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長江斷流事件:江水突然「消失」2小時,這是怎麼回事?

2020-09-01   趣說歷史觀

原標題:1954年長江斷流事件:江水突然「消失」2小時,這是怎麼回事?

張明敏曾在《我的中國心》中唱道:「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自古以來,長江、黃河就是中國的兩條「母親河」,它們一南一北,共同孕育了璀璨的中華文明。然而,全長6387公里,在世界大河中排名第三的長江卻在歷史上發生了兩次斷流,這是怎麼回事?

長江發源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流經青海省、四川省、雲南省等11個省級行政區,最後流入東海。另外,長江水系發達,除了一條幹流外,還有數千條支流,正是因為它們的存在,長江才能如此壯觀。此外,長江支流的流域面積也十分廣泛,其中在1千km²以上的有437條,1萬km²以上的有49條,8萬km²米以上的有8條,無論怎麼看,發生斷流之事都實屬「天方夜譚」。

在中國人的普遍認知里,長江一向水量豐沛,每年到了汛期,有關部門甚至還要組織防汛工作,要知道,三峽大壩便是依據長江的特點建造的,若是發生斷流,影響的可是沿岸的千家萬戶。不過奇怪的是,長江歷史上發生的兩次斷流都在同一地區——江蘇泰州下轄的泰興。千百年來,泰興一直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很難想像,長江「頓失滔滔」的千古奇景居然出現在這裡。

史料記載:「大德二年(1298年)七月暴風,江水上漲,高達四五丈,人畜漂溺無數。至正二年(1342年)八月,長江水一夜之間乾涸見底。」泰興段的長江水斷流之後,很快就枯竭見底,當地百姓見狀,紛紛下河拾取江底遺物,除了金銀珠寶外,還有人找到了一艘江底沉船,其中蘊藏了各種價值連城的珍寶。

然而在第二天,長江水又突然恢復了原狀,那些還在江底拾寶的人都被捲入了大浪之中,因此丟掉了性命。1954年1月13日下午4時左右,長江水在泰興段再次發生了斷流,但是在兩個小時之後,江水又突然「回來了」,擱淺的漁船也得以通行。還好,這一次當地人比較機警,他們聽到水聲響起之後,第一時間就回到了岸上,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關於長江斷流的原因,民間自然傳出了「鬼怪作祟」的說法,但由於缺乏科學依據,筆者在此就不再贅述了。科學家認為,長江斷流與板塊的「呼吸運動」有關,泰興段恰好是板塊「隆起」的地方,也就是說,地勢升高之後,長江水被推向了兩邊。過了一段時間,等板塊之間的「擠壓力」放鬆下來,江水自然就回來了。

另一個說法,則是科學家的推測,他們認為中國東部隱藏著一條神秘古裂谷,它縱貫江蘇、山東兩省,存在時間遠不止幾千、幾萬年。古裂谷深處有縱橫交錯的地下河,到了特定的時間,在氣候和水文環境的共同作用下,它們會與長江水發生短暫接觸,繼而發生「長江斷流」現象。不過到了今天,科學界仍沒有一個統一答案,長江斷流的原因仍是一個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