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長》破20億,票房持續增長,有望成最後大贏家

2019-10-08   一論電影

國慶檔之前,《哪吒》橫掃中國電影院長達一個月之久,直到國慶檔三部電影上映,大家才有了更多的選擇性。

國慶檔和春節檔都是每年的大熱門,很多電影卯足了勁一年的努力就看這兩個時間段。特別是國慶檔,因為每年放假時間七天的就這兩個假期,但春節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回家,而國慶檔可以不回家但出去玩的話人太多,於是大家都會選擇在城市裡待著,而消磨時間最好的辦法就是走進電影院看電影院,所以國慶檔就變得很重要。



今年國慶檔,《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國》和《中國機長》三部電影同時上映,都是很值得看的電影,但票房走勢卻有很大的差距。

在這裡,《中國機長》幾乎有天然的優勢,因為這是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雖然《攀登者》也是來自於真實事件,但《中國機長》的故事就發生在去年,而且是和大家生活息息相關的飛行,因此大家都會很關心。

在電影上映之後,關於去年飛行事件里的當事人都紛紛站出來說話,也為這部電影背書。其實網友在電影院看到算是很溫和經過處理的畫面,真實情況比電影里的還要糟糕。

《中國機長》在上映第一天,排片是三部電影里最低的,這是根據市場信號作出的預判。或許是大家覺得沒有人會去電影院看一部災難片看得那麼難受,在這個舉國歡慶的日子,肯定是希望能夠看點開心的。

不過,隨著第一波觀眾的口碑效應,這部電影的上座率一直都是三部電影里最高的。於是排片率就不斷上漲,從周六開始,排片已經超過了《我和我的祖國》直到現在。



這背後的邏輯,其實很簡單。

不管是什麼電影,多大的咖位和導演,在市場面前都沒有面子這一回事,因為一部電影都是幾個億的項目,院線是要靠這個吃飯的,如果一個院線經理會因為一個演員的喜好而增加或者減少排片的話,那這個經理是不合格必然會被開除的。

院線對於電影的排片,只會考慮一個因素,那就是觀眾的喜好,每天甚至是每時每刻都在根據前面的消費數據作出調整,上座率高的電影會相應提高排片率,因為這個信號釋放出來的意思是指當前所有上映電影里,觀眾最喜歡這部電影,那就必然要給出更多的排片更多的位置空間滿足這個需求,只有這種資源的合理調配才能讓利益也就是票房最大化,這是所有人喜聞樂見的結果。



截止到10月7日24點,也就是整個國慶檔結束,《中國機長》的票房是19.77億,排片是39.1%。



雖然目前票房總成績還沒有超過葛優黃渤等人主演等那部電影,但這只是時間問題,相信很快就會超過了。因為《中國機長》毫無疑問是這個國慶檔最大的贏家。

其實,如果把三部電影的票房走勢拉出來看就一目了然,《中國機長》的票房一直保持平穩的趨勢,甚至還有升高。但是另外兩部,幾乎就是在不斷下降。



就在今天下午,《中國機長》票房破了20億,一個很關鍵的節點。



接下來,我想講講為什麼這部電影能夠如此受歡迎?

第一,題材。

《中國機長》嚴格來說屬於災難片,但是這種類型的電影之前我們並沒有拍過,基本都是國外的專屬領域。這次不僅拍了而且拍得很好,最重要的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可以在熒幕上真實感受到電影的效率提高,最快速度的感受到當時的場景。



去年,當新聞事件出現的時候,大家都只是在微博上表示祝福,但具體的細節有多麼驚險,我們並不知道,哪怕是當事人講得多麼細緻,我們也無法想像,因為沒有遇到過的事情和場景,在大腦里始終是沒有畫面的。當我們感興趣,會考慮到我們自己也要坐飛機,於是去電影院才能將這些場景最直觀的展現在眼前,最直觀的看到這種場景是什麼樣子,也就是說很多人其實是帶著一種好奇心走進電影院的,當然,走進電影院也不會讓你後悔。



第二,演員。

主演張涵予,這幾年通過多部電影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可以說《中國機長》里這個機長的角色也只有張涵予才是最適合演的,其他人還真的不知道找誰。除了張涵予的硬漢角色出演,還有歐豪、杜江、袁泉、李現等一眾當紅明星傾情出演,可以說這群演員每個人都表現得很出色。

哪怕是去看張涵予一個人,也是值回票價的。



第三,導演。

劉偉強畢竟是拍出過《無間道》的導演,這幾年在大陸的發展更是如魚得水,對於《中國機長》這樣的題材也是得心應手。雖然有很多限制,但是導演還是給出了很多自己的私貨,比如電影開始之前足足用了四十分鐘來鋪墊這場事故。

對於機場裡,除了機組人員與家人的感情戲,還有每一位乘客的感情戲也處理得很好。這種交叉剪輯的方式很好的表現出了事件發生之前的緊張。以及乘客在災難事故中的情緒表現等,都處理得很到位,這些細節不是一個成熟導演,是做不到這麼細微的。

如果你還沒有看過,建議你走進電影院親自去感受一下,這部電影帶給你的震撼。很多觀眾表示,看完之後居然都治好了恐高症,也許以後就不懼怕坐飛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