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翻車被群嘲,愛發脾氣的人不是真性情而是在求救

2020-08-24     陳妍媽媽

原標題:直播翻車被群嘲,愛發脾氣的人不是真性情而是在求救

本來想寫點別的,但Z S帶貨直播翻車的視頻,總是在腦海中揮之不去。

最初看到這個熱搜的時候,我並不意外,因為Z S早已經被貼上了「不敬業」的標籤,自己也在綜藝節目裡說不想拍攝的時候就玩消失,消失不了就大哭。所以在直播間發脾氣這種小事,根本算不了什麼。

看到別的自媒體發文,結合她之前一系列的言行,一瞬間敗光了心裡所有的好感,坐實了她的不敬業。

作為「社畜」大家都知道,契約精神是這個社會賴以運轉的基礎。按照約定你給老闆打工,老闆也按照約定付給你報酬。直播賣貨看似在手機前說說笑笑,但薇婭李佳琪這樣咖位都是用命搏回來的。作為女明星,之所以願意放低身段白白消耗自己的流量,無非是覺得直播賺錢輕鬆又容易。

後來視頻中,她自己也說,覺得在直播間只要說兩句閒話,隨便放點連結,就可以。按這個邏輯,手機前人傻錢多的瓜眾們衝著她的盛世美顏,不管直播間放什麼連結,都會買買買。

然而事實原非這麼簡單,直播帶貨之所以能夠火,走的就是親民的線路,這個東西是我親身嘗試過,體驗過,適合什麼樣的人我都一一比較過後,才敢推薦給你,所以大家在直播間與其說是買貨,不如說是買一份信任。如果明星想要來帶貨,起碼也得要有這個認知。如果自己不想花那個功夫去仔細選品,但又非常想賺那份錢,那麼不如就在直播間當一個歲月靜好的花瓶,把專業的部分交給專業的直播帶貨博主來進行。

而Z S 自己專業能力不夠,跟兩位幫忙的主播又不配合,最後乾脆把別人「趕」了出去,行為真的是很迷,所以一通操作下來,我跟不少人一樣對她不抱好感。

但是看到第二個視頻的時候,就是她把直播室的兩位助理主持人「趕走」之後,自己一個人又開始賣貨之後,好像有一點理解她了。

她不是作,也不是情緒失控,她只是不喜歡被人控制,或者說她是誰也不信任,她只相信她自己。

如果理解了她「無法信任他人」這個點,那麼她的一切行為就能說得通了。

下面掰開一點一點來說,無法信任他人會有什麼影響。

首先,感情方面的不信任,就沒有辦法長時間建立一段親密關係。

在她上一段戀愛的時候,因為要寫一篇約稿,我特意追了兩集《女兒們的戀愛》。當時她一個女明星不僅找了個素人男友,還處處作低伏小地討好男朋友友,公司是自己花錢然後交給男友管理,路人都替她不值。但看似「柔弱不能自理」的Z S,其實不管是在戀愛還是在工作中,她都想要處處占據主導的C位。

男友給她選的衣服,她沒有一件看得上眼,當面就說丑,還要他繼續選。就算男友是直男審美,作為女友她也完全可以發揮自己在時尚方面的專長,自己負責挑選,而不是強人所難。男友送了小香豬當禮物,先不說禮物合不合適,但她也是當面不留餘地地嫌棄。既想當個小鳥依人的乖乖女,又要一手掌握愛情和事業的生殺權,這樣的戀愛真的很難。

節目中兩個人的關係就很奇怪,動不動就冷戰,完全不像平常男女朋友互懟時的甜蜜,只覺得彼此對對方都沒有多愛。Z S曾經在另一檔節目中發表過著名的「我搞不定上海男人」的言論,顯然戀愛在她的眼裡就是搞定和被搞定的關係。可事實上,談個戀愛而已,為什麼一定要搞定,為什麼一定要一方凌駕於另一方之上呢?

