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單身母親,逼孩子退學,卻培養出兩個億萬富豪兒子

2019-12-07   美術寶1對1

這位單身母親艱難又傳奇的人生經歷,值得每一位中國父母好好看看!


「我這套浦東的房子280平,是我23歲的兒子送給我的。你們的兒子會買房子給你們住嗎?他可能還指望你吧?」這位上海的單親媽媽自豪地說!



照片中的紅衣女子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她的名字叫沙拉·伊麥斯,雖然有個外國名字,卻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上海人!


孩子還小的時候,她跟所有的中國媽媽一樣,把所有的苦都吞進自己肚子裡,把所有的累都扛在自己肩膀上!那麼,她是怎樣一步步把孩子培養出來的呢?


1.沙拉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孩子,什麼是樂觀,什麼是堅強


沙拉有個並不算幸福的童年,父親早逝,被母親拋棄,初一輟學,之後又婚姻失敗,自己在上海銅廠里做女工,命運留給她的是無盡的傷痛和三個嗷嗷待哺的孩子。


1985年仍在上海銅廠工作,沙拉的工作證


1992年1月24日,中以正式建交,作為猶太裔,沙拉申請回以色列。當她終於踏上父親的故土,卻發現這裡遠不如90年代的上海繁華,而且還處在一片戰亂中!


沙拉說:「我記得拉賓總理跟我親切握手時問我你有什麼困難嗎?」


我回答說:我什麼困難都沒有,因為我有一雙手,所有的困難在手裡都能解決!


可生活的艱難遠遠超出她的預估。


初到以色列時,總理拉賓還親切接見了沙拉,半年後,拉賓就遇刺了!


當三個孩子跟著沙拉來到以色列的當晚,就遭遇了生死考驗:


「我跟孩子們剛剛下車,就聽見身後一聲巨響,我奔過去,發現一個人被炸得七零八落,至今回想起這個場面都心有餘悸!」


當時的以色列依然戰亂不斷,沙拉和孩子們為了躲避炮火的襲擊,不得不經常住防空洞。


在防空洞裡,沙拉就給兩個兒子一人一副撲克牌,她鼓勵兒子主動跟以色列的孩子交朋友,她告訴兩個兒子:


微笑是最好的語言,遊戲是最好的老師。


沙拉14歲的兒子以華、13歲的兒子傑瑞在防空洞裡


從繁華的大上海,到戰火紛飛的異國小鎮,這對連語言都不通的孩子們,不僅是生活上的巨大落差,更是心理上的挑戰。可沙拉鼓勵孩子們:如果我們連戰爭都不怕,將來,還有什麼能讓你感到害怕!


或許也正是沙拉和孩子們對戰爭的樂觀,讓這一家人在面對日後更艱難的生活時,也從未懦弱和退縮。


作為父母,一定要教給孩子樂觀積極的心態,當孩子日後面對人生的不順和苦難時,才能堅持走下去。


2.別總想著照顧孩子,也讓孩子試著照顧你



兩個哥哥抱著三歲的妹妹


雖然帶著孩子來到了以色列生活,可是沙拉還是像在國內一樣,一直秉承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原則,依舊做著大包大攬的中國式媽媽。她努力地掙錢,讓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


因為語言不通,沙拉只能到中餐館打工。怎麼才能賺到錢呢?她突然想到了上海美味的小吃——春卷!沙拉說,我整整用了4斤麵粉,才終於打出了第一張春卷皮,而當第一個春卷做出來時,沙拉一個人抱頭痛哭,她終於可以靠自己掙錢了!



然而一次被鄰居的當面訓斥,讓沙拉徹底蒙了!


一天下午,當3個孩子圍坐在小爐子旁邊等沙拉做飯的時候,鄰居過來訓斥她的兒子:「你們已經是大孩子了,應該學會去幫助你的母親,而不是在這看著母親忙碌,自己就像廢物一樣。」


鄰居轉過頭訓斥沙拉:「別以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親……」



沙拉倍感委屈,但她轉頭擦乾淚安慰孩子們:「沒事,媽媽能撐住,媽媽喜歡照顧你們。」


可兒子們卻若有所思:「也許,她說得沒錯,媽媽,讓我們試著去照顧你和妹妹吧。」


從第二天開始,大兒子開始洗菜切菜,二兒子做春卷皮,兩個兒子還把春卷帶到學校里去賣。來自中國的小吃贏得了同學們的喜歡,居然收益不錯!


讓孩子學會照顧家庭,這不是虐待孩子,而是讓孩子學會愛家人,愛家庭,學會責任感,學會擔當。


3.狠下心,才能給孩子特別的愛



鄰居太太告訴沙拉,在猶太家庭里,孩子們沒有免費的食物和照顧,任何東西都是有價格的,每個孩子都必須學會賺錢,才能獲得自己需要的一切。


她聽取了鄰居太太的意見,終於開始狠下心來,吃飯、洗衣都要收取費用。


她還鼓勵兩個兒子去市場上賣春卷,剛開始兩個孩子都不太願意去,她就用做一個春卷給1毛,賣一個春卷給2毛激勵他們!


