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疏影的問題到底在哪

2020-08-05   八卦脫水機

原標題:江疏影的問題到底在哪

凌晨3點在群里被催更

在忙

抽空交作業!

是個號就在說的《三十而已》,在這個夏天成功加重了女性觀眾的群體焦躁, 每個人都能在劇中找到一點自己或者身邊人的生活,它火在引發了諸多社會議題的討論,但一部痴迷於給大眾提供宣洩出口的劇,隨著提前點播的大結局,從8分跌7分

不出所料,塌房子了。

網友隨便編個結局,都更得人心:

顧佳最終決定離婚,搞大茶廠成了富婆,許幻山和林有有結婚後煙花廠爆炸,許幻山坐牢,林有有還債;

鍾曉芹沒和陳 復婚,小說大賣,成了作家,又給自己買了一套房,繼續創作;

王漫妮重回M店搞事業,和前任在一起,偶爾在咖啡店賣顧佳的空山茶。

反觀現在這結局——

小三林有有全身而退,上海包吃包喝玩了一個月後好好回了北京。

顧佳要給坐牢的許幻山賣房子賣車子還債,並反省自己在婚姻中的錯誤

鍾曉芹和陳嶼毫不意外地復了婚,之前的矛盾說沒就沒,x生活都和諧了,強行開啟偶像劇模式,鍾曉芹還用賣小說的錢給整部劇都沒有出現過的婆婆買了一套房(?)

最讓人迷惑的是王漫妮。

回上海各種開金手指後,好不容易能回原來的奢侈品店當店長,她卻拒絕了,要拿著10w去愛丁堡讀書#同樣要去愛丁堡讀書的怡寶準備了40萬還有點慌不夠#

本尊還在微博解釋出國合理(?)

我怎麼又會上這個當去看呢?!

但凡國產劇打著女性獨立的名頭,最後往往都是膈應女性,還美名其曰:

現實

這樣的話題劇,雖然給出了【當生活暴擊你,你也暴擊它啊】的方法論,本質不還是狗血懸浮?

完成熱搜kpi、賺一波話題、捧了幾個演員,再沒有然後。

當然,還有個主演,還被罵慘了

江疏影,在《三十而已》,徹底暴露了演技短板。

王漫妮這個角色確實有不少問題,但也是相對最立體,最能讓觀眾多角度產生共鳴的,國產劇里很少見這樣複雜層次的設置。

滬漂社畜,沒背景沒學歷,在上海奮鬥八年,美貌倔強

有頭腦有野心,重物質、愛錢、愛做夢。

想嫁給有錢人,但又渴望愛情,最後被海王的迷魂湯灌暈了

她迷失過,悲傷過,糊塗過,但她又有底線,堅持不做小三二奶,及時止損

江疏影,會選本子也有腦子會挑角色,她放棄顧佳,一定是看到了王漫妮的話題度

卻沒演出她的矛盾和掙扎。

搞得王漫妮這麼模稜兩可地討人厭,編劇和江疏影得分一口鍋。

好演員,能把滿滿槽點的角色演出可愛,讓觀眾接受,甚至成為一個標籤,蘇大強,很典型吧?

江疏影是反著來。

觀眾覺得王漫妮又當又立又拜金,原因就出在江疏影既沒演出對海王的愛,也無法表現內心的糾結。

海王告白,是大眼瞪小眼,看不出心動

跑酒店找海王,急沖沖的架勢不像去開房的,像抓小三

上完床,明明是在深情地摟著海王要身份,眼神卻是狠的

戀愛,沒有氛圍

海王和正宮隨便遛個狗都比他們甜得多

患得患失自欺欺人時,看不到掙扎、迷茫

就算看到心愛的人和女友甜蜜恩愛,她的反應只有空洞、呆滯

比起愛海王,更多人看到的是她愛海王帶給她的物質生活。

後期回老家也一樣,明明要演的是對小地方的格格不入和不適應,江疏影卻演成了鄙夷。

她的眼神中,經常流露出居高臨下的嫌棄和厭煩,導致王漫妮看起來是一個自命不凡的人,其實有多少人都在大城小鎮之間選擇搖擺

比起顧佳和鍾曉芹,王漫妮的高光戲點更多,但江疏影一到大場面就hold不住,還很容易被搶風頭。

高海寧,在TVB被稱為花瓶,在《三十而已》卻輕鬆碾壓江疏影。

上門挑釁,本該是雙向爆發的戲,戲點卻都集中在高海寧身上。

面對不肯退出的小三,高海寧咄咄逼人,頭髮絲都帶著怒火,揚手就是一巴掌

而後,她眼中含淚,眼神中又透露著幾絲脆弱,讓人心生憐愛

被打的江疏影呢?

