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嚮往的生活是做一個獨立女性,不結婚,不生孩子。」
「25歲了,我想結婚生孩子了。」「不會吧,你竟然是婚驢,現在的獨立女性都不想早點結婚好嗎,你真的是降低了新時代女性的標準。」
最近#年輕人不結婚不生孩子是進步嗎#這一話題又將大眾對於獨立女性的討論推上風口浪尖。
如今,很多人對於獨立女性的定義其實不乏誤解和刻板印象,比如「單身」、「不婚」、「事業女強人」等標籤都貼在了獨立女性身上。
什麼時候我們對獨立女性的認知居然狹隘到,會把參與相親、渴望婚姻這樣正常的情感需求定義成她整個人的失敗?誰說獨立女性就應該表現得無欲無求、刀槍不入,甚至要對婚姻不屑一顧呢?
在芭姐看來, 真正的獨立女性不在於她是不是女強人,是不是依靠男人,而是懂得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在經營好自己的同時,也能夠經營好自己的親密關係。
提到獨立女性,有一個女人不得不提,她就是「跳水皇后」郭晶晶。
霍啟剛和郭晶晶剛在一起的時候飽受非議,好多人罵郭晶晶「物質女」,幾乎沒有人看好他們。
那時候郭晶晶被問的最多的問題就是:「對於霍啟剛這樣的豪門驕子,你有什麼想法?」而郭晶晶絲毫不怵,微笑著說:「 豪門有很多,但是,世界冠軍只有一個。」
這樣的回答震驚了眾人,他們似乎沒有想到這麼霸氣的話出自和煦待人的郭晶晶口中。但這就是她身上散發出的自信態度: 凡事有主見,永遠拎得清自己在做什麼、想要什麼。
在和霍啟剛談戀愛的時候,郭晶晶就跟他「約法三章」 :「不能占用我的訓練時間;不能到訓練場地來看我;不能在退役之前催婚。」霍啟剛全都答應了。
2011年,郭晶晶宣布正式退役,「郭晶晶時代」就此謝幕,主人公就此離場。本以為郭晶晶離開後就會嫁入豪門,結果卻出人意料。
退役後的郭晶晶即便在褪下冠軍光環後也並沒有著急嫁入豪門,而是獨自一人選擇去英國進修,接軌這個她好久沒有關注的時代,不斷充實提高自己:「 我想去學習,因為當了一個運動員,會失去很多東西,除了專業,好像其他都不太懂,我想把它一點一點撿回來。」
後來,成為豪門太太的郭晶晶依舊自信有主見。
霍家注重黃道吉日,要她擇日剖腹產子,郭晶晶不聽,執意順產生下兒子霍中曦。
公公霍震霆來看孫子,她堵在客廳,孩子寫作業呢,等著。
霍家當年家族內鬥,財產紛爭,她一點勝負欲都沒有,反而拖家帶口搬了出去,圖個清靜。
不僅如此,她還有自己的一套育兒方式:
她每天親自接送孩子上學放學,堅持陪伴孩子;
她會帶著孩子去地鐵站,幫婦聯義賣籌款;
為了體會農民伯伯的辛苦,一家人去插秧,弄得滿身泥水;
車子髒了,讓一雙兒女洗車,讓他們明白「買東西的時候是要付出代價的」......
你能說,這樣的全職太太不是獨立女性嗎?
你看,真正的獨立女性大概就是像郭晶晶這樣,把家庭顧好,也把自己照顧得很好,不一味地自我,也不一味地迎合外界。
與郭晶晶類似的,還有常常被冠以「天王嫂」名號的昆凌。
提起昆凌,或許很多人對她的印象還停留在這樣的畫面:「天王嫂、靠老公、人生贏家。」
但是看了前段時間的《女人30+》芭姐更願意把「天王嫂」這個稱呼去掉,因為這個被偶像娶回家的女人,不僅有小女人的溫婉顧家,也有大女人的獨立和擔當。
昆凌21歲嫁給周杰倫,在別的小姑娘還在糾結要不要結婚的時候,昆凌的選擇讓很多女孩看到了獨立人生的另外一種可能。
「人生一定要當媽媽」,昆凌在說這句話的時候,評論中出現了很多不友好的言論。
「為什麼要當媽媽?」「你沒有自己的追求和人生?」「你的夢想是就是完全依賴周杰倫?」「還有什麼事業呢?」昆凌笑笑說:「不是沒夢想沒追求,而是,我夢想是當媽媽。」
當媽媽很可恥嗎?想要結婚很可恥嗎?這樣的夢想難道比不上事業上的成功嗎?
