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林徽因不喜歡她,張愛玲不待見她,而她卻活成了詩人般的模樣

2020-10-21     趣說歷史觀

原標題:才女林徽因不喜歡她,張愛玲不待見她,而她卻活成了詩人般的模樣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王昌齡

王昌齡的這首《芙蓉樓送辛漸》,不僅表達了自己與辛漸的深刻友誼,更表達了自己初心不改仍謹守本心的高潔志向。其中「一片冰心在玉壺」更是常為後人樂道。而我們熟知的兒童文學大師冰心便是以其中「冰心」一詞作為自己的筆名。

冰心,原名謝婉瑩,生於世紀之交的1900年,成長在一個物質條件優厚的家庭,因此她從小就開始讀書,不僅讀國內的各種名著,還讀包括狄更斯在內的國外大家的著作。

1918年,冰心考入協和女子大學,一度想要當醫生,但之後「五四運動」興起,緊接著又發生了新文化運動,冰心便棄醫從文。跟魯迅發現「學醫救不了中國人」轉而學文不同,冰心是抱著對文學的嚮往與力量的殷切希望而開始轉為文學系的。

而在此期間,冰心就先後發表小說《兩個家庭》和詩集《繁星》等,在當時的文學圈內已漸漸嶄露頭角。1923年,冰心前往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大學深造,在這段時間裡,冰心切身體會了西方的新潮思想。

1929年,歸國三年的冰心與自由戀愛六年的吳文藻結婚,婚後又取到歐洲各國遊歷,吸收了各國各地各種人事的思想。而在這段時間內,其作品《我們太太的客廳》中就影射諷刺了當時全國聞名的才女林徽因,兩人之間的梁子就此正式為外人所知。

在60年代末,冰心曾被關進了牛棚受到了批鬥,直到1971年才與丈夫一同回到北京,開展一些翻譯的工作,並先後翻譯了《世界史》《世界史綱》等。80年代,冰心開始了第二次創作高峰,在這段時間裡,她先是得了腦血栓,之後又不慎骨折,但即使如此,冰心仍然堅持寫作。

1999年,99歲高齡的冰心最終逝世於北京。回顧冰心一生,除了上世紀60年代末受了些苦之外,其他大部分的人生中,是相當幸福的。她先是出生於一個幸福的家庭,之後又遇到能夠託付終生的愛情,在求學和文學之路上也相當順遂,因此寫出來的作品,頗有些理想化的期許,總是能夠溫暖人心。

而跟這樣優秀的冰心齊名的才女,在當時居然還有林徽因和張愛玲,可見這亂世真是常出英雄。同為眾人公認的才女,三個女人卻因為性格、經歷、思想等等因素,相處之間並不融洽。

在上文中,就已經提過冰心曾作文《我們太太的客廳》諷刺林徽因樂於與男人交往且太過開放。林徽因雖然向來不拘小節,但從來也不是忍氣吞聲的主,便寄給冰心一瓶醋,諷刺冰心心有醋意,氣量短小。

而張愛玲則是一生悲情,在她眼裡看來,從小到大沒受過什麼苦的冰心的文字只是在描繪一棟空中樓閣,看起來美好,其實虛幻且無法落地。而且張愛玲認為冰心的文字適於世俗,卻不高明。

除了這兩位才女對冰心有此種評價之外,梁實秋也曾說冰心雖然適合寫散文跟小說,但卻不適合寫詩歌,像《繁星》之類的詩集,水平其實一般,他人切忌效仿。

但巴金對冰心的評價卻十分溫和,他說冰心的文字里有溫暖,愛國愛家,愛世界愛生活,而年輕人都該讀一讀冰心的文字,都該培養一顆真誠溫暖的心。

但無論他人如何評價,至少冰心本人的一生是非常幸福的。她不僅有快樂的童年,精彩的青年,也有安寧的晚年。不僅在事業上獲得了很多人的認可,達到了很高的成就,而且在愛情中,更是在郵輪上邂逅了自己的真命天子,從此一生受到寵愛。

這樣看來,這三位民國才女中,倒是只有冰心真正活成了眾多詩人都嚮往的模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MSVvSnUBd8y1i3sJCX2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