也就委屈了一下下

委屈完了,就沒表情了!

嘴上在還擊,鼻孔是看出憤怒了, 眼角卻連點淚花都沒有!

好不容易擠出淚了,眼神又沒有衝擊力,遠不如對面感染人

再看,高海寧和江疏影的攤牌對峙戲——原配撕開了海王的掩飾,告訴她海王還有很多艷遇。

這邊,高海寧在對話中既表現出了勝利者的輕鬆和小愉悅,又表現出了自己的黯然和悲哀

那邊,知曉真相本該有所觸動的王漫妮直接成了陪襯,毫無任何回應#我好想衝進去搖醒她,醒醒,拍戲呢#

和海王翻臉的重頭戲,本來也該是名場面,又被毀了。

一段在海王面前脫衣服的戲,被她演得沒滋沒味

分手時的台詞明明很洒脫,她的表現反而是滿滿在意

太無趣了太無趣了。

再往前看,3個月前,江疏影在《清平樂》演的皇后也被吐槽過

同樣地,編劇是沒編好,江疏影也沒演好。

人設崩了不能怪演員,但細節情緒演不對,就是演員處理的問題了。

秦嵐演的富察和曹後有不少相似的地方,兩人都在入宮後丟棄了天真浪漫,束縛了自我,變得循規蹈矩。秦嵐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進行了創作,身為一國之母,她端莊,卻仍有無奈、私心、可愛

原著中,曹後雖然總是冷靜的,但也有些許情緒波動

可惜,江疏影抓不住這些微表情的變化。她過分強調身為國母的完美,忽略了作為女人和母親的感情展示。

明明是不幸婚姻的受害者,但看到自己一手帶大的公主也陷入不幸的婚姻無法掙脫時,卻沒有一點反應。

公主夜扣宮門回宮哭訴,官家一臉心疼,皇后一臉冷漠

公主崩潰到拿著剪刀鬧自殺,親媽痛苦萬分

皇后只會冷靜地看著她哭鬧,甚至還帶著不耐煩(?)

