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殿英劇照)
孫殿英,河南永城人。
坦白說,孫殿英是一位遊走於馮、蔣、張集團的強權附庸者,最後極盡諂媚,又投靠了汪偽政府,被徹底賦予了「賣國求榮」之臭名,委實是自作自受!
孫殿英從一位小小的軍閥混跡成一名世紀大盜,一路過來著實崎嶇坎坷。此君盜墓成癮,堪稱中國近代最大的「盜墓賊」,但令人費解的是:孫殿英為何只盜清東陵墓,而不去盜明朝的一些陵墓呢?
談及孫殿英,想必不少人對他還是不太了解,殊不知此人可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大的「盜墓賊」,也是當時名聲最大的「摸金校尉」。一生倒戈8次的三姓家奴馮玉祥,更是豎著大拇指對孫殿英說:「殿英老弟,你的革命精神我服,咱可是好朋友,好同志。在反對滿清這一點,我乾的是活的,老弟你乾的是死的。」
(孫殿英影視劇照)
孫殿英不但擁有自己的軍隊,而且還可以設定自己的軍隊,允許他們盜指定的有名墓穴。有一天,他「到」了清東陵也「盜」了清東陵,因為這件事在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徹底讓孫殿英瞬間上了「頭條熱搜」,一時間炸開了鍋,他乾了別人想干卻不敢幹的事。雖然不是什麼好的名聲,但也讓許多人認識了他。而此時才距清朝亡國不到20年的時間,他就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民國軍閥。彼時,孫殿英可謂是天下誰人不識君。
其實後世不解的是,為何孫殿英盜取了那麼多有名的墓,而偏偏不去盜明十三陵?其實以孫殿英的為人,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敢,或者說他根本沒有這個能力。但是關於不盜明墓茲事,孫殿英卻有著自己的一番解釋。
(孫殿英盜墓影視劇照)
孫殿英認為:滿清入關,屬於異族統治。他們大興文字獄,破壞漢文化,導致許多有名之士慘遭清政府的屠殺。像呂留良、戴名世這樣的名流,都遭到了開棺鞭屍戮屍等殘暴的惡行。孫殿英說:「某雖不才,亦知道佛經有言: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孫殿英還說了一段堂而皇之的話,他說:滿清統治接近三百年,搜刮毒害我大漢子民的財帛不知多少,今天我孫殿英不才,但願籍此掘陵,是為通天下財貨,收運轉之利,目的是豐藏國庫。
其實孫殿英非常精明,他清楚地知道清東陵的奢華,金銀珠寶非常之多,因此他故左右而言他,其實內心明得跟鏡子一樣。孫殿英盜清朝的墓,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滿清統治後期一點都不順應民心,因此他去盜滿清的墓,亦可算是師出有名,如若去盜大明的墓,必定會遭到眾人唾棄,所以他不敢。
其次還有個原因,因為明朝的墓大多都在南京或者北京,而這些地方往往都盤踞著一些江湖大佬,所以孫殿英不敢冒然去盜。要知道這些地方軍閥,個個都是手握重兵的猛人,孫殿英雖然也是軍閥,但他是一個布衣逆襲的小軍閥,根本沒有足夠的能力與這些大咖相抗衡,因此他就將這些念頭束之高閣。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孫殿英本人太了解「軍閥」這兩個字的含義了。雖然當時他的名聲和品行都不是很好。但在長城抗戰時期,他的部隊打得非常勇猛,而且傷亡人數最多的恐怕要數他的部下了。而且,孫殿英是漢人。在他盜完乾隆和慈禧的墓之後,據坊間傳說,孫還侮辱了慈禧的屍體,把乾隆的幾顆牙齒敲掉,更是把乾隆的棺木拆毀扔了出來,同時還說了八個字:報仇雪恨,破壞風水。
當時還有人不解,問到,您可以盜取慈禧的墓,大家都沒意見,但為何要盜取乾隆的墓呢?沒想到孫殿英說了這麼一段話:敗家子乾隆為了給自己修建漂亮的陵墓,他盜取了大明萬曆皇帝墓中珍貴的金絲楠木,那我為何不能盜他乾隆的墓呢?有何不妥?
(孫殿英盜墓影視劇照)
由於孫殿英瘋狂的盜墓行為,引起了當時社會的眾多不滿,大家紛紛指責孫殿英這種行為是要遭天譴的,沒想到孫殿英不疾不徐,還貼出了大字報,上面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眾人讀完,都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其文如下:
「滿清殺了我祖宗三代,父祖之仇不共戴天,因此我不得不報仇革命。孫中山先生有同盟會,他革了滿清的命;馮玉祥拿槍桿子去逼宮,把溥儀及皇族攆出了皇宮;我孫殿英不才,槍桿也沒幾根,只有革死人的命,不管他人說什麼盜墓不盜墓,我上對得起列祖列宗,下對得起大漢同胞,余不覺有愧!」
從這些事情能夠看得出來,當時那個年代以及那個複雜的社會環境,孫殿英盜取清朝的墓也是「情有可原」的,要知道那段歷史時期,軍閥混戰,大家都在努力填飽自己的肚子,要想活命,要想養活自己的軍隊,就一定要有錢財的來源,因此他效仿了曹孟德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