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劉備都死了,孫權多活幾十年為何仍不能統一?孫權:你行你來

2020-09-22     西遊故事多

原標題:曹操劉備都死了,孫權多活幾十年為何仍不能統一?孫權:你行你來

眾所周知,東漢末年分三國,漢朝的光輝已然褪去,剩下的,只是一些處於亂世中的群雄。亂世必出英雄,也就有了劉備,曹操,孫權等人的亮相,他們三人建立了不同的政權,乃蜀漢劉備,曹魏曹操,東吳孫權,他們仨形成最強大的三股勢力,成三國鼎立之態勢。但三人中,劉備曹操早在公元223、公元220年便去世,剩下一個孫權,硬挺到了公元252年。

算一下,孫權比曹操劉備多活了三十年!但他,為何沒能統一天下?

曹操曾說,天下英雄,僅有我(曹操)跟你劉備;而曹操又曾指名點姓評價孫權:生子當如孫仲謀。看來,曹操到底是大人物,眼界獨到,將那時期的三大巨頭全給點到了位。

既然如此,孫權為何不在劉備、曹操死後統一天下?要知道,蜀國的劉禪是個「二百五」,曹魏的帝王智商也常不在線,孫權這麼厲害,難道統一不了天下嗎?

公元219年,關羽兵敗被殺。讓誰也料想不到的是,關二爺之死,竟引起了一連串的風波,公元220年,曹操便因腦殼疼而死亡;公元221年,劉備又大舉進攻東吳,大敗而歸,之後便臥病不起。

劉備死時,孫權不過42歲,正是大好年紀。孫權活了71年,劉備死後,他又享受了三十年的光景,可他為何沒能在這段時間內統一天下大業呢?這得從老孫家詳細說起。

荊州,是三國時期的要地,那兒盛產糧食,而東吳此時正占領了荊州。

要知道,東吳本身便處於江南水鄉的繁華之地,那兒物產豐富,所以,此時的東吳無論是從經濟、政治、軍事等來講,都是碾壓蜀國魏國的,而東吳雖去世了周瑜、呂蒙、魯肅等大將,但又崛起了一名奇才陸遜——陸遜以打敗劉備而聞名天下。

說句內心話,陸遜與諸葛亮是難以匹敵,但多少也能與周瑜相抗衡吧,孫權有了他,還是十分穩妥舒心的。這樣,東吳的統帥有了;士兵方面,孫權啟用的是山越兵,這些士兵十分強悍,戰鬥力驚人。

糧食富足,統帥智勇,士兵戰鬥力強悍,可孫權為何仍統一不了天下?這還得從實際情況考慮。

當時,東吳蜀漢是同盟聯合,共同抗曹魏。曹操雖掛了,但曹魏卻還有不少難啃的骨頭,司馬懿便是其中之一。再有,魏國別的沒有,強悍的武將卻是多如牛毛。

蜀國可以隨意進攻曹魏,雖是無功而返,但它至少能有機會出戰,而吳國呢?不好意思,機會都沒有!東吳進攻曹魏,不僅要渡過一條寬大的長江,到了北方平闊的平原,擅長水戰的吳國士兵卻又不敵曹魏的騎兵,到了那兒,孫權就特別吃虧。

擅長水戰的吳國士兵到了平原地帶,要吃虧,這點先不談,就談談孫權早些年的一次進攻,便被大挫了銳氣!

公元215年,劉備曹操打得不可開交,另一方的孫權卻帶著十萬兵將前去攻打合肥,整整十萬人吶,當中甚至還有甘寧、凌統、陳武等大將名將,但很不幸,他們被張遼率領的八百兵將大破。或許是孫權來得倉促,以為勢在必得,但不巧,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自信滿滿的孫權被潑了一盆冷水,將熱情全給澆滅了。

自那之後,孫權很少討伐曹魏,或許是那次被嚴重打擊了信心。

而孫權在晚年時期,繼承人的問題卻又時刻煩惱著他,非常煩人。吳國內部矛盾爭議不斷,陸遜更是在這個時候被氣死的,我們可以這麼說,孫權的晚年,就是在吳國這麼無休止地內鬥中度過的,哪裡還有閒心,去攻打曹魏,統一天下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Pt75s3QBURTf-Dn5Ez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