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抗疫復產典型事跡③」一場與時間賽跑的「逆襲」戰役——盛虹控股集團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紀實

2020-03-18   中國企業報

編者按:2月23日,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運用多種形式講好中國抗疫故事,廣泛宣傳各方面的感人事跡。在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特別指出「抗疫復產」中「要發揮好企業家作用,充分調動企業家積極性創造性」。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中,企業家們敢於擔當、勇於突破、善做善為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廣大企業積極支援抗疫一線,在物資生產供應、物流運輸保障戰線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們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踴躍捐款捐物,彰顯責任擔當和家國情懷;他們聽從政府指揮,精心組織、全力以赴地開展復工復產,奮力實現「抗疫復產兩不誤」。

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是政府與企業、企業家之間的橋樑,承擔著宣傳落實政策、為企業與企業家服務的職責。為了進一步貫徹中央的新指示新要求,更好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推出《企業抗疫復產典型事跡》專欄,系列宣傳報道抗疫復產中企業和企業家的突出貢獻,讓更多的人了解他們的優秀事跡,展現他們的決心與勇氣、作為與擔當。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社會受到巨大衝擊。在與這場疫情戰鬥的過程中,盛虹控股集團以果斷有效的措施迎戰,以爭分奪秒的勇氣出擊,上演了一場與時間賽跑的「逆襲之戰」。

96小時內幫助破產企業復產、數千噸防疫物資原料滿負荷生產「保供」、經濟運行受阻時化危為機外銷「逆勢」增長……在疫情的洗禮中,盛虹控股集團跑出了中國企業的韌勁和智慧。

96小時跑出「加速度」

3000萬專項資金「復活」破產口罩廠

「昨天下午原料就已經到貨,今天一大早工人和志願者就已經到位。到現在2個小時左右,我們已經生產了上萬個口罩。」

2月4號,在蘇州汾湖高新區的剛松防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線上,20多名工人正一刻不停地生產著防疫物資。誰能想到,就在幾天前,這家企業正在吳江人民法院進行破產清算,已經整整停工570天。

從處於破產清算到恢復生產僅僅用了96個小時。

考慮到當前疫情緊急,後續仍需要大量口罩等防護產品,而剛松防護具有生產口罩的資質,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後,1月28日,吳江區人民法院依法許可破產企業恢復生產。隨後,吳江法院、地方政府水電氣等保障部門突破層層阻礙,迅速恢復企業水電供應,只為能在當前的疫情防控中多盡一份力。

法律上得到了許可,但是剛松防護已經停產了570天,這意味著企業從資金、原料採購、設備採購到人員及運營等,每一個環節都已停頓,處在除了廠房和一些設備,要人沒人,要錢沒錢的境地。

面對兇猛疫情,1月30日,在了解到剛松防護具備復產的能力後,盛虹控股集團立即展開了一場「復活戰」。

當天上午,集團管理層通過電話會議,迅速制定出「復活」這家企業的行動方案——開設防疫專項帳戶,劃撥3000萬元專款,用於剛松防護重新投產的設備採購、原料採購、人員成本等所有生產運營費用;由集團黨委直接牽頭,成立復產幫扶專項組,直接駐廠參與企業的內外部協調、採購、投產等各項工作。

30日下午,專項組與吳江區政府相關部門對接溝通,「復活」戰役全面打響。

經過4天的努力,2月4日,剛松防護第一條生產線已經可生產KN95口罩2萬個,一次性無紡布口罩10萬個。「我們已經停產一年多時間,這次從政府作出許可到原料、設備和人員到位,用了不到4天時間就讓第一條生產線可以投產,這個速度我也沒想到。」剛松防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蔣紅元說道。

一天打了200多個電話

800噸防疫物資原料順利發貨

「EVA熱熔膠還有貨嗎?請想想辦法給我們發一批吧,再不到貨就得停產了!」2月3日上午,斯爾邦石化EVA銷售主管龍雨騰接到浙江一家防護服粘合劑生產廠家採購負責人的求助電話,因為疫情防控需要,這家企業近期都在滿負荷生產,為下游防護物資企業供應粘合劑,目前庫存已經所剩無幾,急需800噸EVA熱熔膠產品。但因為疫情交通管控、物流不暢,廠家多方採購都沒能成功到貨。

接到電話後,龍雨騰立即與生產、物流部門成立應急小組,優先調度產品出廠,並與兩地政府部門協調溝通,當天就取得車輛通行證。為確保防疫物資原材料儘快運抵下游企業,不到10個人的應急小組,一天之內打了200多個電話進行多方協調。

在兩地各級政府部門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2月4日一早,滿載EVA熱熔膠產品的運輸車輛陸續出廠。龍雨騰長舒一口氣,他在朋友圈裡上傳了自己的工作照片,配的文字充滿著驕傲:我發出去的產品,是用作醫護人員防護服的粘合劑,希望早日抵達下游廠家。我們一起加油!

