但金哥早把生死置之度外,又揮起寶刀,玉妹也拔出利刃,和金哥一起與青龍展開了殊死的搏鬥。他們同青龍整整鬥了三天三夜,直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仍然不分勝負。這時金哥巧施一計,假裝敗走,趁青龍鬆懈之機,大吼一聲,殺了個回馬槍。手起刀落,青龍頭上連角帶肉掉下來一大塊,血糊糊的。青龍負了重傷,沿著石川河向南逃走,鮮血染紅了河水。金哥有玉妹助戰,格外英勇,迎頭趕上又是一刀。青龍哀嚎一聲,鮮血飛濺,再也動彈不得了。青龍的血如噴泉,射起的血柱達幾十丈高,鮮血染紅了高高的山崖。

惡龍除掉了,金哥和玉妹也因傷過重,雙雙壯烈犧牲了。鄉親們抱著這一對未婚夫婦的屍體,嚎啕大哭。鄉親們為金哥和玉妹舉行了隆重的葬禮,把他們合葬在被砍斷的大柿樹下。第二天,人們發現,這墳頭上竟長出了兩棵綠瑩瑩的小柿樹。轉眼間,小柿樹又長成碗口粗細的大樹,葉葉覆蓋,枝枝相交。秋天上面掛滿了金燦燦、紅艷艷的大柿子。這兒的人們有做柿餅的習慣,他們把又鮮紅又碩大的柿子小心地摘下來,削掉皮,一串一串地掛在太陽底下,風乾成又粘又軟的柿餅胚。再經過幾道工序,就變成了霜汁雪白,味道甘甜的柿餅,格外好吃。看到這紅艷艷的柿子,甜潤潤的柿餅,人們就想起了金哥和玉妹。一位老人深情地把兩棵樹上的柿餅臍對臍捏合在一起,兩棵樹上的柿餅一貼即合,而且粘合得難解難分。

這神奇的故事,像長了翅膀,很快傳遍了。人們紛紛從兩棵柿樹上取下嫩芽,嫁接在自己的柿樹上。不久,石川河兩岸就成了一望無際的柿樹園,幾乎家家都學會了做"合兒柿餅"。

每逢春節,家人團圓,親友聚會,主人總要端上一大盤合兒柿餅,泡一壺釅茶,一邊讓親友品嘗這獨特的風味,一邊津津有味地講著金哥和玉妹為民除害的故事。吃得人心時甜滋滋的,聽得人頭腦暈乎乎的。臨走時還怕餘興未盡,又給你帶上一大包合兒柿餅。這有僅給歡樂的年節增加了幾分溫馨,而且為親友增添了幾分深情。

來源:渭南新鮮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Vw84rm4BMH2_cNUgsIpo.html




南湖的春天

2020-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