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深夜看這部劇

2019-07-28     電影通緝令

為什麼?

因為會餓。

美食,是日劇永恆的母題。

從經典的《深夜食堂》《孤獨的美食家》,到後來的《小森林》《問題餐廳》,日劇創作者們不斷用影像,探索著食物本身以及其背後的意義。

美食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今年,劇迷們又迎來了一部美食題材的新日劇——

《昨日的美食》





《昨日的美食》改編自日本漫畫家吉勇史的同名漫畫。

作為美食家,吉永史的漫畫作品中經常出現各種美味的料理。

在《昨日的美食》之前,她最出名的作品,就是《西洋古董洋果子店》了。

這部作品在2001年翻拍成了由瀧澤秀明、藤木直人和阿部寬主演的日劇,在2008年又被改編成了朱智勛和金材昱主演的韓國電影。



韓版《西洋古董洋果子店》


《昨日的美食》早在今年4月就在東京電視台以深夜劇的形式完成了首播,不過直到最近才迎來了大結局。

這部持續了近三個月的劇集,如今在豆瓣仍然擁有8.7的高分,也證明了它的水準。




《昨日的美食》的主角,就是海報上兩位各自端著菜肴的男人。

西島秀俊飾演的筧史朗,45歲,單身,律師,無數人的理想型。就像他的律師同事說的,表面看上去,史朗應該過著富裕而小資生活,就算日常的晚餐也要在精品超市買最貴最優的食材。


可事實上,史朗每天必逛的不是精品超市,而是特價賣場,他熟稔每一種食材的最低價格,連6日元的差價都要精打細算。




除了買到優惠的食材,另一件能夠讓史朗開心的事情,就是每晚親自下廚,料理當天的晚飯了。

法律專業出身的他本可以找一份雖然忙碌但薪資優渥的工作,但相反,他卻找了一個並不算頂尖的事務所,每天接觸的也都是雞毛蒜皮的民事訴訟,為的只是能夠按時下班回家,做一頓完美的晚餐。




僥倖和人生之間,史郎選擇了後者:

儘管生活算不上有多成功,卻過得舒適、坦然。

只有在烹飪的時候,平日不苟言笑,高冷傲嬌的他,才會露出由衷的笑容。




故事的另外一位主角,是由內野聖陽飾演的矢吹賢二。

相比史郎極簡寬鬆的性冷淡穿搭風格,身為理髮師的賢二外表顯得更加粗獷,卻總是花外套格子衫加身,熱衷於緊身褲,一眼望過去,顯得無比風騷張揚。




他的性格也像外形一樣隨性自由:與精打細算的史郎不同,賢二想到什麼就會直接買下來,年過四十卻沒什麼存款,一直寄宿在史郎的家裡。

然而,史郎和賢二不僅是同居的室友,更是一對同性的戀人。




表面上看,兩人之間攻受立現:

史郎高冷強硬,照料著賢二的日常起居,督促著對方保持身材保持健康;




而賢二的內心粗線條下,住著一個愛撒嬌的少女,隨隨便便一張截圖,都能感受到他身上的那股妖嬈:




可實際上,少女心爆棚的賢二卻在第一集就提到,他才是負責進攻的那個哦!




兩位主角不僅外形、性格迥異,對待同性戀這件事情的看法上,也有著分歧。

史郎喜歡隱藏同性戀的身份,他不想成為人群的焦點受到議論,所以總是避免在公眾場合表現出自己的性取向;

而賢二則比較開放,毫不掩飾對史郎的喜愛與崇拜,即便是在大街上也要親親抱抱舉高高。




或許是因為性格的差異,這對戀人平時很少簡單直接地表達心意,對外人如是,對彼此亦如此。

於是,兩人在劇中就奉獻了許多幽默的內心戲橋段:

