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漢的「逆行院士」:73歲每天休息3小時,夜以繼日取得成果

2020-02-08     教育思享

疫情來臨,有人從疫情多發地逃離,有人卻做了逆行者。

她出生於1947年9月,一步一個腳印,從科研基層走向了科研之巔。如今她已經是73歲高齡老人,卻不懼危險奮鬥在疫情重災區武漢,為了中國人,她每天甚至只休息3個小時,為疫情頻頻帶來希望。

這位老人就是感染病(傳染病)學家、中國人工肝開拓者、國家傳染病重點學科帶頭人,中國工程院院士, 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

在疫情下,她與團隊夜以繼日獲得重要成果:

(1)阿比朵爾在10~30微摩爾濃度下,與藥物未處理的對照組比較,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達到60倍,並且顯著抑制病毒對細胞的病變效應。

(2)達蘆那韋在300微摩爾濃度下,能顯著抑制病毒複製,與未用藥物處理組比較,抑制效率達280倍。

在短暫的時間內,獲得如此成果,實屬不易,背後的付出更是不言而喻。可是就是這樣的巾幗英雄,為中華民族命運奮鬥的高齡老人,卻有人試圖「抹黑」!

抹黑她的人,於心何忍?

李蘭娟院士拚命抗擊疫情,「抹黑」她的人在幹什麼?是縮在暖暖的被窩,還是端起酒杯。李蘭娟院士白髮蒼蒼在疫情來臨,逆勢前行,欲救萬民於水火,難道有錯?

在中華民族蒙難之下,頻頻是像李蘭娟這樣是老人站了出來,站在了我們年輕人的面前。為中華民族擋子彈,撐起民族的希望,看到這樣老人的身影,無不讓人潸然淚下,雙眼盡濕。她這樣的高齡,本應該享受生活,本應該享受天倫之樂,可是她卻沒有。因為她不忍心看著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在疫情下離開人世,她感受到了人民的召喚,國家的召喚。

少年強,則中國強!這絕不能成為一句空話。

當下,中國年輕者追逐的明星是什麼人?娛樂明星,甚至娛樂明星任何一個舉動都成為眾人關注的重點。年輕者不該只在危難之際,想到科學巨擘,更不能忘記這些為民族奮鬥的英雄,他們才是中華民族的「明星」,是年輕者應該追逐的「明星」。

若不是疫情,或許很多人不知道李蘭娟這個名字。若不是疫情,或許很多人不會明白技術人員、科學家到底有多麼重要?

在技術和科學領域,莫要讓技術和科學頂尖人才輸在頭銜上,他們應該擁有極高的地位和榮譽。要是真的要為這類優秀人才排個名次,也只有科研能力一個硬指標,科研上就應該科研能力說了算。

經歷了疫情,很多中國人也意識到了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存在的差距,更明白國家強大多麼重要。或許,也只有科研人員不輸在頭銜上,人人關注的重點在科研上,年輕者有著科研抱負,中國才能從裡到外的強大,而這關乎中國人的尊嚴。

李蘭娟院士不愧為中華兒女,她不僅關心科研,而且還發起設立了樹森·蘭娟院士人才基金,致力為國家培養更多醫學人才。這樣的國之重器,難道不算人民心中的「英雄」和「明星」?

李蘭娟院士,好樣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UMRvJHABgx9BqZZIaJS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