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婆房子拆遷,蠻橫大姑子中了反間計

2019-09-17     靜水人生

01

我拖著疲倦的身體剛踏進家門,就聽到公婆屋裡傳來激烈的爭吵聲,老公浩宇垂頭喪氣地坐在客廳沙發上。

這是怎麼了?我欲過去看個究竟,浩宇一把拉住我,生氣地說:「別去,是我姐。」

「你姐來幹嘛?怎麼會和爸媽鬧成這樣?」我疑惑不解。

「還不是為了房子拆遷的事。」他一臉無奈。

八字還沒有一撇,大姑子就鬧上門來,想想真是氣不打一處。

「她想幹嘛?」說著我推開了公婆的房門。

浩宇沒拉住我,也只好跟了進來。

頓時,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看向我。

「爸、媽,房子拆遷後,我們換一套新房,還住在一起。」我無視大姑子犀利的眼神,故意對著公婆大聲說。

公婆臉上掠過一絲尷尬的笑容。

誰知大姑子突然一個箭步來到我面前,「啪」的一下,狠狠給了我一計響亮的耳光。

「你誰呀?才結婚幾年?這家還輪不到你來做主。」

捂著被打得生疼的臉,我氣憤不已,從小到大還沒被人這樣打過,但我保持了應有的理性。

公婆顯然被這狼狽的場面嚇壞了。

「趕緊滾!」臥病在床的公公用床頭的竹竿指著大姑子。

「姐,你太過分了,有話不能好好說嘛?不能動手打人啊!你快走吧,以後少來我們家。」浩宇緊緊抱著我的肩膀,厲聲對大姑子說。

大姑子瞬間成為眾失之的,只好轉身悻悻離開。

02

我被浩宇扶進自己的房間,他不停地安慰我:「不要跟我姐一般見識,她脾氣就那樣火爆。」

雖然浩宇也認為他姐做得不對,但如此親姐讓他無可奈何。

婆婆緊跟過來,向我賠禮道歉,當著我的面不停地罵大姑子無禮不懂事。

雖然我對此表示原諒,但對大姑子的芥蒂很難抹去。

我明確表示房子的事情絕不妥協,拆遷款一定不能分給大姑子。

兒子馬上要上小學了,我們必須要為他的學區房做準備。

我和浩宇工資不高,公公婆婆也無退休金,而公公又長年臥病在床,光每月的醫藥費就要上千元。

如果我們分一半拆遷款給大姑子,我們再買新房必定要大額貸款,我們這一大家子可怎麼過呀。

浩宇和婆婆聽我分析地也有道理,就連連點頭,說一定支持我的想法,絕不讓大姑子拿走一分錢。

接下來很長一段日子,似乎風平浪靜,因為我從沒看到過大姑子再來鬧事。

鄰居告訴我,趁我不在家的時候,大姑子來過不止一次。

看來她還是不死心!

想想也難怪,人性使然,加之她這樣的性格,怎麼會輕易放過如此肥肉呢?

大姑子一直對我有成見,我和浩宇談戀愛的時候,她就瞧不上我。

直言我是農村來的土包子,根本配不上她弟弟,怎能進她家的門?

其實,浩宇家屬於郊縣最底層,父母沒正式工作,浩宇在工廠上班,唯一的資產就是正在居住的二層小樓。

但僅僅這一點,就讓大姑子在我面前,攢足了優越感,常常以城裡人自居。

03

到了我和浩宇談婚論嫁的時候,公婆都很滿意,只有大姑子跟著百般阻撓、萬般嫌棄。

不是說我長相不漂亮,就是說我文憑不高,要命的理由是,我還是農村人。

總之,她看我哪裡都不順眼。

真想不明白,一個出了門的姑娘,怎麼還以主人的姿態對娘家的事情指手畫腳呢?

更為可氣的是,我們結婚當天的香禮金,她竟分走了一半。

用她的話說男女平等,家中的任何收入,都有她的一半。她忙裡忙外,拿走點錢怎麼了?

