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輕鬆修飾比例?從軍裝夾克中必能找到答案

2019-11-11   TOPMEN男裝網

於大衣的美好,相信各位紳士型男們都相當憧憬,無不衷心希望自己能把大衣駕馭得遊刃有餘。
可實際上無論 Leo 費再多口水,從多個角度介紹大家該如何選擇,總有不少男士仍然對自己的身材比例不太滿意,難以自信地穿著這種經久不衰的禦寒單品。

其實按照衣長到膝蓋附近、合身或略微收腰的剪裁,已經並不會讓你置於尷尬之地。

但假如上面的建議無法撼動你對大衣的印象,而且真的覺得自己的身材很抱歉,那麼瀟洒地擺脫它應該算是一個明智之舉。

取而代之,是短款設計、兼顧保暖性和可看性的夾克。

作為現代男裝的發展起源之一,軍裝這個坎我們無法繞過。從最初 Brummell 搭建起軍裝與西服的聯繫開始,已經締結下深厚的淵源。

無論是軍魂氣魄的加成,還是能提供日常便利的實用功能性細節,時至今日都是各個服裝領域的靈感來源。

因此 Leo 今天就找了幾款幹練利落的軍用夾克,比大衣更加容易修飾比例的同時,也為大家提供多一些秋季上衣外套之選(往後還有冬季篇哈,坐等)。

U.S. CVC Tanker Jacket 美軍坦克夾克

CVC Tanker Jacket 最早出現在二戰期間,為當時的美國陸軍裝甲部隊(Combat Armored Vehicle Crew)提供作戰「盔甲」。

因為隨著武器科技的演進,一些殺傷力更加讓人咋舌的陸地裝甲開始湧現,首當其衝的莫過於坦克車。

而由於坦克內部的空間相對狹窄,所以士兵們在冬季執行任務時特別需要機能性與保暖性兼備的夾克上衣,自此 Tanker Jacket 應運而生。

越戰時期,短款的設計有助於美軍在熱帶叢林中行動自如;而面對嚴寒地區,低達-40℃ 的氣溫仍然難以考驗 Tanker Jacket 的保暖性。

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遇到同伴因突發受傷而需要撤出坦克,它背後的緊急用魔術貼也使救援者能夠拉著外套讓傷員轉移,從而有效避免拉拽其身體而導致二次傷害。

1941年面世的初代 Tanker Jacket ,主要有卡其色(Khaki)橄欖褐色(Olive Drab)兩色可選。

一般會選擇棉質面料+羊毛內里的組合,而立領、袖口、腰部皆有針織羅紋縫接,在保有親膚、透氣的前提下提供足夠的禦寒能力。

不過到了翌年,它就被第二代的 Tanker Jacket 所替代。主要有別於初代的直插兜袋,這次改成方便插手保暖的斜插內嵌袋,體現出更人性化的細節考量。

它用由杜邦公司製作的阻燃面料 Aramid 打造,據說最高能抵禦250度高溫,並在遇火時逐漸碳化吸收熱量,確保12秒內不會令穿著者被燒傷。

綜合出色的功能表現、方便穿脫的拉鏈系統、不會拖沓的短款設計等因素,一度讓 Tanker Jacket 跨越軍種界限,成為各個部隊追捧的軍備寵兒。

即使現在看來,CVC Tanker Jacket 的時髦調性並不遜色如 MA-1 之流,要知道當時被《Taxi Driver》一片帶紅的,還有 Tanker Jacket。

A-1 & A-2 Leather flight jacket 皮革飛行夾克

自20世紀初,飛行夾克的歷史就已經開始書寫。

一戰期間,空軍這一軍種劃分尚未明晰,因此沒有針對性的統一戰鬥服。他們在陸上就穿陸軍的裝束,到了戰機駕駛艙的飛行員就動用上各種能夠抵禦高空冷況的保暖軍服(當時主要還是開敞式的機艙)。

直到1917年,美軍終於為了風紀軍容而成立了航空服裝協會,開始專門製造皮革制的重型飛行夾克。

其中 Leslie Irvin 率先在1927年設計出的 A-1 飛行夾克,更使它建立起的公司在二戰期間成為皇家空軍的飛行夾克主要供應商。

它率先奠定了短款的機動性版型,從防風的可翻高領、衣身到口袋都採用明紐扣的開合系統,加上袖口、下擺和領片處的毛料彈力收口設計,看上去細節還是挺雅致的。

左為 A-1,右為 A-2

馬皮的面料讓夾克表面呈現出飽滿的光潔效果,筆挺利落,能夠完美契合軍人需要的端莊形貌。

在口袋方面,一般是在夾克腰際飾有兩個直插式帶翻蓋的明扣兜袋,防止在空中時物品掉出造成危險隱患,至於胸袋的有無和配色(普遍是棕色或橄欖綠)要看具體的版本。

畢竟戰事當前,對夾克的需求之大實在令他應接不暇,因此後來就找了很多其它承包商進行補給。雖然不至於大相逕庭,但 A-1 也因此出現了很多細節上的差異。

亞麻版本 A-1 夾克

想輕鬆修飾比例?從軍裝夾克中必能找到答案

現代麂皮版本的 A-1 夾克

眼看二戰在即,美國航空公司在1931年發行了潛力無限的爆款 —— A-2 夾克

二戰期間美國空軍著用 A-2 夾克

A-2 款式整體可以看作是 A-1 的改良版,但擁有更為清晰、統一的定義,基本上就是一件棕色的馬皮夾克

想輕鬆修飾比例?從軍裝夾克中必能找到答案

起初它甚至是由海豹皮和棉襯裡製成,但面對劇增的需求,長期把海豹皮作為原料無疑是不切實際的做法,所以之後就改用傳統的馬皮來製作 A-2 夾克。

與 A-1 的主要區別在於,它用拉鏈系統取代了以往的明扣設計口袋、領片則用暗扣提供固定

而肩部增加了便於拖曳傷員離開機艙的肩袢帶,衣領也改成由皮革衣身延伸上去的襯衫翻領樣式,但像針織袖口和下擺依然沿用下去。

經過了種種調整,外觀的一體感確實得到了明顯提高,也難怪能在日常搭配不同的單品著用,一躍成為士兵們爭相入手的經典夾克。

那在夾克背面的繪畫文化,正是由 A-2 夾克開始孕育。

它既記錄了軍人征戰的顯赫戰績,亦將一念生死的複雜情感映射到背畫當中,成為當時社會文化的縮影之一。即使是現在,擁有背畫設計的復刻版本依然是水漲船高。

Steve Mcqueen

雖然1943年就已經宣布退役,但被奉為軍裝逸品的它卻被美軍內部的大多士兵要求召回,終於到了1988年,他們得償所願 —— A-2 回來了。

重新啟用的 A-2 夾克作出了不少變動,首先面料改用稍更柔韌的山羊皮,而方便插手取暖的斜口袋也悉數採用。

雖然版型比以往要寬鬆一些,對比例修飾沒有太大影響,在天氣稍冷、需要多層次疊穿的時候更加寬容,免去了內部逼仄的不適體感。

以上就是 Leo 比較心水的軍用短款夾克,在穿著上其實沒有太大難度,想彰顯出更深厚的男性魅力,不妨配合粗獷取向的牛仔褲營造不羈造型。

離不開紳士調調的男士們則大可配合西褲+襯衫來著用,畢竟如法蘭絨、燈芯絨之類的秋冬季西褲面料普遍較粗,與軍裝夾克相襯也不必擔心有任何違和感,穿上皮鞋/皮靴妥妥的 Rug Gent' 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