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海南解放70周年 | 黃振亞:戎馬一生血染天涯

2020-04-24     南海網

黃振亞1905年出生於儋縣海頭區新洋鄉新坊井村。1923年秋,他考進廣東省立第一中學,後來又到上海國立勞動大學讀書。黃振亞在廣州讀書期間,正是第一次大革命的高潮,他積極投身到革命運動中去,於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6年1月,中共廣東區委派遣黃振亞、黃金容、張興等為特派員,返回瓊崖儋縣從事革命工作,在縣城新州鎮成立儋縣特別黨支部,黃振亞為支委。

1930年五六月間,陵崖縣委派共產黨員林克澤找到老黨員吳干中以及黃振亞、陳海萍等人,成立新市、港口兩個黨支部,黃振亞擔任新市黨支部書記。

1936年春,中共儋縣縣委書記李漢等人,潛入新坊井村與黃振亞取得聯繫,任命黃振亞為海頭區委書記。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黃振亞發動和領導海頭地區組建了一個抗日武裝中隊。後由黃金容、張興、黃振亞等率領部隊參加著名的「雲龍改編」。改編後,黃振亞擔任廣東民眾抗日自衛團第十四區獨立隊行政書記。

1939年5月11日上午,國共聯合武裝力量500多人,在儋縣洛基到東成途中的黑嶺包圍並伏擊日軍。時任瓊崖抗日獨立總隊第三大隊大隊長的黃振亞得知黑嶺戰況,立刻率部前往增援。他觀察戰局後,決定將兵力分成四隊,三隊分左中右三路從日軍背後猛攻,另外一隊則等增援戰打響後搖旗吶喊,造成援軍漫山遍野而來的聲勢。此戰,日軍狼狽敗退。

1939年6月9日,日軍糾集了儋縣日偽軍大部分的兵力進攻抗日村莊翰苑村,黃振亞率領大隊迅速前往增援,把敵人打得潰不成軍。

1939年秋,黃振亞調回獨立總隊部,協助馮白駒總隊長處理日常行政事務。1940年4月,瓊崖特委決定在儋縣組建第六大隊,出任大隊長的黃振亞返回儋縣,在抱舍墟與日軍發生遭遇戰,在戰鬥中不幸犧牲,時年35歲。

(南國都市報、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記者田春宇整理)

原標題:黃振亞:戎馬一生血染天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RquFqnEBnkjnB-0z7fu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