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去婆家還是回娘家?」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2021-01-26     陸琪

原標題:「過年去婆家還是回娘家?」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網上看到一個帖子。

現在真的是越長大越怕回家過年,記憶中的過年總是很美好。

真正開始厭煩過年這件事情,是從結婚開始的。

婚前頂多是催婚找對象,工資拿多少,而婚後光是回誰家過年這個事兒就令人焦慮。

是的,每逢春節就有個話題要上熱搜:婚後應該回誰家過年?

雖然今年由於疫情的關係,各地都提倡就地過年,因此到現在還是風平浪靜,但是我們都很清楚,也許水面以下,早已暗流涌動。

01

「遠嫁的姑娘,最害怕的就是過年」

看過一句話:

多少遠嫁的姑娘,在嫁人之前,以為回家只是一張車票的事情。

可婚後才發現,車票易得,難的是身不由己。

朋友小悅也是一個遠嫁的姑娘。

她是家裡的獨生女,剛結婚那幾年,為了遷就丈夫,每次過年她都回婆家,可是飲食差異,方言問題,再加上丈夫家的親戚很多,每次叫人她都叫不上來,一天下來,她的臉都要笑僵了。

可即便如此,還是有人說她不會來事,成了鬧笑話的外地媳婦。

而最應該陪在她身邊的老公永遠都有喝不完的應酬,每次都是大半夜喝得醉醺醺的才知道回來。

「我之前聽人家說,女孩子結婚,就意味著和過去的自己告別,離開娘家完全融入到另一個陌生的環境,會讓人覺得當母親是孤獨的,嫁人是孤獨的。

現在想想,我那時候的確如此,只能一個人躲在房間裡默默的哭,想爸媽想得受不了,給他們打電話,還得強忍著不讓自己哭出來。」

抖音上有個關於「遠嫁的姑娘,今年過節你回家嗎」的視頻。

視頻里,丈夫面對想要回娘家過年的妻子,義正言辭的表示:

「今年是我們結婚的第一年,如果不回我家,面子上說不過去。」

妻子很想辯駁,這也是我離開父母的第一年啊,回你家是團團圓圓,可我家卻是冷冷清清,但最後她還是妥協了,和丈夫一起回了婆婆家。

可是,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這個遠嫁異鄉的姑娘總是因為工作、孩子的問題,始終沒能踏上回家的路。

依舊還是望家鄉,路遠山高。

02

「她在哪兒,家就在哪兒」

知乎上有個問題:

「新婚妻子過年不願意跟我回家怎麼辦?她嫁給了我,不就應該是我在哪兒,哪兒就是她的家嗎?」

下面有個回答直接懟了回去:

「你咋不說,老婆在哪兒,家就在哪兒呢?」

這位丈夫緊接著又解釋,說自己老家那邊是很保守的,覺得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頻繁回娘家的人,娘家還會覺得不吉利。

他的父母也有這麼根深蒂固的觀念,於是就連他的親姐姐沒事都不讓回娘家,所以他才不想讓妻子回去,讓老人家對新婚妻子的印象不好。

結果,答主又是一個神回覆:

「誰的爸媽,誰去搞定。

人家女方父母都沒覺得不吉利,你和你爸媽擱這兒瞎操什麼心呢?」

是的,老話常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還有個詞叫入鄉隨俗。

但世殊時異,借用網上的一句流行語,就是「大人,時代變了!」

婚姻不是兩個人的事情,而是兩個家庭的「較量」。

即使老一輩有些過時的觀念,做丈夫的也不應該委屈妻子,來成全自己,而是要發揮紐帶作用,去從中調和。

說到底,「出嫁女回娘家不吉利」不過是一個幌子和藉口而已。

事實上,最公平的婚姻,應該是我退出我家,你也退出你家,我們組建一個新的家庭,而不是你無動於衷,卻反過來要求我從我家退出,去融入你家。

03

「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可行嗎?」

前段時間,「江浙一帶流行兩頭婚」上了熱搜。

所謂「兩頭婚」,就是婚姻實行AA制,結婚時,男方不用給彩禮,女方不用辦嫁妝,房車等由雙方共同出錢購買,辦婚禮時,男女雙方都辦喜宴待客,結婚後男女雙方兩邊居住。

「兩頭婚」最主要的特點是,婚後生兩個孩子,一個隨男方姓,一個隨女方姓,雙方父母由雙方共同贍養。

於是,有網友說,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實際上在過年回家也是「兩頭婚」,即「各回各家,各找各媽」,過年就權當「婚姻里的假期」。

其實,早些時候,papi醬在節目《拜託了冰箱》中就表示,自己和老胡結婚5年,他們雙方父母都沒有見過面,當初結婚的時候既沒辦酒席,也沒有去度蜜月。

日常的婆媳問題是壓根沒有的事,更別提過年因為到底去誰家的問題爆發「世界大戰」。

「我自己一直有一個想法就是,對你的父母來說,他們的兒子是最重要的,對我的父母來說,他們的女兒是最重要的,我們先去陪各自的父母比較好。

婚姻是為了我們過得更好,而不是彼此的束縛。」

但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papi醬,尤其是在有了孩子以後。

後台就曾收到過一個姑娘的私信。

「我和老公都是獨生子女,沒結婚前也約法三章,家裡開銷AA制,不花老人的錢,過年也是輪流來,或者各自回家,但是實際上真的操作不了,本來是想打破傳統的,可沒想到,帶來的煩惱反而更多了。

因為原本兩個人在一塊生活,開支混在一起,根本就算不清楚,過年更別提了,一開始無論去誰家,另一個人雖然身體跟著去了,心卻沒跟來。想各回各家,可我們又有了孩子,兩家老人都想見孩子,孩子又不想讓父母分開,現在眼看又要過年,我和老公真的是一個頭兩個大。」

的確,無論怎麼選擇,終究會陷入兩難之境,沒有一個讓所有人都滿意的結果。

也許,我們是該承認,婚後到底回誰家過年,似乎永遠沒有一個最優解。

是的,不是所有問題,都有答案,不是所有熱情,都有所回應,不是所有真心,都有人在乎。

但仍舊祝福你在婚姻中遇到的那個人,是你替他著想,他也同樣為你著想你的人。

是如果讓你重頭來過,重新選擇,依然會不留遺憾,不悔不怨的人。

即便未來在無數個兩難面前,哪怕吵吵鬧鬧,依然會執子之手,共同面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TbZePncBubk3rjNbRZ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