二兒子傑瑞在以色列的市場上擺攤!


二兒子傑瑞選擇了去市場擺攤賣春卷,這個聰明的孩子,很快嘗到了甜頭,他不僅賣春卷,還把中國的風油精、清涼油賣成了市場上的搶手貨!


大兒子以華就更讓沙拉驚喜了,他在學校舉辦「帶你走進中國」的講座,講座中可以免費品嘗美味的中國春卷,但是需要買入場券,在上繳學校場地費用後,大兒子賺到了人生最多的一筆錢。


也許真的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10多歲的以華和傑瑞,主動替母親挑過了家庭的重擔,他們小小的年紀就明白了,什麼是對家庭的責任……所以說,養孩子不要怕家裡窮,教育好了,貧窮也是一種教育財富。


此外,在孩子行為的背後,是對孩子思維和創造力的培養。在我們教導孩子的過程中,要懂得創新,不要墨守成規。包括案例里,老大幫母親賣春卷的方法就是創新的表現,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性的思維,才是猶太人財商教育的精髓。



4.讓孩子明白為什麼要學習



當家裡情況漸漸好起來的時候,沙拉開了一家中國餐廳。可這時,沙拉做了一個讓人難以置信的決定:她讓一心想著賺錢的二兒子放棄上學,去麵包房當學徒!


二兒子回憶說:當時很想賺錢,每天做麵包只休息幾個小時,可是時間長了,他就問自己,難道我這一輩子就做麵包了嗎?


終於有一天,他跟沙拉說:媽媽,我想上學,我想學習!沙拉說:聽到二兒子的話,我哭著說,兒子呀,我一直在等這一天!


沙拉說,如果她還像以前那樣,天天在孩子耳邊喊:你要學習呀,你要用功呀,你要考上大學呀,孩子只會很反感!


而這次,沙拉選擇了等待,讓兒子自己在社會的歷練中明白,上學是多麼重要!



很快,沙拉就把三個孩子都送回中國上學,兩個兒子很爭氣,老大上了上海外國語大學,老二上了旅遊專科學校。沙拉拒絕為兩個孩子付大學的學費,甚至還要求他們,將來必須送給她兩把鑰匙:一把是車鑰匙,一把是房子的鑰匙!


就在兩個兒子大學畢業準備找工作時,沙拉竟然又做了一個「狠心」的決定:——兩個兒子回以色列服兵役!



在軍隊磨礪過的孩子果然非常出色。很快,傑瑞進入以色列國防部特種部隊,退伍後又進入商貿部。由於以色列生產鑽石,後來傑瑞轉行做鑽石生意,很快成了資產過億的成功商人。


大兒子因為在部隊表現優異,退伍後成為一名官員,一直在以色列勞工部工作。後來大兒子棄政從商,現在是以色列一家企業駐香港的老總。


5.不僅做母親,更要做自己




沙拉並沒有把全部心思都撲在孩子身上,她自己的人生也同樣過得精彩。除了開餐廳之外,沙拉決定更多地參與到社會工作中,她為以色列政府多個部門無償做翻譯,並幫助了很多在以的華人。


2002年9月,著名的兄弟鑽石公司決定任命她為駐中國地區的首席代表。回到上海後,沙拉與一位上海教授結婚了。如今,67歲的沙拉依然非常忙碌,寫書、講座、做義工,生活豐富多彩。


她說,兒孫自有兒孫福,她才不會管他們家庭的事情。


從普通工人到公司代表,她的人生同樣值得兒子們為她驕傲!


6.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沙拉說,咱們中國家庭,四五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團團轉。還有父母為了給孩子買房子發愁,甚至為了給孩子找工作發愁。


她著急地說:「哎呀這是幹嘛呢,應該讓孩子在小的時候就獨立擔當,從小就有賺錢和養活自己的意識。」


當你打著雨傘,孩子永遠都是小雞。當你讓他多一些承擔,他很快就能明白家庭責任的意義。



中國父母們最想為孩子解決的教育、住房問題,沙拉都以自己的方式得到解決:


把兒子培養成富翁,

讓兒子給買豪宅,

讓兒子給買汽車,

豐富自己的生活,

保持樂觀、保養身體!


看了這位單親母親的做法,你一定會覺得:我們恨不得把一切都給孩子,竟成了這世界上最愚蠢、最可憐的家長!


實際上,不要給孩子太多物質上的支持,多給孩子精神上的支持,對孩子狠得下心,讓孩子吃得了苦,反而對孩子的人生更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