成家後,娘家大大小小的事情,她都會過來參與,好像她才是一家之主,離了她就不轉了。

她每次來都是兩手空空,走時總會順走點東西。

兒子亮亮已五周歲,從來也沒見她給侄子買過一樣像樣的禮物。

可是自從公公高血壓摔了一跤,造成偏癱臥病在床後,她就很少出現了。

最近高頻回娘家,不過惦記這套房子。

某天,婆婆找到我,說大姑子家的女兒歡歡馬上要上中學,學習成績不太好,她想在市中心給孩子買套好點的學區房。

我一聽,就來氣了,說道:「媽,我們可是說好的,家中情況你又不是不了解。再說,她家也不缺這些錢呀。」

婆婆說:「你姐家確實比我們家條件好,可是這幾年,你姐夫做生意也賠了不少,再說,你姐說了,你爸的醫藥費以後都她出。」

這話婆婆也信,看來一定被洗腦了。

婆婆又說道:「你姐也不容易,從小我們照顧她少,受了不少苦,手心手背都是肉呀!」

婆婆的話已經說到這份上了,我還能說什麼?

04

晚上,我向浩宇抱怨婆婆做得太不理智,大姑子家本來就有一套房子,卻拿孩子來說事,這不明擺著就是要分錢嗎?

浩宇說,姐姐就這性格,哪怕她家裡再有錢,只要她能爭到的,一定會想盡辦法,絕不會輕易放過。

浩宇比大姑子小五歲,當年公婆為了生這個兒子,在大姑子兩歲時,就把她丟給了奶奶。

他們到外地打工,後來偷偷地生了浩宇。等公婆再回家的時候,大姑子已經八歲了。

聽婆婆說,缺少父母陪伴的童年,使她對公婆一直有怨恨,本以為父母回來,她就可以得到全部的愛。

誰知道又多了一個弟弟,對她總是忽冷忽熱。

後來,大姑子性格就慢慢發生改變,凡事都和浩宇爭,浩宇有什麼,她就要什麼。

不給,她就鬧,鬧得家裡雞飛狗跳。公婆沒辦法,又覺著虧欠她很多,因此凡事也都遷就著她。

她在家中越來越有地位,經常指手畫腳,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甚至連公公都要聽他的話。

我和浩宇的婚事,要不是浩宇堅持,直言如果不同意我倆的婚事,他就一輩子不娶,加上公婆傳宗接代的剛需,大姑子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怪不得,婚後,她對我總是那麼冷淡,連我的兒子都不招她待見。

聽浩宇這麼一講,我對大姑子似乎有了一絲同情。

但你受的委屈,和我有什麼關係呢?誰沒有受過委屈?父母也有父母的不容易。

05

一個星期後,公公因為不小心,從床上摔了下來,偏癱更加嚴重,必須住院治療。

浩宇打電話給大姑子,說明情況,讓她拿點錢過來急用。

誰知,大姑子卻說,孩子剛放假,她正帶著女兒在外地泡溫泉呢?

浩宇讓她從銀行卡上打點錢過來也行。大姑子吱吱唔唔地說,先查查看卡上有多少餘額,就匆忙掛斷了電話。

直到第二天,大姑子也沒打錢過來。

當我們預存的住院費所剩無幾,醫院開始催繳時,婆婆又打電話給大姑子,她卻說卡上沒錢。

婆婆有些生氣地質問她:「你可是答應我的,你爸的醫藥費都由你來出。」

不知道電話那頭大姑子說了什麼,婆婆掛斷電話,氣得眼淚都出來了。

我和浩宇只好找別人借錢,把公公的住院費補上。

公公在醫院住了半個月,從始至終大姑子都沒出現過。

到家後,婆婆把我和浩宇叫到面前,拿出家中的房產證,對我們說:

「你倆去把拆遷費領了吧,然而去訂一套好一點兒的房子,我和你爸已經簽過字了。」

我和浩宇高興地接過房產證,直奔拆遷辦。

第二天,我們就在市區一個不錯的學區房內訂了一套四室的房子。

其實那套房子我在一個月前就看好了,而且已交了一萬元訂金。

下午,我把婆婆接過去參觀一下,四室二廳二衛,南北通透,採光極佳,婆婆很滿意。

我告訴婆婆明年我準備和浩宇再要一個孩子,壓抑了許久的婆婆,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

