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鍋了!導致魯能崩盤的兩個丟球,到底是誰的責任?

2019-08-04   飛貓視角

昨天魯能輸球的關鍵,是兩個突然的丟球。在此前,魯能已經逐漸打開局面,正在向進球靠近,可突如其來的兩個丟球,將球員甚至現場球迷完全打懵,很長一段時間都沒緩過勁來。現在,咱們一起來看看,這兩個丟球是怎麼造成的,鍋應該扣到誰頭上。

在我昨天的微頭條評論區,很多人說是劉洋的責任,因為楊立瑜的傳中和張琳芃殺進肋部的時候,均是通過劉洋的防區完成的,一些自媒體也認同這個觀點。可是,我在whoscored網站整理數據時,卻發現劉洋不僅有1次搶斷、4次攔截的表現,而且失誤和被突破次數都是0。這些數據所反映的,與很多球迷的觀點完全不同。

為此,我專門看了一下錄像,看完後,我又加深了對whoscored網站專業性的信任度,兩個丟球的鍋,的確不該扣在劉洋頭上。說清楚這個問題,最好的方式是做視頻,但因為一些原因,視頻沒辦法做,我只能多放幾張圖片,煩請大家湊合著看吧。

先來看第一個丟球,楊立瑜的傳中的確是從劉洋這一側傳出去的,劉洋也沒能封堵。但分析丟球我們不能只看一個細節,否則很難得出客觀結論,就像國內某名宿說的,只看進球集錦,毛納爾彪也能加盟皇馬。先來看這個丟球的起點:

如圖,黃博文、嚴鼎皓、保利尼奧組成的中場三人組正在嘗試向前推進,而魯能則分別有王彤、格德斯、費萊尼對位防守。按照圖中的態勢,防守三人組沒有漏洞,再加上身後有後衛線銜接,恆大想要向前滲透並不容易。

可是,費萊尼這裡出了問題。在黃博文準備傳球的時候,費萊尼以為黃博文會尋找保利尼奧,所以突然衝到保利尼奧的身前,準備將球斷掉並就勢打出反擊。可是,費萊尼的判斷是個大失誤,因為王彤本身就已經封住了黃博文和保利尼奧之間的傳球路線,黃博文沒有傳給保利尼奧的意思,保利尼奧也沒接球的打算,否則他也不會讓費萊尼輕易地繞前。

而費萊尼這個噸位大家是知道的,衝出去就很難剎住,費萊尼只能將錯就錯,順著身體慣性撲向拿球的嚴鼎皓。這個選擇,其實就是在賭,贏了,魯能大踏步地反擊;輸了,費萊尼身後的空間讓給嚴鼎皓。不幸的是,費萊尼沒能擋住嚴鼎皓。

本來防守嚴鼎皓的格德斯,在費萊尼撲上去後,第一時間換防,切斷保利尼奧的接球路線,這裡得給格德斯點個贊。無奈嚴鼎皓隨後便沖了過來,格德斯只能上搶。這一瞬間,本來站位沒問題的防守三人組,有兩人失去了重心,球權被黃博文撿了去,黃博文沿著空當傳給埃爾克森,埃爾克森又第一時間做給保利尼奧,魯能禁區前沿的門戶瞬間四敞大開。

本來黃博文很難聯繫上保利尼奧,費萊尼這一撲,在電光火石之間幫助恆大實現了自己的目的。而此時,劉洋已經不能再跟著楊立瑜跑了,如果他去貼楊立瑜,就等於把鄭錚的左側給暴露出來,後衛線之間的縫隙也會加大,如果保利尼奧心情不好,完全可以對著球門掄一腳,對球門的危害性會更大。

劉洋只能先應付眼前的危險,暫時放掉楊立瑜。這種選擇沒有問題,只要不犯渾,哪個球員在這種情況下都是這種選擇。當然,這也讓楊立瑜獲得了傳中空間,只要他自己不失誤,劉洋便很難封住傳中路線。所以,第一個丟球的過程中,劉洋全是正常操作,一點兒多餘的辦法也沒有。

需要背鍋的是此前冒失上搶的費萊尼,這次繞前防守估計連隊友都想不到,正是他的不冷靜讓整個後防線陷入了被動。本場比賽,費萊尼的狀態的確不好,全場有6次失誤,是全隊失誤最多的球員。

再來看第二個失球。張琳芃殺到肋部的時候,的確是把劉洋甩在後面,這也讓很多球迷形成了劉洋是第二個失球的最大責任人的錯覺。咱們先來看張琳芃內切之前,劉洋的位置在哪兒:

如圖,張琳芃擲界外球,劉洋上前干擾,球擲出後,費萊尼和劉洋分別盯防楊立瑜和張琳芃。從結果來看,劉洋沒有緊盯張琳芃,讓張琳芃得到了內切機會,可是劉洋根本就沒辦法移動,因為只要他向張琳芃的方向貼過去,就等於給了張琳芃套邊壓上接應楊立瑜的機會,同樣能把劉洋甩在身後,啟動速度快的話,張琳芃甚至能從底線直接內切。

也就是說,劉洋的位置非常無奈,肋部和底線,他不得不放棄一個,而無論放棄哪個,都會給防線帶來相當大的麻煩。張琳芃沖向肋部的時候,劉洋已經落後了一個身位,很難再將其擋住。那麼這種情況,就真的一點兒辦法也沒有麼?不到1分鐘之前,魯能曾經完成過一次成功的左路防守,這次防守能告訴我們答案:

這個防守過程可以說是常規的邊路防守套路,第一先讓球停止運轉,第二協防球員迅速上前,切斷對方邊路和肋部的聯繫,最多只留給對手向後傳球的空間。我們再來看剛才的情況:

費萊尼、劉洋都是一防一,王彤在中路盯保利尼奧離得太遠,鄭錚又上不來,整個肋部是一大片開闊地帶,應該有一名球員收縮到這個位置協防。按照就近原則,該回到這個位置的是劉彬彬,可劉彬彬一直盯著身後的嚴鼎皓,而嚴鼎皓所在的位置並無較大威脅,劉彬彬完全可以回收協防,但他一直在盯著球看,再次讓後防線四敞大開,一片混亂。

第二個丟球的責任,非劉彬彬莫屬。我妄自揣測一下,幾分鐘後劉彬彬被吳興涵換下場,很可能與這次防守有關,畢竟李指導對球員的比賽態度非常看重。去年足協杯決賽第二回合,因為塔爾德利沒有及時回防,還差點兒把塔爾德利換下場,如今劉彬彬再次出現類似情況,哪怕看著吳興涵30分鐘內出現4次失誤,也要將其換下。在李指導看來,態度上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從根本上來說,魯能輸掉這場比賽,還是心態上出了問題。格德斯幾次機會沒能把握住,是操之過急;費萊尼盲目上搶,也是出於著急打反擊的心態;劉彬彬不回防,也是等著隊友斷球然後投入進攻。這種著急的心態,還是缺少核心造成的,如果蒿俊閔在場,指揮隊友控制節奏的話,比賽斷然不是這種結果。

吉爾離隊、蒿俊閔受傷,魯能的中軸線受損極大,現在也正是球隊較為困難的時期。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指出犯錯球員的不足指出,但前提是必須得客觀評價,而不是憑著自己不靠譜的直覺去亂扣帽子。如果胡亂攀咬,對球隊只會產生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