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滅亡後,鄧艾在劉禪房發現一個東西,諸葛亮:十個我也救不了

2020-09-18     西遊故事多

原標題:蜀國滅亡後,鄧艾在劉禪房發現一個東西,諸葛亮:十個我也救不了

三國紛爭時期,劉備辛苦打下來的江山,來沒得及好好享受,屁股都沒坐熱,就駕鶴西去了,剩下第二代蜀國君主劉禪在那兒搖頭晃腦。世人對劉禪的概括,大抵離不開這倆字:無能。或是這兩字:懦弱。蜀國在他手上,很快就完蛋了。

這時應該想到諸葛亮呀。孔明先生神機妙算,為何救不了蜀國?其實,鄧艾當初在劉禪房內搜出一個東西,便已經證明,蜀漢必亡,十個諸葛亮都無力回天了。

蜀漢之亡是一幕悲劇,但這不是突發性的事件,而是一點一點積累造成的。

公元223年,劉備白帝城託孤,彌留之際,他拉著諸葛先生的手,殷切希望他死後,諸葛先生能幫他繼續照管劉禪,兒子還小,在這個亂世中當帝王,並不容易。諸葛亮才大名大,更是忠心敬上,友愛對下,對於劉備的遺言,他謹記在心,臨危受命的他,在蜀國後期的那些年月里,一人苦苦支撐著,因為答應了劉備,在他知道自己時日不多時候,卻毅然堅持北伐,即便知道會輸,卻仍要拼上一拼,最終倒在了五丈原。

儘管,蜀國的後期湧現出了諸多才能將士,可蜀漢的氣數已盡,是沒得辦法的。影響蜀國最為關鍵的一戰便屬於「綿陽之戰」,那次戰役中,鄧艾大軍前赴後繼般朝著蜀國湧來,將蜀國最後一道防線攻破,蜀國無路可走。

鄧艾是魏國一大能臣,繼司馬懿之後,估計只有鄧艾了。

而迎戰的蜀漢這邊,則是諸葛瞻。諸葛瞻乃諸葛亮之子,他一生下來便在爹爹的光輝之下,難以走出,於是,他迫切地想作戰立功,來表現證明自己,但又豈是對手?一個是身經百戰的老將,一個是初出茅廬的新兵蛋子,怎能比擬?

蜀國在滅亡之後,鄧艾去到劉禪房間發現了一樣東西,藉此東西,表露了諸葛亮的內心想法:十個我也拯救不了蜀國啊!

為何呢?這又是什麼東西呢?

這是一本「士民薄」,上頭清楚地記載了蜀漢的人口數。蜀漢總人數為90多萬,而官吏4萬,士兵10多萬,而每家每戶的年輕小伙子都得被拉去當兵,一個家庭自然沒了勞動力,糧食誰去種?誰來收?民以食為天,兵將照樣如此,沒有糧食之供給,吃不飽,沒氣力,怎能打好仗?

所以,蜀漢滅亡並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必然的,即便是諸葛亮神機妙算,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也無法改變這種格局。其實,諸葛亮早在先前便料算到了這一點,蜀漢氣數已盡,軍兵、糧食不足,而這一點一點的衰退早在先前有了暗示,所以,諸葛亮才要奮力北伐,背水一戰!怎奈,蜀漢滅亡就如紅樓夢裡賈府大家族的衰敗,一點一點積攢的,你可以料算到,但你終究無法改變,因為你諸葛亮再牛,也只是人,人中人,人上人,而非天上的神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VNpJn3QBURTf-Dn5lS3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