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專家
站著說話不腰疼是有一定道理的,說明你的腰好,沒有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困擾。
總以為腰椎腰椎間盤突症是中老年病,沒想到青壯年更易患腰椎間盤突出症,即 35歲以下人群高發。
腰椎間盤突出症
腰椎間盤突出症簡稱腰突症,是常見的多發病。
椎間盤由外層的纖維環和內層的髓核構成,由於纖維環受損導致髓核突出壓迫神經造成腰腿疼痛。
輕者引發腰腿痛,重者可致下肢酸麻脹痛、行走無力,影響工作生活;特嚴重者,可出現大小便功能障礙,甚至不全癱瘓。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症狀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症狀是腿痛,但腰痛不一定是腰椎間盤突出症。
戎院長提醒,單純腰痛不可怕,若出現腿痛、腿麻、大小便障礙,或靜止狀態疼痛(又稱「靜息痛」)、夜間痛(稱為「紅色預警」或「紅旗征」)應立即就醫,不能拖延。
「腰突症」偏愛的人群
職業司機,久坐辦公室或麻將桌,長期穿高跟鞋,超高、超胖、超重者,交通肇事、墜落傷、打擊傷、搬抬扛重物、腰椎退行性變、下腰椎失穩等人群是高發人群。
此外,妊娠期女性及某些腰椎先天發育異常的患者如骶椎腰化也極易發生腰椎間盤突出症。
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間盤突出症
二者僅一字之差,但腰椎間盤突出 ≠ 腰椎間盤突出症。
腰椎間盤突出只是間盤突出的影像表現,正常範圍的椎間盤突出且無腰腿疼的症狀表現,是可以放心的。
但腰椎間盤突出症是因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造成的,是需要治療的疾病。
了解「腰突症」的誤區
戎院長表示,不少多餘的擔心因為對腰椎間盤突出症不夠了解。
腰椎間盤突出症致癱
90%的腰椎間盤突出症都不會導致癱瘓。
腰椎間盤突出以保守治療居多,70%不用開刀,絕大多數患者可保守治療且總有效率達 80%至 90%。
對於較年輕、剛發病患者,醫生多建議做保守治療,先觀察一段時間。絕大多數情況下,症狀都能得到有效緩解。
對於出現大小便功能障礙、肌肉力量下降、保守治療無效,難以忍受的神經放射痛的患者,則需要手術治療。
目前腰椎間盤的手術技術很成熟,臨床應用廣泛。手術當日或者隔日即可自行下地離床活動。
個別嚴重複雜患者,術中需打釘子固定,一般術後三日左右即可佩戴支具離床活動。
腰椎間盤突出症不能運動
並非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症就不能運動,游泳還是非常適合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的。
腰腿疼不是病,不用去醫院看
導致腰腿疼的疾病很多,儘快就診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才是最好的。
腰椎間盤突出症病情加重,輕則遭受更嚴重的疼痛;重則對神經造成不可逆的損害,如「馬尾綜合徵」,表現為大小便功能障礙、會陰部麻木等症狀,神經損害呈進行性。
腰椎間盤突出就是骨頭錯位
戎院長表示腰椎間盤突出並非骨頭錯位,是纖維環破裂髓核向後方突出壓迫神經根,與骨頭錯位沒有任何關係,更不能通過按摩來「復位、治療」。
戎院長不建議腰背痛患者去按摩,因為肌膜增厚,肌肉會萎縮,而且不正規的按摩會使病情加重,甚至造成下肢癱瘓的悲劇,患者應到醫院專科就診而非按摩。
戎院長還建議,脊髓型頸椎病患者、腰椎間盤突出重症者等人群,也不能做推拿按摩,尤其是重手法按摩。
如何預防
戎院長表示,臨床表現有三分之一患者是因腹壓增大而導致的腰椎間盤突出。
劇烈咳嗽,打噴嚏,屏住呼吸,用力排便及虛恭動作等都可致使腹壓增大,從而導致腰椎間盤突出。
避免腰椎間盤突出症復發,從日常生活三個方面保養:床、撿東西姿勢以及改變不良體位。
硬板床:戎院長推薦在薄厚適中的木板上,墊一個 7-10cm厚度的軟墊,這樣的柔軟度對腰椎間盤比較有利。
撿東西姿勢:應避免彎腰和腰椎受力過大,提取重物時屈膝下蹲,腰部垂直,用下肢伸展的力量抬起物體,避免用腰的力量和動作不協調。
改變不良體位:不良姿勢常加速本病的發生,如「老婦人」坐姿。
窩在沙發或凳子上會導致腰椎前凸減少,椎間盤壓力增加,長時間維持姿勢會導致腰椎間盤退變加重。
戎院長提醒,減輕椎間盤壓力應避免久坐、久站,每工作 30-40分鐘最好起身活動一會;避免彎腰和腰椎壓力受力過大,同時配合游泳等運動鍛鍊。
運動鍛鍊保養
常言生命在於運動,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發生與復發,可多做以下幾組動作,鍛鍊了腰身又能預防疾病~
仰臥位直腿抬高運動及下肢屈伸運動:保持時間由 15秒開始逐漸增加,10次/組,2-3組/天。
踝關節背伸背屈運動:每個動作保持 10秒,重複 20次/組,3-4組/天。
五點支撐法:平臥於硬板床上,用頭,雙腳,雙肘 5點支撐,將臀部抬起,臀部儘量抬高。保持 10秒,重複 20次/組,2-3組/天。
三點支撐法:平臥於硬板床上,用頭、雙腳 3點支撐,將臀部撐起,臀部儘量抬高。保持 10秒,重複 20次/組,2-3組/天。
四點支撐法:即拱橋支撐法,平臥於硬板床上,用雙手、雙腳將身體全部撐起,呈拱橋狀。保持 10秒,重複 20次/組,2-3組/天。
飛燕點水法:俯臥於硬板床上,頭,雙上肢,雙下肢後伸,腹部接觸床的面積儘量小,呈飛燕狀。保持 10秒,重複 20次/組,2-3組/天。
腰椎健康太重要了,如果你有不良體位或是不愛運動,不如現在開始好好的關注腰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