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孩子叫陌生人爺爺奶奶,年關將至,莫給人販子機會「沖業績」

2020-01-06     蔓德育兒

跨入了新的一年,春節也在不遠處向我們招手。每當年關將至,總能給人一種很特別的感覺,表面上是慵慵懶懶等待過年的景象,然而在看不見的地方也涌動著暗潮。許多人販子正是會在年底的時候,要衝一把"業績"。

記得很多年前就流傳過一個"搶孩子"的新聞。

也是在年關將至的時候,火車站一片繁忙的景象。一位媽媽帶著孩子趕火車,在十幾個小時的車程中,與火車上一位面善的老人相談甚歡。老人很熱情很健談,愉快地聊天能讓人遺忘時間,打發乘坐火車無聊的時光。媽媽一個人帶著孩子也不太方便,老人還能時不時搭把手。

這位媽媽很感激老人,也很信任她,家常里短的聊天中,也說了很多自己家裡的事。

一切都看起來很溫馨,可令人沒想到的是,當兩人下了或者時,老人竟徑直拉著孩子要走,媽媽看到這個場景慌了,趕緊上前想要把孩子抱回來。這時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一群人,將老人和媽媽隔離開,儼然這一群人是一夥的。

老人嘴裡還大聲念叨:這個女人要搶孩子!旁邊一群人也符合,這是我們家的孩子!

隨後兩人大聲對峙,老人清清楚楚地把孩子年齡、姓名、是哪裡人都說了出來,言之鑿鑿"我才是孩子的奶奶!"原來,這些信息全都是在聊天時,從媽媽嘴裡套出來的。

媽媽一人難敵眾口,當下崩潰大哭,辛虧後來警務人員及時趕到,才阻止了一場悲劇的發生。

事情的經過大致就是如此,時間有些久遠,有些細節記得不是太清晰,但是這件事給我留下了很深的陰影,也警醒家長在帶娃的時候,要多注意一些細節,切莫給壞人有可乘之機。

別隨意讓孩子叫陌生人"爺爺奶奶"

中國家長愛讓孩子叫人打招呼,認為這是有禮貌的表現。遇到上了年紀的人,直接讓孩子叫"爺爺奶奶",也十分省事。

可是這個小細節卻可能讓孩子產生混淆的概念,自己家裡的爺爺奶奶,和外面的爺爺奶奶有什麼不一樣?孩子很有可能因為叫了陌生人"爺爺奶奶",就會覺得格外心切,有一種莫名可以信任的感覺。

上面提到的那個例子,人販子也是通過"攀熟人"的法子,一步一步消除這對母子的戒心,藉此來達到目的。

教孩子講禮貌是對的,但是也不可讓孩子對陌生人掉以輕心。孩子年幼尚不能區分,家長其實可以幫著孩子區分,和同事鄰居打招呼,直接帶上姓叫"張奶奶""王爺爺";若是同學家長,可以帶上同學的名字,叫"萌萌奶奶""鵬鵬爺爺"。

不隨意向陌生人透露孩子關鍵信息

為人熱情大方沒有什麼不對,但是外向的性格也不代表就是"缺心眼",家長在和人聊天的時候,一定要多留心眼。特別是不要隨意向陌生人透露孩子的關鍵信息,例如孩子在哪上學,家住在哪裡,孩子的生日等等。

不抱壞心思的人,聽了這些信息也沒什麼用,沒有必要說;可心懷不軌的人卻會加以利用,所以不得不防。

發朋友圈時也要學會隱藏關鍵信息

現在流行在朋友圈或者其他社交平台曬孩子。曬孩子是熱愛生活的表現,但有些細節也必須注意。

網上就有人曝光了有些人販子的套路,通過仔細記錄家長所發的朋友圈,記下孩子上學的地方,還分析出什麼時間上學、放學,什麼時間段是誰接送,一旦找到可以利用的時機,比如家人有時交換接送的空隙,就趁虛而入冒充孩子的叔叔阿姨,將孩子帶走。

人販子的套路真的是防不勝防,很多時候都是家長在一些細節上有所疏忽,才讓人販子有機可乘。

年關將至,莫給人販子年底沖業績的機會,希望家長和孩子都能平平安安過個好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QWWqem8BMH2_cNUg3EY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