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兒園搶零食,被老師罰不許吃飯,交疊的小手讓人心疼

2019-10-02     南夕媽媽

文|南夕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小孩子之間的爭執和友誼都是很純粹的,有時候因為誰先玩滑梯鬧彆扭,也有時候會因為一小塊餅乾而動起手。

閨蜜的兒子多多可以算是幼兒園裡最調皮的孩子了,經常把閨蜜鬧得束手無策。前兩天多多又在幼兒園闖禍了,老師給閨蜜打來了電話,詢問閨蜜園方可不可以適當處罰一下,閨蜜也不是那種溺愛孩子的家長,也就同意了。

仔細詢問過後我才知道,原來多多在學校經常搶同學的東西,有時候是玩具,有時候是零食,這一次搶的就是一塊小餅乾。

而老師說的處罰,則是罰多多當天中午不許吃飯,而是把他的飯分給了其他小朋友吃,老師也把照片發給了閨蜜看。看著別人都在乖乖吃飯,而兒子面前空空的,小手交疊在一起,實在是很讓人心疼,但閨蜜覺得老師做的對,孩子犯錯了,確實是需要處罰的。

孩子為什麼要搶東西

這件事後,閨蜜語重心長的和多多聊了一次,問多多為什麼要搶別人的零食,多多說是因為自己沒有。閨蜜有些被孩子的回答嚇住了,不知如何是好。

其實很多家長應該都遇見過類似的情況,孩子想要別人的東西就會去搶,這也算是人類最原始的本能之一了。但是搶其他小朋友的東西一定是不正確的,家長應該要了解孩子為什麼想去搶。

比如孩子搶餅乾的事情,孩子去搶是因為自己沒有,自己也想吃,那麼我們就應該告訴孩子,想吃餅乾可問問那個小朋友願不願意給你吃,也可以告訴媽媽,媽媽買給你吃。這樣孩子就會明白,不是只有搶過來這一種方式可以達到目的的。

犯錯需要罰

另外,在面對孩子搶別人東西時,適當的懲罰也是很有必要的,就像多多的老師一樣,用懲罰孩子不許吃飯的方式,讓孩子明白,自己的東西被別人搶走是什麼感受。這樣孩子就會更加感同身受,不會再去搶別人的東西了。

除了這樣的方式外,家長們也可以讓孩子拿出自己的零花錢,買同樣的零食還給那個小朋友,這樣孩子就會明白,原來搶別人的東西是需要還的,任何事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孩子犯錯不可怕,家長怎樣引導和處理很重要,如果長期放任不理的話,那麼今天他搶來的是零食,以後就不一定是什麼了,所以家長們一定要重視哦。

今日互動:你的孩子跟人搶過東西嗎?你是怎麼解決的?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

在孩子的成長中,出現了任何問題都可以找我解答。希望我的這些建議對你的煩惱和困擾有所幫助。

我是南夕媽媽,有一雙可愛的兒女,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我們一起交流育兒經驗;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告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PCKXjm0BMH2_cNUgHJt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