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間創下10多項跳繩世界紀錄 這所鄉村小學創造了「世界速度」

2019-07-23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近日,在挪威奧斯陸舉行的2019年跳繩世界盃比賽中,來自廣州的中國少年岑小林技驚四座。岑小林用他堪稱「暴風腳速」的跳繩成績打破了世界紀錄,更是打破了五項賽會紀錄。事實上早在2015年,小學四年級的岑小林就已經拿到了首個跳繩世界冠軍。岑小林的很多同學也是跳繩世界冠軍,他們都來自廣州七星小學,一所鄉村小學。

破紀錄!跳繩世界盃「光速少年」再奪冠

2013年以來的6年間,七星小學奪得了數十個世界跳繩冠軍,創下了10多項跳繩世界紀錄。一所鄉村小學創造了「世界速度」,他們是如何做到的?跳繩夢之隊是如何煉成的?



在今年7月1日至7月13日在挪威奧斯陸舉行的跳繩世界盃賽上,來自廣州花都17歲的岑小林,一人「單挑」兩個比賽項目,其中3分鐘單搖跳繩以570.5次的成績奪得冠軍,並打破了他去年自己創造的568次的世界紀錄。



廣州花都跳繩隊隊員 岑小林:因為這次有國內外很多高手都聚集在一起,所以說心裡還是有點緊張的。因為我有很多個項目,每個項目都是這個比完賽就到下一個項目,所以我就非常抓緊時間去熱身。我勝在速度方面,因為我個子矮,身子要很短才搖得快。

本次跳繩世界盃比賽共吸引了來自世界26個國家和地區的975名運動員,參賽規模創歷史之最,而代表中國跳繩隊出戰的,涵蓋了國內18支隊伍。在中小學組別中,由廣州七星小學和花東中學組成的廣州花都跳繩隊一共獲得了37個單項冠軍,6個全能項目獎牌。

廣州花都跳繩隊隊員 岑小林:跟他們比,我們速度要比他們厲害,不過他們花樣要比我們厲害很多。因為我們中國主攻的是速度。



廣州七星小學體育老師 賴宣治:我們中國隊在賽事中,刷新了9項賽會紀錄,我們花都區代表隊就獨領了7項賽會紀錄。學生覺得這是很難得的機會,他們覺得能為國爭光都是一件無比光榮的事情。

「跳繩名校」里大多是留守兒童

憑著一根小小的跳繩,孩子們跳出了小操場,站上了大舞台,讓全世界看到他們的健康開朗、自信陽光。體育就是一個無國界的大舞台,更是你我他最好的生活陪伴。可能很多人想不到,這群孩子們當中很多都是留守兒童,或者是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而他們的變化正是從手裡的那根跳繩開始的。



七星小學是一所鄉村小學,全校400多名學生中,有將近一半的孩子是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



廣州七星小學校長 張有蓮:他們都是農村來的孩子,而且就是在周邊種菜、種綠蘿,還有一些養殖等等那些,都是大山裡邊來的農民子弟。所以來到這裡,我們的學生都缺乏自信心,也就是好像陌生人來到我們學校,他只會躲,不敢主動去打招呼。

岑小林的老家在貴州,從小在大山深處長大,前些年跟隨父母打工來到廣州花都,初到異鄉,原本內向的小林變得更加沉默寡言。

廣州花都跳繩隊隊員 岑小林:我是很靦腆的,不太愛說話,也不願意跟別人交流。

岑小林小學時就在七星小學讀書,當時的校舍還很破舊,泥濘的操場很難進行規範的體育訓練,留下教書的老師更是越來越少。

七星小學校長 張有蓮:(學生)最少的那一年是153人,我只有語文、數學、英語這些老師,所以其他那些學科都是兼任的。

2010年,作為七星小學第一次招聘的體育老師,賴宣治成了學校里唯一一個大學畢業的老師。



廣州七星小學體育老師 賴宣治:我是第一個來到這裡的大學生,也是這個學校16年來首個新招聘進來的體育老師,所以當時我的壓力也非常大。當時我就跟校長說,我說給我五年的時間,一定把這個學校的體育搞起來。

然而,大學籃球專業的賴宣治剛到這裡就面臨了十分尷尬的狀況,無論是籃球、足球還是田徑,由於環境和資金所限,這些傳統體育項目,在這個鄉村小學裡都很難開展起來。

廣州七星小學體育老師 賴宣治:我們當時全校師生才147個人,你想想一年的人均經費非常有限的。我當時跟校長溝通的時候,校長說一年只有十多萬元。你想想,一年十多萬元的費用撥下來的話,它還要除去水電費、辦公經費,還得要這些雜工保安的費用,你想想哪裡還有錢去開展這些體育(活動) 購買器材這些呢?

教練苦研跳繩 帶學生「跳」出鄉村

過去的七星小學,可以說是要啥沒啥。硬體破、學生少、老師更少,能維持日常教學,讓孩子們把書念好就不錯了,哪有工夫搞體育呢?可越是這樣越邊緣,窮不思變,就會越來越窮。

2013年,在廣東教育改革政策的支持下,七星小學也得到了一些資金支持,教學樓和操場也進行了翻新改造。然而,校園硬體的變化仍然沒能讓孩子們變得自信快樂起來。校長張有蓮和體育老師賴宣治都在想,在資金和場地條件都很有限的情況下,怎樣才能改變原有的狀況,調動起孩子們的積極性呢?