拿她明著談過的三段戀愛來說,哪一個前男友她都沒有真正相信過。

最著名的那位前男友是男藝人,不管主不主動都會接觸到大量的女明星,總會有一兩個合眼緣的。因為Z S沒有辦法完全相信對方,所以只要有風吹草動,不管男友怎麼解釋沒出軌沒劈腿都沒用,再甜的初戀都抵不過猜忌。又因為Z S時時刻刻都要占據主導權,所以連分手都是她自己單方面宣布,男友得從新聞中才能得知消息。

她去整容也不是為了討好前男友,而是她連自己是不是真的漂亮,也不能確信。所以她寧願要一些符合標準客觀的美,才能讓自己信服。

其次,工作不信任合作夥伴,所以總是在用業餘的人做專業的事。

身在娛樂圈各種曝光和營業就是她作為一個女明星的主業,但因為她無法相信任何人,所以她選擇了自己成立工作室,自己當自己的老闆,自己給自己接活兒。

這個方面,Z S最讓人討厭的點,就像任何一個普通班級里總有那麼一兩個漂亮女生,明明平時不用功不努力,偏偏老師就是喜歡,什麼露臉的機會都給她,還能獲得考試加分,保送進好學校。而那些埋頭苦哈哈搞學習的孩子,還在為一兩分的死亡線拼盡全力。這種老天爺追著喂飯還不爭氣的,就問你生不生氣。

跟她合作的團隊,本以為簽的是對等的公司協議,但Z S簽協議的時候把自己想像成一個大公司,具體執行的時候就當自己是個小公主,所以一不順心就消失,被問責就崩潰大哭耍無賴。

一遇到這種事,一邊是公司團隊,一邊是「柔弱不能自理」的漂亮小女主,輿論當然狂站Z S,強大的粉絲流量使得很多團隊只能自己吃啞巴虧,沒辦法深究。

除了感情和事業,就連跟了她十幾年的粉絲,她也不能信任,所以凡是提意見的就是黑粉,是真愛就要無條件無下限地捧她,誇她,說好話,買她安利的任何東西。

不過這篇文字並不是要說Z S的性格如何,而是想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分析她這樣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從現有的影視文字資料中,只能知道她5歲的時候就被送去學鋼琴跳舞,11歲就一個人去成都上學。16歲考上北影,是全班最小的孩子。這些過程是外人可以看到的,但是沒有人知道她在學校里經歷了什麼。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對於一個從小就要獨自面對世界的漂亮女孩來說,不相信任何人,任何事情都由自己來做決定,是她自我保護的本能。因為不相信任何人就可以少受到傷害,或者即使受傷也不會傷得太深。她自己也說過,「太早懂事,並不一件多幸福的事情。」

這種性格如果只是一個人默默生活可能還好,但是因為她身處娛樂圈,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特別是作為一個商業合作方是非常糟糕的。因為明星也好,藝人也罷,就連他們自己的名字都不再只屬於自己,背後都有一個又一個為之而努力的團隊。

有很多問題她沒有辦法一個人搞定,所以真的遇到了,她又會本能地往後躲,不想扛事兒。說白了,就是根本沒長大。很像心理學上的一種「退行」行為。簡單來說,就是孩子在某個年齡段沒有被滿足的事情,TA就會在這個階段停滯,等真正感覺這個世界安全了才會繼續往前走。

身處紛繁複雜的娛樂圈,Z S最渴望的應該還是家庭的溫暖以及一個可以無條件相信的人吧。但是至少目前還辦法達成,爸爸看似疼愛女兒,不過是借著她的名走自己的花路,自己出名的渴望比女兒一點不少,所以Z S才會一直這麼糾結,這麼辛苦。

只要參加活動,任何贊助商提供的東西,轉眼就高價掛上某二手平台。Z S是真的缺錢嗎?並不是,是只有錢才能帶給她安全感和價值感。

基於這樣的人格,Z S的精神壓力真的很大,可能那種孤立無援又不想讓別人看笑話的共情,才是支撐著她和她的鐵粉們一路相伴的最終原因吧。

其實她每一次釋放出不好的自己都是在做一種試探,試探這個世界上到底會有多少真正無條件愛她的人。然而這種與年齡不相符的「作妖式」試探只能讓愛她的人越來越少,所以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這個時候能夠給予她溫暖和安全的只能是父母這樣最親近的人,爸爸真的應該發自內心地多為ZS做一些什麼,而不是一味蹭著女兒的知名度上綜藝了。

圖片來源:網絡

PS:

我不是ZS的粉絲,

但也不是什麼黑粉,

以上僅是個人的一點觀看,

如果這篇文字能起到丁點善意的提醒,

提醒父母可以多多照顧孩子的精神世界,

心愿足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VvitH3QBeElxlkkaLB4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