並不見得。
女性時代的到來,意味著開始追求經濟和獨立,這已經成為了潮流,也成了獨立女性的風向標,但是更多的時候,我們正在被這種觀念綁架。
面對過早結婚的女孩,有的人會下意識覺得:這個女孩肯定沒讀過書,或者這個女孩家裡肯定很窮,又或者對方一定是有錢的高富帥。
但你有沒有想過每個人的追求不同,早婚跟文憑沒關係,只是想要的人生方向不同而已。現在的女性可以追求事業,可以不把家庭放在第一位,但是不能要求所有的女性都如此。
就如昆凌,結婚後家庭永遠放在第一位。
因為原生家庭的影響,她知道從小缺失母愛的感受,所以想把自己所有的愛都給孩子。就算犧牲工作,放棄自由,她也毫不猶豫的選擇家庭,陪伴孩子一起長大。
比如,她會去書店仔細挑書,買了一本《我不想說對不起》,想告訴孩子:「如果你覺得自己沒錯,你可以不用說對不起。」
她用盡全力,將自己的愛都給到家人。有時候會有點控制欲,像給家裡每個人寫日程表,希望他們幾點到幾點幹嘛。她說:「我希望在他們還沒有做選擇之前,先把他顧得好好的。」
你看,半職或者全職媽媽並不是沒有事業心,而是將經營家庭變成了自己的職場。
無論是選擇家庭還是事業,只要你享受現在的生活,就是最好的。獨立的女孩都應該不受環境影響,勇敢的選擇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會選擇什麼,會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能為自己的行為買單。
或許在沒了解昆凌之前,我們聽到過最多的話就是:「沒有周杰倫,誰認識她?」「她能過的衣食無憂,不就是靠周杰倫。」
按照獨立女性的定律,第一反應可能是:我要證明自己不靠男人也可以。但昆凌並不介意,「他畢竟真的是我老公,我幹嘛要跟他拆開。」
她不急著反駁,反而是憑藉這份幸運帶來的機會一步一步前行。
即使是大著肚子,昆凌也堅持工作;剛剛誕下第二個寶寶,她就奔赴好萊塢電影《摩天營救》的試鏡;懷孕的時候也會拿出時間和精力練舞......很多人覺得周杰倫都那麼有錢了,昆凌你怎麼還要出去工作?
她的回答讓芭姐挺意外的,她說:「 在外面工作的最大動力,是要讓孩子看到她是個了不起的媽媽。」
沒有頂著周太太的光環過躺贏人生,而是積極擴張自己的事業,出書、代言、開咖啡店、當演員、創立自己的服裝品牌,樣樣都做得風生水起。
外能當獨立女性,內能當超級辣媽,能把周杰倫哄得心花怒放,還能搞定婆婆,沒點主意的女生還真幹不了這事。
在昆凌心裡,她很明白對自己來說什麼最重要,所以可以屏蔽掉外界不好的聲音,跟著內心的想法走,不被潮流綁架,她才是讓人羨慕的獨立女性啊!能享受甜甜蜜蜜的家庭生活,也有老公跟她膩膩歪歪,還能擁有自己的事業。
此外,俞飛鴻作為典型的獨立女性,她也走出了自己選擇的人生。
一直以來,俞飛鴻身上都有「不婚主義」的標籤。但對她來說,不婚僅僅是婚姻的另一種形態,是有選擇性的。
俞飛鴻一直都逆勢而行,孑然一身,面對外界的評判也不介意。她說:「 結婚也好,不婚也罷,最重要的是你如何遵循自己內心的想法去做選擇,而不是跟隨潮流。」
圓桌派中有這樣一段話:「 好多人結婚都是給別人看的,我並沒有那麼著急去選擇說,我到什麼年齡我就必須要有一個實際的婚姻。」
婚姻一直都是自由的,也沒必要為了自己的選擇去向別人證明什麼,因為這一生,你或許跟自己在一起的時間最多。
俞飛鴻「保持單身」的背後是一個女人的自我堅持,這很難,但是她的選擇從不被干涉。她說:「 我從來沒有扮演自己,也不需要扮演自己,我就是我,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
俞飛鴻可以拋棄優越的生活選擇北漂,也能在有名氣後選擇出國深造,還能為了導演夢開啟新的旅行,也會選擇自己要在什麼階段進去什麼樣的生活狀態。
她不願意用別人的認同桎梏自己,同時她尊重每種生活方式,對所有的事物泰然處之,不盲從,不依附,不尋找。
如果有了相伴的人,就好好在一起,沒有,那就好好做自己,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完一生。畢竟真正獨立、美麗的女性,應該是自成一色。
《黃金時代》有這樣一句話:「 我不能選擇怎麼生,怎麼死,但我能決定怎麼愛,怎麼活。這是我要的自由,我的黃金時代。」是啊,一個不斷進步的社會,就是應該允許一個人自由選擇人生。絕不會因為某一種選擇,而受到歧視和攻擊。
如今, 我們鼓勵女性獨立,我們鼓勵女性追求自我,我們鼓勵女性勇敢做自己,並不是在鼓勵女性不結婚不生子,我們鼓勵的是女性可以遵從自己的內心去做選擇。
不是所有女孩都活成一種統一的自由面貌,而是所有女孩都有選擇:
有的人選擇結婚,成為賢妻良母;有的人選擇單身,做獨立的自己;有的人選擇丁克,想要一生無牽無掛;有的人想生好幾個孩子,享受天倫之樂……沒有哪個選擇是對的,也沒有哪個選擇是錯的。
如果這是你想要的人生,那就勇敢選擇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