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體育局出台了《〈浙江省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重點工作實施方案》,主要包括實施公共體育服務惠民計劃、競技體育爭光計劃、體育產業促進計劃、體育綜合改革工程四個方面,一起來看看哪些計劃與你我有關~
實施公共體育服務惠民計劃
加強體育場地設施規劃建設與管理利用
「十三五」期末全省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1平方米,新建社區和行政村體育設施覆蓋率達到100%,基本形成城市「15分鐘健身圈」,所有公共體育設施和符合條件的學校體育場地設施100%向社會開放。
2020年全省基層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列入省政府民生實事,全年新建省級全民健身中心2個、社區多功能運動場276個、游泳池(含拆裝式游泳池)100個、足球場(含籠式足球場)60個、小康體育村升級工程1000個,百姓健身房1000個。
鞏固和健全體育社會組織網絡
「十三五」期末力爭實現每個鄉鎮(街道)「1+5」工作格局,全面實現每萬人擁有體育社會組織2個,參加體育社會組織和基層各類體育隊伍人數占總人口比例達20%。
在寧波市、金華市、台州市、桐廬縣進行深化社會力量辦體育改革試點,推進體育社會組織實體化改革。
健全全民健身科學指導機制
全省已達到「十三五」期末國民體質監測合格率達到91%以上的目標任務。開展社會體育指導員登記培訓,完成註冊人數15萬的目標。
實施競技體育爭光計劃
調整優化競技體育項目布局
鞏固發展游泳、舉重、羽毛球等優勢項目,提升突破射擊、田徑、帆船、場地自行車等潛優勢項目的競爭力,調整改進弱勢項目男子體操、桌球。梳理省隊社會辦項目(包含冬季項目),提高訓練水平,力爭在全國比賽中取得突破。
提升競技體育科學訓練水平和競賽成績
建立10個以上浙江省教練員名師工作室;培養百人優秀中青年教練員,加大教練員培訓力度,全年培訓180人以上;積極推進中國(浙江)國家游泳隊建設;全力做好東京奧運會、陝西全運會、北京冬奧會和杭州亞運會的備戰工作。
拓寬業餘訓練多元化路徑
創建國家級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15個、省級體育後備人才基地45個,陽光體育後備人才基地35個以上;推進新型縣級建設與改革發展;試點社會力量培養體育後備人才,形成體校+俱樂部+學校
培養後備人才模式。
積極穩健地實施足球改革
落實中國足協足球改革試點省份工作,進一步推動浙江足球改革進程;穩步推進校園足球建設及省青訓機構聯盟建設。
紮實推進2022年亞運會籌備工作
以杭州為重點,舉全省之力高標準做好2022年亞運會項目安排、場館建設、組織運行等各項籌備工作。
逐漸完善亞運會項目設置和總賽程編制工作,成立各競賽項目負責人團隊,逐步開展亞運會反興奮劑檢查站建設等各項工作。
實施體育產業促進計劃
完善體育產業業態結構
2020年實現全省體育產業總產出3000億元,體育產業增加值在地區生產總值中的比重1.4%,體育服務業增加值占體育產業增加值的比重超過50%。
打造體育產業發展平台
深入開展省級運動休閒小鎮創建培育工作,新培育省級運動休閒小鎮3個,新認定省級運動休閒基地1個。
實施體育綜合改革工程
全面推進體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深化體育領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續推進社會力量辦體育全國試點工作,力求在2個以上領域形成可在全國複製推廣的經驗;在全省範圍內進一步部署擴大探索麵,摸索各具特色的社會力量辦體育路子和模式。
全面加強隊伍建設
建立10個以上浙江省教練員名師工作室,培養百人優秀中青年教練員,加大教練員培訓力度,全年培訓180人以上。計劃培訓裁判員1500人次,培養國家一級以上裁判員600人。計劃培育體育產業人才250名。計劃培訓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110人,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不少於500人,基層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能提高不少於500人。
全面加強服務保障
進一步加強浙江青少年兒童運動員文化教育工作,提高運動員文化知識水平;組織全省少年兒童運動員進行賽前文化課統一考試,規模達6000餘人。
培育一批專業技術過硬、能幹踏實的科醫保障團隊。切實提高科醫保障人員的服務質量、保障水平,為浙江競技體育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加強反興奮劑工作,逐步建立省級拿「乾淨金牌」的反興奮劑長效治理體系,加強浙江「純潔體育」講師隊伍和興奮劑檢查官隊伍,積極開展反興奮劑宣傳教育和委託興奮劑檢查工作。
積極爭取政策,做好運動員,特別是跨界跨項運動員的各項保障工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LQLwp3EBiuFnsJQVisS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