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教育部發布的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政策,多校劃片入學以及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的「公民同招」舉措,引起家長們的廣泛關注。
大家普遍關心的多校劃片擴大規模、公民同搖、公辦寄宿全面派位等消息,也陸續「浮出水面」!
圖片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20年,幼升小擇校規則徹底「變天」了。
北京、上海、杭州等31個市,陸續採取「公民同招」的方式辦理入學。
北京市2020年義務教育入學實行「公民同招」,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同步報名、同步開展錄取、同步註冊學籍,並將對招生範圍、招生名額、招生方式、錄取名單等進行公示。
上海市教委表示,嚴禁以各類考試、競賽、培訓成績或證書等作為招生依據,不得以面試、測評等名義選拔學生。
杭州市3月份發布《關於做好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根據通知,2020年,浙江省將實施公民同招和「全民搖號」,同時規定民辦學校不能跨區域搶奪生源。
.........
各省的招生規定一出,使得原本「千軍萬馬的獨木橋」變成了佛系入學!沒有入學考試,沒有特長生,入學民辦靠運氣抽籤,人人機會平等。
關於孩子未來的升學和擇校,2020屆家長只能「聽天由命」了嗎?
多校劃片後,學區房沒有學區了!
學區房,曾經是 多少中國家長心中的「寶地」!這幾年,關於天價學區、過道學區、的報道更是屢見不鮮。
之前某房屋中介就發布過這樣的房屋出售信息:北京西城區,無實體房間,堆滿雜物,僅11平米的過道,竟能標出150萬的天價。
一個小區對應一所學校,只要買到名校對應的學區房,就能100%入讀名校,即便是過道房、地下室都會引起瘋搶,這是學區房熱度高居不下的原因所在。
只因它屬於學區房,即使是「老破小」,但依舊能成為家長眼中的「搶手貨」。
而現在公民同招、100%搖號,一個小區對應多個學校。不再對口入學,而是隨機派位,入學好學校、普通學校的機會是均等的。
新政策出台後,就算家長斥巨資買了學區房,也不能保證你家孩子能上好學校,很可能會被電腦派位到同一片的普通學校去。
也就是說,學區房這招不靈了。
公民統招,教育回歸公平起點?
有的家長為了讓自家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在孩子小升初的時候,就想盡辦法把他們送入民辦學校。
就拿一線城市來說,大部分頂尖民辦高中下面自己優質的小學和初中,而這幾所小學和初中幾乎是所有家長嚮往的學校。要是能把自家孩子送去這些和初高中「完美銜接」的優質民辦小學,就意味著前途光明。
而民辦學校的強就強在生源,在實行公民統招以前,民辦學校通過經濟手段和面試學生、家長,把那些資質好、悟性高、家庭條件優越的「牛娃」挑選出來,
讓這些「牛娃」在一起學習。說白了就是孟母三遷的道理。
但現在民辦學校不能提前招生也不能組織考試、面試來「搶人」了!家長該何去何從呢?
量力而行,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作為家長,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這無可厚非。
但如果家庭收入一般,卻要省吃儉用,給孩子讀每年學費四五萬的民辦學校,這就非常的不值了。即使交得起學費,民辦學校做個校服,搞個活動,還有到國外遊學…分分鐘就能讓家長心力交瘁。
況且,孩子去了牛校是否能迎頭而上?還是被快節奏的學習進度拖累?這些都是未知數。
搖號或許可以改變孩子去哪裡讀書,但是關鍵還是在於孩子自己。
任何公立、民營的選擇,都應該建立在家長對自家孩子正確的評估上!牛娃,沒啥說的,想辦法進頂級學校;普通娃,適度拔高,在自信提升中循序進階;困難娃,先把學習興趣找回來,然後再找到最適合他/她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