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掰!太變態了,他把死去的父親做成雕塑!真實到令人窒息

2019-12-04     手繪之家


有一句老話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大家似乎都很相信自己

眼睛所看到的一切。

但是

有時你的眼睛往往會欺騙你,

讓你產生一定的錯覺。

用下面這張圖舉例

大家猜猜A和B這兩個格子的顏色是否相同?

小編心想

「這不簡單?肯定不一樣啊!」

但答案是

「一樣的」

其實A和B兩個方塊的顏色是一樣的,

不信你把周圍遮起來再看看?

今天要說的這位,

他的作品在網上騙了上萬網友的眼睛。

因為真的太真實了!

Ron-mueck

讓穆克

澳大利亞的超現實主義雕塑家

許多網友都說

太震撼了!太牛壁了!

看久了甚至會有點可怕!

小編在搜索他作品之前,

覺得有沒有怎麼誇張!

但看到他作品之後,

也不禁發出

「臥槽!太太真實了吧!」的感慨。

《躺在床上》-2005年 -162×650×395厘米


他的作品如果單看照片

你會以為是寫真的。

但照片鏡頭視角一轉

幾個小小的人站在旁邊

你才驚覺

"哦豁!是雕塑"

面具I

他的雕塑大多以人物為主

其逼真的細節,

往往讓你分不清

到底是真人還是雕塑。

作品有時會高達七八米

看起來十分的巨大。

作品不僅大還充滿著豐富的細節。

睫毛、眼裡的血絲、

繃緊的褲子,

每個部位都被他雕刻得十分精細。

《男孩》-1999年

但有時他的作品

卻會小的令人訝異

下面這組雕塑

確定不是請了一男一女來擺拍?

我看到你們在呼吸了!快點起來!

不要再騙我了!

《湯匙夫婦》-2005年

好吧!

當我沒說!

他用玻璃纖維樹脂材料

做成的人體個個纖毫畢現,

皮膚上毛髮、皺紋、

疤痕、青春痘應有盡有,

皮下青筋若隱若現,栩栩如生。

《購物的女人》-2013-113×48.9×34厘米

讓穆克

在一個幸福的家庭中長大

父親是德國玩具製造商

因為父親的工作,

所以他從小就接觸到了許多的玩具,

在很小的時候他就懂得

製作一些簡單的木偶玩具供自己娛樂。

《情侶》-2000

他大學畢業後以

模型製作和木偶製作為生。

後來,

他為廣告行業製作逼真的道具

和動畫電子產品。

1996年

穆克接觸到了當代藝術的雕塑。

傳統雕塑的尺寸通常偏小

因為越大的尺寸對於作者來說

就越難掌控。

但他正是利用這個特點,

將自己的作品在尺寸和規模

上超越傳統雕塑。

讓他名聲大噪的是自己父親,

為了紀念父親

他以自己死去的父親為原型,

創作出了

《長眠的父親》

為了讓作品更加的真實

他甚至會將自己的頭髮收集起來,

放到這個作品裡。

《長眠的父親》

有人捧、也有人踩。

有人說他為了紅

連自己父親也要拿出來賺取噱頭。

也有人說

藝術不分男女、不分生死。

如果給藝術家劃定界限,

那他們永遠創作不出好的作品。

道理小編都懂

但是

確定爸爸不會從墳墓里跳出來罵人嗎?

《坐著的女人》-1999-2000年

因為不同尋常的尺寸

以及超級真實的細節讓他成為了

雕塑界裡不能忽略的大師。

這些作品雖然

看起來工程量很大

但都是他自己一個人親手製作出來的。

打磨、拋光、上色,

全都自己上手。

一件作品的完成,

往往意味著他

至少做了20-30個以上的試驗品。

因為要完成這種寫實程度的作品。

他需要不斷的去試錯,

去找到那些會讓作品

更加寫實的雕刻技法。

正是因為他這種對真實的追求,

才能讓他的作品

最後呈現出來的效果比

真實更真實。

他的作品

沒有誇張人物

沒有過於形式化的裝飾語言 。

他有的只是真實的人物表情 、

以及抒情的肢體語言。

他的作品傳達給我們

是沮喪、是驚恐還是在深思

都由觀者自己定義。

夫妻在傘下-2013

毯子裡的男人

他的人物和真實的人一樣

充滿感情 複雜 而又單純化 。

他說

"技術是為了表達情感,而不是只限於表面技術"

《青年》-2010-65×28×16厘米

《惶恐的男人》-2005

從他踏入雕塑這條路到現在

他僅完成了40多件作品。

這對於藝術家來說是十分少見的。

他對真實的追求以及對作品的嚴謹,

讓小編十分敬佩!

讓我們繼續期待他的作品吧!

喜歡這篇文章就關注和轉發下吧。謝謝!

合作、投稿可以私信大繪君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LEsf2G4BMH2_cNUgXF3N.html