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說國外怎麼評價這次安徽望江17歲女生溺亡事件,權威的央視對該事件的評價是:「挽救一個生命,不應該以犧牲另一個生命為前提」。
女孩輕生溺亡,民警的處置備受爭議。有網友質疑現場民警救援不及時,也有人認為救援條件不夠的情況下,不能苛責警方。當地警方給出的解釋是望江縣這名高中女生跳河自殺時,在岸上的民警因為不會游泳,沒能下水施救,最終導致女生搶救無效身亡。
現場視頻顯示,這名女生剛開始是站在淺水區的,水剛剛沒過膝蓋。此時在岸邊的民警如果不是傻乎乎的只知道安撫勸導,而是衝上去拉住女孩,也許悲劇就不會發生。女生落入深水區後,現場民警雖然手拉手組成「人鏈」入水施救,但為時已晚。
我相信當地警方的解釋是真實的,也就是女生在跳水之後,4名民警都不會游泳,他們也曾手拉手試圖救人,但因為水太深只能選擇放棄。但是即使真是這樣,這幾名警察也存在處理警情時過於生搬硬套、不會變通,違背了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財產安全受到侵犯或者處於其他危難情形,應當立即救助的神聖使命,他們的良心不會痛嗎?
警察也是人,他們的命不比這名女生賤。我承認咱們的警察在這次事故中,沒有做出更加合理和正確的選擇,但這一點,輪不到外國人來說。因為他們的警察普遍做得並不一定有咱們好。
警察是一類特殊群體,職業使命使他們的工作兼具執法性與救助性。研究發現,一些具有明顯救助行為的從業者,比其他人有更多的遭遇心理創傷的機會,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會對救助行為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現在,這類行為中的心理健康問題有一個專業的名字,叫「共情疲勞」。
所謂共情疲勞是指助人者在向服務對象提供援助服務的過程中,因共情投入或承受救助對象的痛苦而使助人者自身能量或興趣降低的現象,是一種因了解個體經歷或遭遇的創傷性事件而自然產生的行為和情感結果,又被稱為「關愛的代價」。
作為兼具打擊犯罪與危難救助職能的特殊群體,警察職業具有任務重、壓力大、風險高等特點。警察的救助行為不僅影響執法效率和質量,對警察隊伍建設的水平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長期以來,我國學者對警察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警察心理健康水平測定等方面,很少從助人者的共情疲勞、共情滿足等理論層面研究過警察的救助行為及其心理需要。
由於共情壓力的存在,救助者未能從危險情境中將受害者援救出來,就會感受到強烈的無力感或挫敗感,進而降低其對救助對象共情的能力和興趣,甚至認為自己無法勝任救助工作,最終將導致對救助工作倦怠,嚴重者甚至會改變原有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並伴隨一系列身心不適症狀。
在共情壓力下,警察極易產生職業倦怠症。職業倦怠是一種最容易在助人行業中出現的情緒性耗竭的症狀, 是伴隨於長時期壓力體驗下而產生的情感、 態度和行為的衰竭狀態。
警務工作充滿挑戰,警察在執行公務時經常會經歷一些潛在的創傷性事件,這些創傷事件甚至有可能危害到他們自身或隊友的生命安全。共情疲勞能讓警察在情緒情感上焦慮、沮喪,甚至泛化到在救助過程中無法作出專業判斷,制定正確援助計劃,無法勝任法律規定的救助義務。
綜合安徽望江縣幾名警察在事發現場的表現來看,他們心理上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程度的「共情疲勞」。這表現在他們在救援現場不能做出最正確合理的判斷,制定最妥善的救援措施,任由事件向最惡劣的方向發展。這固然是他們自身心理上的問題,也是目前我國警察這個職業普遍存在的問題。
提問者問「外國怎麼評論望江事件」,應該是認為這件事如果發生在國外,國外的警察肯定會處置得比咱們的警察更加科學,其實這有點相當然了。
加拿大約克大學的 Burke教授對警察行業的職業倦怠進行了一系列研究。他研究了 426名加拿大警察的職業倦怠與工作場景、閱歷、情感及身體狀況的關係,發現職業倦怠與工作場景、先前壓力、生活需求、社會支持等顯著相關。
Burke教授探討了缺少互惠和警察職業倦怠的關係。互惠表示社會交往中投入和結果的平衡關係。作為一名警察,你花費了大量警力去處理群眾糾紛,但你卻得不到一點回報,就說明缺少互惠。Burke教授用多元回歸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缺少互惠和職業倦怠三個分量表之間的關係,發現職業倦怠與使用暴力的態度和實際使用暴力的情況顯著相關。
由於警察壓力主要來自跟警察任務相聯的壓力,所以警察的職業倦怠幾乎是無法根本消除的。雖然加拿大警方也改變管理模式、增進警察間的交流、增強社會支持,但是效果仍然不明顯。
說幾個國外警察因職業倦怠而使用暴力的例子。
去年7月,一名警察盤問涉嫌違反交規的黑人男子費蘭多·卡斯蒂爾時,卡斯蒂爾伸後到懷中掏身份證時,被警察誤以為想拿槍,於是當著卡斯蒂爾女友和女兒的面連開四五槍將他打死。
2015年11月,手無寸鐵的黑人青年賈馬爾·克拉克被一名白人警察開槍打死。警方稱,克拉克對警察動粗,在扭打中被警察開槍擊斃。但克拉克的家人說,克拉克被槍殺時已經被警察戴上手銬,而且他當時並未攜帶任何武器。
就在上周,佛羅里達州18歲黑人男孩辛歇爾·皮爾斯和另一名16歲男孩開車外出,被兩輛警車追趕,警方一直喊兩人停車,但車內人並沒停下,警方開槍致兩人雙雙身亡。
最為著名的案例,就是發生在今年5月25日的美國警察跪壓黑人致其窒息死亡事件了。當時明尼蘇達州的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因被懷疑用假鈔購物,遭多名白人警察暴力執法。其中一名警察德里克·喬文更是膝蓋跪壓脖頸,時間長達近8分鐘,在路人紛紛懇求與弗洛伊德「無法呼吸」的苦苦哀求中,白人警察德里克·喬文充耳不聞,直至弗洛伊德全身癱軟,窒息死亡。該事件引發了美國多個城市的騷亂,想必大家都應該記得。
上面這些警察,是不是天生的壞人或者屠夫呢?並不是。槍殺克拉克的白人警察,在事發前一天剛剛救助了一名精神病患者,殺死皮爾斯的警察中的一個,也曾多次立功受獎。可是他們在「共情壓力」之下,在處理警情時,一樣做出了最錯誤的選擇。
我感到不理解的是,咱們中國的事,為什麼要在意外國人怎麼評價?外國人做得就一定比咱們好?
望江女孩死亡事件,上級公安部門已經開始調查了,如果說真的是警察施救不利,一定會給人民一個交待。而不是像某些國家一樣,打死黑人的警察還能逍遙法外。這一點,我是堅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