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寧區網格化管理化管理 助力無物業小區疫情防控

2020-02-09     南寧政法

平安南寧網邕寧訊(通訊員 覃捷)為持續加強轄區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力度。廣西南寧市邕寧區針對老舊小區多,無物業管理的情況,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多渠道聘請臨時物管進駐無物業小區參與疫情防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網格管理層層分包落實責任

在邕寧區蒲廟鎮,建成區內相對老舊的無物業小區達到136個,居民絕大多數以本地居民為主,居民人數達2萬多人,小區分布十分分散,給管理帶來了較大難度。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邕寧區黨委、政府始終以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為行動宗旨,提前部署,靠前指揮,積極整合各方資源,做好轄區內無物業小區的疫情防控工作。

邕寧區政府將建成區實行網格化管理,針對無物業小區,社區採取「一網四書四員」方式,全面管控。即:一個網格由1個城區部門負責、1名社區工作人員、1名臨時物管員或社工、1名醫務人員。期間針對不同的人群下發《隔離告知書》《隔離承諾書》《隔離解除告知書》《服務書》。對無物業小區的住戶實行「地毯式」排查,一戶不漏地做好家庭情況記錄。鎮、社區幹部對重點返鄉人員、密切接觸者及時做好思想疏導、政策宣傳、健康提醒等工作,及時疏導他們的恐慌情緒。臨時物管員或社工則做好「貨郎」「管家」,給重點返鄉人員、密切接觸被隔離人員採買物資、代辦事務等,讓其能安心在家隔離。衛生人員則是對重點返鄉人員、密切接觸者對其身體狀況實行定時定點監測,同時「三員」和重點返鄉人員、密切接觸者建立在同一個微信群,做到消息互通有無,確保第一時間掌握其身體狀況,更好的守護群眾生命安全。

居民自治熟人管理居民更放心

在鎮、社區的多方動員下,許多本地居民自發的加入到了小區臨時物管員的隊伍中。蒲廟鎮紅星社區原邕寧廣電小區是一個無物業小區,共有48戶居民在此常住。現年60歲的寧波大叔在鎮政府的動員下,成為了自己所住小區的臨時物管人員。在小區的門崗處,登記本、宣傳冊、體溫計等物品一應俱全。據了解,他們的上班時間從6:00-22:00,實行兩人輪崗,自由調配時間。針對外來車輛和人員需要進入大院走親戚的情況,門崗將對其進行身份信息的登記,並電話諮詢他所要訪問的小區住戶是否讓他進來,經過同意後,測量體溫正常後方可進入。夜晚22:00後則將大門鎖閉,由專門值守夜班的居民值班。該小區居民方孫東說:「熟人管理的好處就是他熟悉小區的情況,每一個居民他都認識,這樣就可以很好的對外來的人員進行管控,我們也放心多了。」

蒲廟鎮紅星社區虹橋小區也是一個無物業小區,在短時間招不到臨時物管員的情況下,小區居民梁啟用,主動關停了在鎮上經營的水果攤,回到小區內也成為了臨時物管人員。「要和大家一起渡過難關,戰勝了疫情,我才能更加安心的做我的生意啊。」梁啟用說道。

「社區+志願者」實現無物業小區全覆蓋

蒲廟鎮共有136個無物業小區,按照每個小區需要2-3名臨時物管員來計算,需要招募的臨時物管人員人數在400人左右。在短期內聘請這麼多的人員,對鎮和社區來說有不小的壓力。為緩解短期人員緊缺的情況。蒲廟鎮聯合邕寧區團委,以「社工+志願者」的方式,充實臨時物管人員隊伍。除各社區安排社工到無物業小區作為臨時物管員之外,邕寧區團委還發布了《致廣大青年的一封信——招募志願者》在城區內招募志願者加入物管員隊伍。蒲廟鎮共有5個城市社區,目前每個社區每日有10人左右加入志願者隊伍,其中以黨員、團員人數居多,及大地緩解了臨時物管員人員不足的壓力。截止2月1日,蒲廟鎮已經實現了136個無物業小區臨時物管人員全覆蓋。

志願者廖阿姨是住在一個有物業管理的小區,在得知需要志願者作為臨時物管員的消息後,她第一時間到社區報了名。要防控疫情,她說:「全民都在參與防控,我們也想為社會貢獻一點點自己的力量。我們希望所有的居民都要提高防範意識,只要大家都重視起來,自然能夠更好的防控疫情。」

多方聯動才能夠實現嚴防死守,不留空隙。讓疫情防控的力量跑贏病毒傳播的速度,共同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RMnILnABgx9BqZZIAOs2.html















抗「疫」一線

2020-03-01





今天我當班

2020-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