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裡,胎兒有兩個活躍高峰,胎動頻繁。一次是在上午7~9點,一次是在晚上11點到第二天凌晨1點。其他時間,尤其是清晨,胎動相對較少。大致的規律是每小時不少於3~5次,每12小時胎動約在30~40次以上。
但由於胎兒個體差異大,有的胎兒12小時可動100次左右,只要胎動有規律,有節奏,變化不大,即證明胎兒發育是正常的。一般來說,懷孕4—5個月時,大多數孕婦都會感到胎動,以後逐漸增多;妊娠28—38周,是胎動最為活躍的時期;臨近足月,由於胎頭下降到骨盆,胎動次數逐漸減少,這是正常現象。
一、胎動頻繁的危害
經常可見早期的胎動頻繁,如在缺氧初期,胎動次數會增多,由於缺氧,胎兒煩躁不安。當胎兒宮內缺氧繼續加重時,胎動逐漸衰弱,次數減少,此時為胎兒危險先兆。
若此時不採取相應搶救措施,胎兒會出現胎動消失,乃至胎心消失,心跳停止而死亡。一般缺氧可見於胎盤早剝、前置胎盤、臍帶繞頸等情況。另外,如懷孕時候准媽媽受外傷撞擊可導致胎動突然加快,引起胎兒劇烈的胎動甚至導致造成流產、早產等情況。
二、胎動一直很頻繁
1、胎兒缺氧
發生胎動頻繁,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胎兒缺氧。如果准媽媽自測,在12小時內胎動少於20次,則表現為異常;如果少於10次,則表明胎兒有危險狀況,在子宮內可能有缺氧的現象存在,所以要立即就醫,進行檢查。
2、胎位不正
在妊娠28周後,胎動部位多在中上腹,很少出現小腹下部。如果小腹下部經常出現胎動,則可視為異常,表明胎位不正常,多為臀位或橫位,容易造成分娩困難,應及時就診。
三、胎動突然加劇後慢慢減少是怎麼回事
准媽媽感覺到腹內胎動突然加劇,然後再慢慢減少,導致這種情況可能的原因是:缺氧、受到外界刺激、高血壓、受到外界撞擊,以及外界噪音的刺激都會使胎兒做出類似的反應,這種情況可以先進行觀察,再做決定。
四、急促胎動後,突然停止
如果准媽媽發現胎兒突然活動頻繁,但又突然停止,有可能是因為臍帶繞頸,導致了胎兒缺氧的情況。好動的小傢伙翻身打滾時一不小心被臍帶纏住了,就會導致因缺氧而發生窒息的現象。
寶寶胎動,是准媽咪感受寶寶在成長的依據,不同孕期階段、一天不同的時,胎動的頻率是不一樣的。不過,無論怎麼不一樣,它都是有一定規律的。不正常的胎動,如胎動頻繁、胎動過少等都預示是胎兒在子宮內有危險,准媽媽要學會自我檢測胎動頻率,及時了解胎兒的健康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