史郎去鄰居家做客吃西瓜,擔心別人從吃西瓜的方式看出自己是同性戀。

一件簡單的小事,被放大成一場持續許久的內心鬥爭,簡直是戲精本精。




賢二內心同樣豐富,不小心偷看到男友手機上的簡訊後,就開始擔心對方是不是重新開始和女性談戀愛,於是喬裝打扮實施跟蹤,尷尬窘迫又忐忑的樣子可愛又真實。




其實在整部劇中,這兩位男主角,沒有說過太多的情話,也幾乎沒有任何親昵的動作。

但他們彼此之間的情感,全靠美食來傳遞與表達。

細膩的幸福與說不出口的愛,都具象成為一餐簡單的飯菜。




儘管史郎總是叨念,賢二不是他的理想型,但食物,總是能夠暴露他的真心:

他日常會默默記下賢二愛吃的食物,遇到降價會毫不猶豫地買下來;




他也會在每年的聖誕節,重複做相同的一桌餐,為紀念他和賢二同居的開始;




每次爭吵後,史郎也都會默默地做飯,端飯,靜待對方的品嘗——說不出口的歉意,全部藏在了美食中。

而賢二雖然嘴上說著不要,可身體卻很誠實地抬起了筷子,在咽下美食的那一刻所有委屈與不快也全部煙消雲散。





世界上,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而在那些微妙而美好的情愫之外,劇中的美食,也確實讓人無法辜負:

材料豐富的什錦飯,




清淡的竹筍炒雞蛋,




適合夏天的涼麵,




嬌艷甜蜜的草莓醬,




醇香厚實的千層面,




就連普普通通的泡麵,都因為誘人的食材搭配,讓人充滿了食慾,




這些美味的料理,僅僅是看著,都會感到非常幸福啊!

而這,不就是美食劇的最大樂趣嗎?

就像這些食物一樣,《昨日的美食》的劇情,也非常清淡。

劇集的故事,很少有激烈緊張的戲劇性衝突,講述的反而都是生活中最日常最普通的小煩惱與小確幸。

因為人到中年,兩位同志對人生與情感的理念與態度,也往往透著一種「年齡感」:

史郎深知這輩子不可能有自己的孩子,所以儘可能地從日常開銷中縮減和節省,為自己存好養老金;




對於同賢二的戀情,史郎也會很理性地表示,考慮到年齡和分手的成本,他不會主動提出結束關係。




而他們與家人的關係,在情節中同樣有所展現:

生在傳統家庭,史郎明白父母已經接受了自己同志的事實,卻仍然無法理解「同志」的本質含義。


母親將同性戀等同於罪犯,而父親仍然試探地詢問著他,為何不試著和女人結婚。




這或許,也是現實中同志群體會面臨的困境與煩惱。

但好在《昨日的美食》並沒有激化這層矛盾,相反,它更加著重表達親人之間那份無法抹消的羈絆。

儘管不理解,史郎的父母仍然嘗試著了解自己的兒子,他們會鼓勵兒子在職場大膽出櫃,也儘可能地接受兒子的另一半;





史郎雖然與父母之間存在隔閡,可是也會儘可能地替他們分擔焦慮,努力成為獨當一面的律師,就是為了讓兩位老人放心。




這種沒有被挑明,卻充斥在交往細節中的溫情,同樣也適用於史郎與賢二。

作為年過四十並且同居三年的戀人,他們早就沒了最初的激情與轟烈,也少了耳鬢廝磨的纏綿,更多的是融化在一言一行中的淡淡喜歡。




他們的愛情,是不願意對方拿重物時的體貼,是專程買對方心儀口味的冰淇淋時的寵溺,是對方生病時努力照顧時的關心……




如同大部分美食劇一樣,《昨日的美食》中食物是面子,而真摯柔軟的情感,才是劇集的里子。

在一餐一食,一蔬一飯中,細細品味生活的千種滋味。

這樣秀色可餐的美好故事,再來一打都不會膩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Sd-lPmwB8g2yegNDemi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