機器連軸轉,人在「加速跑」。在斯爾邦中央控制室的螢幕上,各個生產裝置的數據一覽無遺,這些裝置正開足馬力,滿負荷穩定運行。公司總經理白瑋表示,由於節前針對疫情制定了比較合理的生產計劃,公司生產所需原料和在崗人員都比較充足。「春節假期斯爾邦石化共有1500餘名員工堅守一線。在做好自身防控工作的同時,我們針對疫情,通過調整計劃、挖掘產能,重點保障醫療防疫物資原料的生產供應。」白瑋說。

同樣是在盛虹石化產業園內,集團旗下虹港石化年產150萬噸PTA(精對苯二甲酸)的生產裝置正在平穩運行,一袋袋成品在車間內打包後,通過陸運和水運發往江浙一帶的化纖、聚酯生產廠家,為下游企業生產提供充足的原料供應。

2月份,集團旗下斯爾邦石化日均產能提升到5500噸,旗下虹港石化全月完成訂單12.55萬噸,超計劃生產1萬噸,保障了下游近2000家企業的原料供應。可謂一廠馬達飛轉,千企活水涌流。

7天升級4版應急預案

科學應對助力企業訂單逆勢增長

「我的手機快沒電了,稍等我馬上給你回過來。」從除夕開始,曹志霞也記不清這句話說了多少遍。14%、27%、9%……這些數字,是在微信交流群當中,曹志霞發送的工作截圖里顯示出的手機電量,在過去1個多月里,同事們發現的這個細節,成了曹志霞的標籤。

由於企業是連續生產,疫情發生後,四個廠區還有上萬名工人在崗,作為盛虹化纖板塊的人力資源負責人,曹志霞的擔子變得異常繁重。採購口罩、買消毒水、員工分餐、排查信息……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4小時的她,電話和微信幾乎沒斷過,隨身帶著兩個充電寶也扛不住手機一直缺電。

像曹志霞一樣,盛虹控股集團上下齊心抗擊疫情的勁頭,卻始終保持電量滿格。

1月22日,盛虹控股集團迅速做出反應,成立由董事長為第一負責人、各公司總經理、各主要職能部門負責人等為主要成員的防疫指揮小組,緊急制定防控機制和應急預案。針對人員去向及接觸情況全面摸排、進出單位管理、生產現場疫情防護、工作人員安全防護等方面工作進行全面部署。

隨著疫情形勢不斷嚴峻,隨後的7天時間內,盛虹控股集團連續修訂升級了4版應急方案。不留一個死角、不落一名員工、不少一個環節。

由於響應時間早,防控措施得當,盛虹控股集團旗下的石化、紡織、能源幾大板塊近3萬名員工無一例感染。2月初,企業的應急防控措施由當地政府在轄區內廣泛推廣,成為指導其他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的樣板。

科學有效的防控措施,為企業迅速恢復產能贏得了時間和空間。在各級政府的「綠色政策」護航下,企業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出口量出現逆勢上揚。

盛虹旗下的石化板塊,新開拓日韓、南亞等海外市場,前兩個月,僅丙烯腈一個產品,就完成了3批訂單的出口,總量達到3700噸。3月份,還有上萬噸產品銷往海外,月均出口增幅將超過18%以上。

得益於當地政府快速制定的支持外貿企業的措施,盛虹化纖及時爭取訂單,快速出貨,在2月份創出外貿月銷量歷史最高的好成績。第一季度海外訂單量,預計較去年同期也要增長5%左右。

與此同時,面對國內市場的產銷受阻,企業迅速組織信息化部門,完善線上營銷管理系統、物流網絡平台的建設和應用,通過手機端進行訂單預約、入場裝貨、自助出廠等措施,整個過程僅需3小時即可完成,時間縮短了一半以上,大大提高產銷效率。2月底,隨著下游廠家陸續復工復產,公司銷售合同簽訂量增長迅速,丙烯腈和環氧乙烷產品長周期合同簽訂率達100%,其他各主要產品訂單量也超過80%。

「疫情雖然兇猛,但我們完全可以把它看作是市場不確定性因素的一個極端特例,這也是檢驗企業化解風險的一次絕好機會。我相信,經過這次戰役,能讓中國企業更有信心、也更有勇氣去面對更大的不確定性!」盛虹控股集團董事長繆漢根表示。

中國企業報獨家首發:

宋志平,講述人生和做企業的三個基點——學習、創新、責任。

共3.5萬字,十次連載。

敬請持續關注。

·關於開展「全國企業防疫攻堅戰優秀故事展播」活動的通知

·關於開展全國企業防疫法律知識競賽的通知

·關於開展「全國防疫攻堅戰最佳惠企金融機構」評選的通知

企業抗疫復產典型事跡

為了進一步貫徹中央的新指示新要求,更好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推出《企業抗疫復產典型事跡》專欄,系列宣傳報道抗疫復產中企業和企業家的突出貢獻,讓更多的人了解他們的優秀事跡,展現他們的決心與勇氣、作為與擔當。

編輯:米果。

在這個時代,我們以傳播信息、分享知識為已任。

微信關注中國企業報公號:zgqybnews,關於財經你想知道的這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