因為籃球和足球都受到場地限制,孩子們平時沒有可以撒歡兒的體育項目,這種情況下,形式簡單又不占地方的「跳繩」,成了再合適不過的選擇。

廣州七星小學校長 張有蓮:可不可以把我們邊遠的農村小學,都變成一個有品牌的、有特色的、有地位的學校,就是這樣來想。但是我們怎麼來做,看到一些外地生,他就有一種不怕苦、不怕累,也很聽話,這一種性格裡面,其實我們就想看一下能不能培養一些跳繩運動員參加比賽,我們試一下。



然而,這個點子也讓賴宣治的心裡直打鼓,從沒經過跳繩專業訓練的他,當時並沒有信心能帶孩子們一起把跳繩練出成績。

七星小學校長 張有蓮:一些人笑他,你這個大塊頭,用我們的方言來說,你這個大個,你都能跳繩,豬都可以爬樹了,氣著他或者怎麼樣。

廣州七星小學體育老師 賴宣治:他越說我不行 我越要證明給他們看,所以當時就憋著一股勁,天天上網去找資料,去學習,不斷去想,其實我當時可以用瘋癲來形容自己。我在2013年到2014年這兩年當中,我對跳繩可以說是瘋癲地去,每天我就想怎麼把這幫孩子教得更好,每天就想怎麼跳得更快。

查資料、下載視頻反覆研究,賴宣治逐漸摸索出了一套跳繩教學的方法。然而,很快他又面臨了另一個難題,經費不足、買不起訓練用的繩子怎麼辦?

廣州七星小學體育老師 賴宣治:因為學校沒有錢,我就把電線那些材料都收集起來,都嘗試過,做了無數次,後來我發現,原來我想找的東西,就是剎車線,很細,有些硬度在那裡,非常適合(做)跳繩。

一邊看視頻、研究改進教學方法,一邊帶著孩子們刻苦練習,每天早上6點半,賴宣治都會和大家一起訓練跳繩,一天下來要練六七個小時。

廣州花都跳繩隊隊員 岑小林:當你慢慢去學會一個動作,會獲得一些成就感,就會越來越喜歡上跳繩。



2013年,他們第一次參加比賽就包攬了80%的金牌。第二年,參加安徽的全國性跳繩比賽,他們拿到了團體總分第一和36塊金牌。七星小學跳繩隊,從此,一鳴驚人。

七星小學 校長 張有蓮:我們的學生,個性或者性格也改變了,原來是不敢說話的,不願意同人家交流的,現在好像小鳥一樣的聲音。看到這一種變化,我做校長的就是說,原來繩子不光是能拿到成績,而且能改變學生的一些不良習慣。

跳繩帶給孩子們的變化,不僅僅是開朗和歡樂,在刻苦訓練的同時,也能以積極專注的狀態去投入文化課學習,從過去對什麼事都提不起興趣的樣子,逐漸變得自信、熱情起來。

七星小學校長 張有蓮:跳出一種自律,還有一種自信,還有一種頑強的自信心來,原來跳繩和學習成績是相輔相成的。

岑小林小學畢業後升到了鎮上的花東中學讀初中,他和同學們都把跳繩訓練保持到了初中。七星小學和花東中學共同組成的花都跳繩隊,在賴教練的帶領下,囊獲國內外跳繩比賽的眾多獎項,成了響噹噹的少年強隊。最近,剛從挪威參加完跳繩世界盃賽 回到廣州的隊員們 也沒有顧上休息,頂著近40度的高溫,馬不停蹄地開始新一輪訓練,備戰7月18號開始的全國跳繩聯賽總決賽。



廣州七星小學體育老師 賴宣治:他們並沒有什麼天賦,但是我有一樣東西別人是比不了我們的——我們後天的努力。當自己是最笨的一隻鳥,我比別人先飛,飛得比別人更多,總有一天我也能飛到,翱翔天空,我是這樣想的。體育不僅僅是爭金奪銀,鍛鍊身體,原來體育可以改變人生,改變孩子的命運。

跳動夢想 改變命運

一所鄉村小學,因為一個體育項目進入了國際視野,成了跳繩名校、冠軍搖籃。七星小學的故事真的是勵志又傳奇。有網友就說,這簡直就是現實版的《放牛班的春天》,還有網友說,這故事拍成電影絕對不輸《摔跤吧爸爸》。我想,這個故事之所以讓網友們激動,是人們從中看到了一所鄉村小學的逆襲之路。

一根跳繩改變了孩子們的生活,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其實打開大門的這把鑰匙每個人手裡都有,把一件事做到極致,它就成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世界就會記住你的名字。孩子們看到了世界,世界也看到了他們,看到了他們所在的廣袤鄉村,看到了廣袤鄉村中還有無數的中國孩子,身上有無窮的可能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RPKDHWwBmyVoG_1ZHK1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