這些年,江疏影說來說去還是一個《好先生》的江萊,其他,再也沒有觀眾能記住的角色

不是不努力,從小是體操運動員的江疏影不怕吃苦,和藍盈瑩一樣特拚命,拍戲也很認真。

拍挨巴掌的戲,要求對方真打,「只有這樣戲才能出得來」

《好先生》拍高樓自殺戲,沒有防護措施直接上了

怕自己演不好,拍戲前還喜歡提前做預演

但,就像陳道明說的,演員不是努力就能做好的。

江疏影的【不行】,是多方面造成的。

外形上,美則美矣,但臉又很限制戲路。

顴骨高且突,臉瘦癟,眼窩凹,中庭長,顯老相,還特凌厲

骨感明顯的女生,更適合濃顏妝容。

一旦化了淡妝,臉上就有說不上來的刻薄和苦感,不親和

同時,她的臉部肌肉走向有些問題。

做表情時,嘴角線條凌亂,看起來很猙獰,做作又不自然

一張精明的臉,再加上本身性格也很強勢。

她最適合的,是高冷御姐,是性格濃烈的江萊,是有心機有野心的大女主。

但她少了些駕馭自身優勢的靈氣。

做演員這行,最怕的是什麼—— 沒天賦,沒共情能力。

這兩點,江疏影都占了,她自己也承認,說「特別不適合演戲」

早在拍《致青春》時,趙薇就在片場大罵她是個木頭

趙薇一點點磨,才有了後來的阮莞

因為沒共情能力,江疏影是方法派,很追求沉浸體驗。

演總是醉酒的江萊,每天都要在片場喝白酒才能找到感覺,演他哥哥的王耀慶暗戳戳嘲諷:那就祈禱我們不會接到吸毒、殺人犯之類的角色哦

如果要演真正的母親,她也會選擇自己真的生孩子後才去挑戰。

因為,她不是那種靠想像就能演好戲的,要靠親身體會

#隔壁吳鎮宇的說法是,沒演過爸爸,你還沒爸爸嘛?#

每次接戲,她都會給自己留時間去體驗角色,找人物定位。

演王漫妮,擔心別人說自己不像銷售,專門去奢侈品店觀察櫃姐上下班的狀態、服務客人的狀態

演《全職高手》,去網吧觀察打遊戲的人,也動手玩手游

演服裝編輯,還細心捕捉到了他們的日常習慣

演古裝,說最難的是自己沒當過皇后。

角色體驗不了了,那就仔細學形體、走路姿勢,看了大量歷史文獻

這樣體驗下來,通常,【形】都做得不錯,但角色的情感、成長就很難把握了。

就說曹皇后吧,江疏影的理解很淺。

身為後宮之主,曹後是不得不端著架子維護賢德的名聲,她把對仁宗的愛壓在心裡,壓抑自己的孤獨。

但江疏影卻說,曹皇后是一個情商低,不會撒嬌談戀愛的女孩子

她認為,如果有人開導皇后,她就不會和仁宗錯過很多年

更別提二次創作豐富角色了。編劇有bug的情況下,好的演員是可以和導演編劇溝通,把角色變得合理化的。

黎耀祥就曾經說過:他們說很多事情都不合理,又埋怨劇本中的對白怎樣,甚至怪責很多東西都不配合他們,然而,他們有沒有反省過自己?他們是否已經做得很好?對劇本的理解又有多少呢?對生活的認知又有什麼呢?

比較極端的例子——演她好姐妹的童瑤。

拍《如懿傳》,纏著導演邊改邊拍,把咄咄逼人高貴妃演得奶凶又可愛

江疏影,倒也經常和編劇導演討論角色。

但從曹皇后、王漫妮的呈現來看,好像真沒討論出啥。

本來,意識到自己天賦不足蠻好的,偏偏,江疏影又高估了自己後期的努力成果,奮鬥的方向錯了。

知道自己最適合演的什麼樣的角色,但她又想探索更多的領域

她說,自己是個自私的自嗨型演員。

「我覺得我想演某個角色,比別人希望我去演的角色要多。」

她信心滿滿,「對我來說,沒什麼不可能的!#也不是上海女演員都這卦吧#

網友噴她演得差,沒事,身邊人會誇她演得好,給她自信。

《三十而已》的導演說,劇播完,觀眾一定會對你有更多的認可!

她覺得自己每部戲都有進步,還想看看自己能進步到什麼程度(?)

公司的宣傳重點說演技,粉絲也會幫忙反黑

《清平樂》收官時,被網友質疑的江疏影還寫了篇長文顧影自憐。

別人都在寫對角色的理解和感悟,只有她po出「一個怎麼捧都不紅的女演員的獨白」,字裡行間充滿了不甘心和委屈。

自身業務能力反省不多,更多的是怪大眾不買帳,懷疑觀眾只是討厭自己這個人,把自己得不到認可的原因歸結為「我不夠紅」,「我還沒有頂級資源」

江疏影的資源,還不夠好麼?

頂著海歸的帽子回來,就參演了趙薇的處女作《致青春》。

雖然趙薇嫌她老氣

但最後還是用了外形並不符合學生形象的她

之後,繼續開掛,老中青三代演員,只要是圈內火的,她幾乎都合作過。

現代都市劇有《一仆二主》《長大》《好先生》,跟她搭戲的是張嘉譯、閆妮、孫紅雷這樣的演技派

都市情感劇也不少,《旋風十一人》合作前男友胡歌,《戀愛先生》搭靳東,《一路繁花相送》配鍾漢良

流量大戶也有:和楊洋有《全職高手》,和李易峰有《我在北京等你》

還不夠?

拍了這麼多作品還是只有一個江萊卻又沒有將來,問題到底在哪?

想獲得認可,會挑團隊選本子是關鍵要素,但就算合作到了頂級班底,演技能撐得住嗎?

放職場,比如M店,江疏影或許真能拼出事業,可惜,她做的是演員。 演員有上進心是好事,但更應該找準定位

張藝謀說過:一個演員的成功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祖師爺賞飯吃(經驗型),另一種是老天爺賞飯吃(天賦型)。

江疏影,8年了,比下有餘,比上不足。

既沒演員的敏銳度,又沒認清自己的真正能力。想要得更多,反倒暴露得越多。

她無法賦予角色生命,每個狀態都是「刻意要求」自己做到。能演大開大合的情節,卻無法用細節構造人物內心,完成邏輯。

做演員,從來不是比拼表面的喜怒哀樂。

江疏影需要做的,是正兒八經地挑一部合適的劇,從自己能駕馭的程度慢慢練起。

不然,也就只能跟自己自嘲的那樣,做個「捧不紅的女演員」了。

覺得《二十不惑》也要爛尾的撰寫 | 何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