06

大姑子「旅遊」終於回來了,不知道是去了紐西蘭,還是新馬泰,竟然大半個月才露面。

她一進家門,就開始大罵起來,說我們都是小人,趁她不在就把房子給訂了。

她坐在地上哭著喊著,說公婆偏心,從小對她就不好,心裡只有兒子。

婆婆反問道:「你呢?你心裡有誰?你爸都躺在醫院裡,你連個人影都沒出現,你的孝心都去哪兒了?」

大姑子反問道:「孝心?你還跟我提孝心,我小時候,你們都不管我,現在還想讓我孝敬你們嗎?」

「好,你終於說實話了,從此以後一刀兩斷,你不再是我們的女兒,也不要再回這個家了。」

婆婆眼含淚水,然而轉身回了自己的房間。

大姑子癱坐在地上,氣得說不出一句話來。

這時,她看到我在房間,「噌」的一下站起來,用手指著我開口大罵:「都怪你這個狐狸精,自從你進了我們家,一切都變了!」

我一把拽住她的手,不給她反擊之力,免得再像上次那樣,遭她皮肉之苦。

「其實你應該反思一下自己,出了門的姑娘,就是一門親戚,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不該再插手娘家的事。」我回敬她。

她就用腳不住地踢我,我不停地躲閃,這時候警察走了進來。

問明情況後,把大姑子帶走了。

其實,在大姑子剛進家門時,我就報了警。

今天浩宇不在家,我知道大姑子一定是聽到了風吹草動,必會大鬧一番,我要學會保護自已。

果不其然,鬧了這麼大的動靜,把左鄰右舍都給吸引來了。

事後,他們都誇我有頭腦,大姑子那麼利害的一個人,竟然被我制服了。

我笑而不語。

07

大姑子和婆婆都不知道,最精彩的一幕是我協同浩宇和公公一起演的。

婆婆在大姑子甜言蜜語的「攻擊」下,本打算分一半拆遷款給她。

我和浩宇向公公彙報了情況,公公也很為難,畢竟是自己的女兒,但為了試探大姑子的孝心,決定來演這場戲。

婆婆不在的時候,我們謊稱公公從床上摔了下來,需要住院治療。

正好公公的身體也出現了症狀,需要住院觀察一段時間。我們又和主治醫生溝通一下,巧妙瞞過了婆婆。

而大姑子沒有出現,就不在我們的「劇本」之中了,完全是靠她「自由發揮」。

大姑子在公婆面前原型畢露,她答應將來支付公公醫藥費的承諾,不過是一句謊言。

婆婆因此態度發生了180度的大轉彎,把拆遷款都給了我們。

原本我也認為,家裡拆遷,應該有大姑姐的一份,畢竟手心手背都是肉,公婆有分割權。

但她肆無忌憚的挑釁,和不攻自破的謊言,讓父母再也不敢對這個凌厲的女兒報任何希望。

她步步緊逼,挑戰親情的底線,到底還是輸掉了自己。

END


靜水PS:
父母房子的拆遷款要不要分給女兒?靜水認為這要看父母的決定,父母尚在,就不是遺產,女兒能否享受拆遷款份額,就看父母的意願。
這個故事中,大姑子看似委屈,其實沒有分到一點真的不虧,算來算去算自己,對父母沒有起碼的孝心,父母完全可以不給你。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男權社會,對女孩的重視程度仍然不夠,為了生兒子,讓女兒當留守兒童,這是父母的失職。
利益面前,人性原形畢露,文中的女主,其實在靜水看來,也談不上高尚,有私心很正常,但如果大姑子處處得體,對父母孝心有加,利益分配估計就另當別論了。
諸親,你怎麼看?歡迎留言碰撞思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MMc5RG0BJleJMoPM4ei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