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十大名劍排行(上)——幹將莫邪並列

2020-09-30     生活中演戲

原標題:中國古代十大名劍排行(上)——幹將莫邪並列

第十、承影

承影是一把精緻優雅之劍,相傳出爐時,"蛟分承影,雁落忘歸",故名承影。後有由春秋時衛國藏劍名家孔周收藏。

上古名劍,十大名劍之一。曾為商天子、春秋時衛人孔周所有,與含光、宵練齊名,並稱商天子(王帝君主聖帝)三劍。商天子三劍,從辭源角度看,「商天子三劍」本是一個哲學的用語,以上古存在的三把神劍喻道,它首出於《列子·湯問》篇。

《列子.湯問》:「孔周曰:『吾有三劍,惟子所擇。……二曰承影,味爽之交,日夕昏有之際,北面察之,淡炎焉若有物存,莫有其狀。其觸物也,竊然有聲,經物而物不見』。」《文苑英華.唐并州都督鄂國公尉遲恭碑銘》:「蛟分承影,雁落忘歸。」

第九、純鈞

純鈞劍,十大名劍第九位。銅錫合金,是一把尊貴無雙的劍。相傳為春秋戰國時期越國人歐冶子所鑄。

《越絕書·外傳記寶劍》「歐冶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鑄成五劍,一曰『湛盧』,二曰『純鈞』,三曰 『勝邪』,四曰『魚腸』, 五曰『巨闕』」「……揚其華,如芙蓉始出,觀其紋,爛如列星之行,觀其光,渾渾如水之溢於塘,觀其斷,岩岩如瑣石,觀其才,煥渙如冰釋,此所謂純鉤耶。」

第八 、魚腸

劍名魚腸(十大名劍中勇絕之劍),為專諸刺王僚時,置之魚腹中而得名。劍雖利刃,然未有諸書所謂之神。所謂為歐冶子、幹將之流所鑄云云,皆諸家附會之妄言,未見正史。見於司馬遷《史記.刺客列轉》。

《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使專諸置魚腸劍炙魚中進之。"意謂極小之匕首,可藏置於魚腹中。《吳越春秋》:"吳王得越所獻寶劍三枚。一曰魚腸,二曰磐郢,三曰湛瀘。"一作"豪曹"。一說謂劍之文理屈襞蟠曲若魚腸。見《淮南子·修務訓》:"夫純鉤魚腸之始下型,擊之不能斷,刺之不能入"漢高誘注。參閱宋沈括《夢溪筆談·器用》。

並列第七、第六 幹將、莫邪

幹將、莫邪是古代傳說的兩把劍,十大名劍之一。幹將、莫邪是幹將、莫邪鑄的兩把劍。幹將是雄劍,莫邪是雌劍。幹將「采五山之鐵精,六合之金英」,以鑄鐵劍。三月不成。莫邪「斷髮剪爪,投於爐中,使童男童女三百人鼓橐裝炭,金鐵乃濡,遂以成劍」。

"幹將莫邪"其最早的文獻記載在漢代劉向《列士傳》和《孝子傳》中。幹將、莫邪是幹將和莫邪鑄的兩把劍,幹將是雄劍,莫邪是雌劍。幹將莫邪是兩把劍,但是沒有人能分開它們。幹將莫邪是兩個人,同樣,也沒有人能將他們分開。幹將與莫邪被稱為摯情之劍。

幹將,春秋時吳國人,是楚國最有名的鐵匠,他打造的劍鋒利無比。楚王知道了,就命令幹將為他鑄寶劍。後與其妻莫邪奉命為楚王鑄成寶劍兩把,一曰幹將,一曰莫邪(也作鏌鋣)。由於知道楚王性格乖戾,特在將雌劍獻與楚王之前,將其雄劍託付其妻傳給其子,後果真被楚王所殺。其子成人後成功完成父親遺願,將楚王殺死,為父報仇。

《列士傳》:幹將莫邪為晉君作劍,三年而成,劍有雌雄,天下名器也。乃以雌劍獻君,留其雄者。謂其妻曰:「吾藏劍在南山之陰,北山之陽,松生石上,劍在其中矣。君若覺,殺我。爾生男以告之。」及至君覺,殺幹將,妻後生男名赤鼻,具以告之。赤鼻斫南山之松不得劍,思於屋柱中得之。晉君夢一人,眉廣三寸,辭欲報仇,購求甚急。乃逃朱興山中。遇客欲為之報,乃刎首。將以奉晉君。客令鑊煮之頭三日,三日跳不爛,君往觀之,客以雄劍倚擬君,君頭墮鑊中,客又自刎,三頭悉爛,不可分別,分葬之。名曰三王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Rxna3HQBd8y1i3sJcQD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